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高考狀元成"暴發戶"?調查:68.3%受訪者反對重獎

2014年08月05日07:10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高考狀元成"暴發戶"?調查:68.3%受訪者反對重獎

  圖片來源:網絡

  南開大學MPA教育中心副主任張志紅說:“我們呼吁並希望在不遠的未來,一個地方教育的考評,不再是比能出多少個狀元,多少個清華北大學生,而是當地勞動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有多長,當地勞動者受到職業教育的培訓能促進多少就業。”

  眼下,一些高考狀元成了“暴發戶”。高考結束后,高考狀元成了企業、政府、學校等各方追逐的對象,重獎事例屢見不鮮。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手機騰訊網,對39218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8.3%的受訪者反對重獎高考狀元,61.6%的受訪者認為地方政府獎勵高考狀元是把“狀元”當成地方政績。

  51.0%受訪者表示身邊有重獎高考狀元的事例

  北京大學醫學部大三學生吳薇曾是某縣的高考狀元,663分。“我當時就被通知到我的初中學校去領獎。當時在場的有很多學校和政府的領導,現場頒給我一塊寫著兩萬元獎金的牌子,還讓我戴了大紅花。頒獎儀式結束以后我還接受了我家鄉電視台的採訪。”

  重慶市銅梁區教育委員會研究員張達勇介紹,在重慶銅梁區,每年由政府獎勵學校一筆獎金,大概10萬元左右,再由學校獎勵給高考狀元以及高考狀元的初中就讀學校。銅梁區附近的永川區和合川區的獎金是四五十萬元,狀元獎勵10萬元,狀元的生源學校獎勵10萬元。

  貴州省2012年高考理科狀元張思偉,當年領取了所在高中頒發的獎金。張思偉告訴記者,第一名與第二名的獎金會差很多。“重獎本身是一種激勵措施。有激勵機制存在就有人會去為之努力,不重獎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這種激勵的效果。”

  調查顯示,51.0%的受訪者確認自己身邊有過重獎高考狀元的事例。

  南開大學MPA教育中心副主任張志紅認為,重獎高考狀元從本質上講也是對教育事業的一種支持,關鍵問題在於社會組織對於教育支持的項目選擇上過於單一,容易嘩眾取寵。“過度集中的話,就變成另外一種不公平。”

下一頁
(責編:熊旭、林露)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