10月14日,成都七中萬達學校實行三年跑六百公裡才能畢業,現場學生開始長跑。
原標題:全川首創中學“體育畢業証” 要畢業 3年裡先跑完600公裡
同學,今天的“跑步作業”做了沒?
>>>每天跑多少?三年平均每年200公裡,而每年在校的200多天裡每天要完成近1000米。初一女生犯難,男生不以為然。
>>>如何計算量?每天的大課間跑操可作數﹔體育課也會有跑步熱身鍛煉﹔學校還將創新布置“體育寒暑假作業”。
>>>誰監督跑步?一張名為“七中萬達600公裡”情況登記表已印制發放到學校體育老師與班主任的手上,表格分月統計,同時要求家長簽字確認。
10月14日上午,成都七中萬達學校操場上,4000余名師生、家長一同完成了千米長跑。與平日的大課間不同,這次長跑是學校在全川首創“三年600公裡”體育教育改革的啟動儀式。
校長陳剛向全校學生宣布:從2014年入校新生開始,每一屆學生都需要在三年中完成600公裡跑步目標。三年后,根據學生達標情況頒發體育畢業証書,“先獲得體育畢業証書,才能拿到畢業証。”也就是說,“體育畢業証”是學生拿到初中和高中畢業証的必要條件。
四川首創
體育成績與畢業挂鉤
2011年發布的第三次國民體質監測結果顯示,中小學生身體素質令人堪憂。2014年7月下旬,國家重新修訂《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目的即是從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等方面綜合評定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家長希望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但學業負擔卻成為有的學生下課寧願多做幾道題也不願意進行戶外鍛煉的“借口”,而在部分學校,體育課則成為了中高段學生的“奢侈品”。老師們也直言,正是因為與升學不挂鉤,學生們對體質測試不在乎,成績不盡如人意。
10月14日,成都七中萬達向新生們提出要求——“要拿到體育畢業証才能升學”,校長陳剛告訴師生,為了培養身心雄健的學生,將嚴格執行測評,“絕不食言”。
據悉,“體育畢業証”包含了四項成績:體育基礎測試,三年完成600公裡﹔身體素質測試:入校后身高體重、腰腹力量、手臂力量等進步對比﹔體育技能考評,掌握一項運動項目﹔體育態度,是否能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而這些成績都將與畢業與否挂鉤。
全面鍛煉
寒暑假也有體育作業
“三年完成600公裡”,難度大不大?同學們測算:一年200公裡,平均在校的200多天裡每天要完成1000米。初一女生有些犯難,每天都要跑兩圈多啊?而男生則不以為然,“每天本來上午也要集體跑步,其實公裡數並不高。”
本來每天都要跑步,為什麼非要進行數據的量化?體育教師王超告訴記者,一是為學生樹立體育鍛煉目標,二是平日裡也確實存在不想跑步而頻繁請假的狀況。“我們的目的不是拋出一個數字讓學生感到畏懼,而是告訴他們,身體素質鍛煉貴在堅持積累。長跑,鍛煉體質,更鍛煉意志。”
學校體育教研組測評,學生完成600公裡有幾種途徑:每天的大課間跑操可作數﹔體育課也會有跑步熱身鍛煉﹔從本學期開始,學校還將創新布置體育寒暑假作業,請家長監督或者陪同完成跑步與項目運動。“不是要求學生飛奔,也不是慢走,而是勻速有氧地跑起來,放鬆身體肌肉、放空身心壓力。”
一張名為“七中萬達600公裡”長跑活動情況登記表已印制發放到體育老師與班主任的手上,表格分月統計,由老師記錄學生在大課間、體育課、周末、自由鍛煉等時間所跑的次數與公裡數,同時要求家長簽字確認。
專家觀點/
天天1000米,煉身體更煉意志
昨日,中國教育學會十二五教育科研課題《陽光體育運動課程的實踐研究》也在“三年600公裡”啟動儀式上開題。中國教育學會體育專委會常務副秘書長白榮正教授說,希望能在全國推廣這樣模式,每日鍛煉不僅能幫助學生在課間放鬆,更對其一生有益。“目前小學一二年級每周有4節體育課,三到六年級有3節課,初中3節課,高中隻有2節,我們也在呼吁增加高中的體育課時間……”
“就全國范圍來看,學生體質不容樂觀,問題在於部分學校、老師、家長對於定時、定質、定量的體育鍛煉意識薄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衛藝中心主任於素梅教授表示,學校對學生體質方面的關注應該放在首位,加強學生體育鍛煉應該和飲食劃等號。成都七中萬達校區3年600公裡的體育鍛煉“任務”,符合學生在增強體質層面的需求,在輔助學習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於素梅認為,學生跑步這項體育鍛煉“經濟又實惠”,“學校不需要花費太多的人力物力,僅僅隻需要一個寬敞的體育場地,確保學生安全。”概括起來,跑步計劃的優勢總結為三點:在學生進校時,布置三年的體育鍛煉任務,其實變相讓學生更深刻地學會堅持﹔讓學生樹立鍛煉目標,學生在每天的跑步中建立鍛煉目標,把鍛煉變成習慣﹔回歸學生健康成長本質,學校對學生的培養,不能僅限於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健康成長。“該校的體育鍛煉舉措,在一段時間過后,輻射面會更廣泛,為此,現階段是‘起跑’時期,增強學生體質,促成德、智、體同步發展將指日可待。”
新聞鏈接/
因為引體向上2014“國標”被稱最難體測
本學期前夕,教育部公布並要求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2014年修訂)》。與舊標准相比,新標准取消了選測項目,設置統一的必測項目,初中新增男生引體向上項目,而此標准也被學生們稱為“史上最難體測”。
新標准取消了往年的選測項目,統一設定為必測項目。這也就意味著,過去靠選測回避軟肋的情況不可能再出現了。新標准中,小學1—2年級測試項目為5項,3—4年級為6項,5—6年級為7項。初高中及大學的測試項目為身高體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生)、1分鐘仰臥起坐(女生)、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
大中學生的耐力項目中,取消了原來的台階測試,保留長跑,其中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為初中以上必測項目。對於初中以上的男生,引體向上也是必測項目。其中初一男生引體向上1分鐘做4個算及格,從初二到高三及格線依次增加1個,高三及格線為9個。此外,教育部首次將體育成績與評優挂鉤。根據要求,學生測試成績評定達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參加評優與評獎。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畢業時,測試的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或肄業處理。
原標題:全川首創中學“體育畢業証” 要畢業 3年裡先跑完60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