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則關於教師資格証的熱點新聞引發人們吐槽。據報道,中小學生教師資格考試與定期注冊制度試點范圍將擴大。在試點區內,教師資格考試有效期為三年,教師資格証須每五年注冊一次。按照規劃,2015年,我國將全面推行教師資格全國統考,提高教師入職門檻,並打破教師資格終身制,實行定期注冊制度。
對於教師資格定期注冊的做法有其合理的一面。根據權威人士分析,定期注冊“能夠幫助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摸清教師隊伍底數,規范教師資格証書管理,推進持証上崗制度的落實。” 然而,正如一枚硬幣有正反兩面,定期注冊的做法所帶來的影響,或許超乎設計者的初衷。
從考核本身出發,基於全國教師眾多的數量,制定科學有效的考核標准並不簡單。教師的情況不盡相同,對於不同的教師,顯然無法用同一種標准去考核。比如,教師的品德操守,似乎很難有一個統一量化的標准。發達地區和偏遠地區的教學可能有較大差別,對於這兩種地區的教師應該怎樣評判才顯得合理?
此外,按照規定,教師將實行定期注冊制度。那麼,各地中小學的行政人員,教育部門相關工作人員應該也要享受同等的待遇。因為,大家“同在一條船上”,中小學教育事業的改革突破,除了一線教師的努力以外,更需要相關行政人員的戮力合作。
教師這個職業,被認為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可另一方面,大部分地區的教師的收入遠遠低於其他職業,關乎教師的切身利益常常受到損害。如果真的想讓優秀的人才從事教師這個職業,一個切身有效的做法是提高教師,尤其是農村地區和偏遠山區教師的待遇。很難想象,一個薪水微薄,難以養家糊口的老師,會將精力完全用於教學。定期注冊和全國統考的做法,或許能夠遏制極少數師德欠佳的老師,將“害群之馬”及時清理出教師的隊伍,但是提高教師待遇應該是更加迫切待解的問題。(吳佳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