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

數據顯示四分之三受訪者認為高考英語需要改革

向楠

2014年06月12日07:50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數據顯示四分之三受訪者認為高考英語需要改革

漫畫:趙國品

  漫畫:趙國品

  高考剛剛結束,但關於高考英語改革的討論仍未停止。尤其是近日,有關英語退出高考的傳言甚多,雖然權威部門和專業人士紛紛辟謠,但仍難以消減大家對高考英語改革何去何從的擔憂。

  對於這項涉及大多數人切身利益的改革,公眾怎麼看?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問卷網,對3514人進行的一項網絡調查結果顯示,74.7%的受訪者認同現行的英語高考方式需要改革,65.6%的受訪者支持英語高考社會化。

  74.7%受訪者認同現行英語高考方式需要改革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某名牌中學高二學生張陽陽的英語成績很好,滿分150分的考試一般能得120分左右,而取得好成績的秘訣隻有一個,就是瘋狂地做題。“我們英語老師基本上不怎麼講課,讓我們做很多題。其實隻要多做些題,英語成績都不會考很差。”

  “考得好是一回事兒,會不會用是另一回事兒。”雖然英語成績不錯,但張陽陽內心中對這種題海戰術並不認同。自從有了出國留學的打算后,張陽陽一直在當地的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練習口語。在她看來,培訓機構的老師講得更實用,可以提高聽說能力。她希望,高考英語不論怎麼改,都要側重對實用英語的考察。

  重慶市某外國語實驗學校高三學生秦帥告訴記者,他們學校雖然有外教授課,平時也會舉行“英語角”等練習口語的活動,但英語教學總的來說還是和其他學校差不多,都是按照高考的模式進行訓練。對於高考英語改革,秦帥直言,沒什麼必要。他的理由很簡單——“不光英語,其他科目都是應試教育模式,光改英語能解決問題嗎?”

  河北省石家庄市市民劉芳的女兒馬上就要參加中考,因為擔心女兒的英語成績不理想,劉芳這些天來一直很焦慮。由於女兒不喜歡學英語,從女兒初一開始,劉芳就給她報了英語課外培訓班,每個周末上兩次課,風雨無阻。看到女兒對英語的抗拒,劉芳直言,“我也不想逼她,但是英語不好怎麼上好高中、好大學,上了大學還有四六級考試,即便是畢業后找工作、評職稱還是要看英語成績。”

  “如果高考英語要改革的話,希望能把英語的考試難度和分值降低。多考些簡單實用的,這樣孩子學得開心,家長也省心。”劉芳說。

  調查顯示,對於現行的英語高考方式,74.7%的受訪者認為應該改革,7.3%的受訪者認為不需要改革。

  “目前,對英語教育及其考試方式的不滿,可以說是全社會的共識。”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主任朱益明教授表示,英語教育已貫穿到了我國各級各類教育之中,英語考試成績也成為我國選拔人才的主要依據之一。這種對外語教育的重視程度可能在全世界范圍內都不多見。過分的重視帶來諸多弊病,比如造成學生學習負擔過重、英語教育背離原有初衷等。

  高考英語怎麼改?受訪者首選降低分值與一年多考

  既然大多數受訪者支持改革現行英語高考方式,那具體應該怎麼改呢?

  調查中,受訪者最青睞的改革方式是“降低英語高考分值”(44.3%),其次是“一年多考,選最好成績”(35.5%),排在第三位的是“考試方式不變,但要側重英語的實用性”(29.3%),排在第四位的是“增加口語考察”(28.4%)。其他還有:“增加閱讀、寫作分值”(18.4%)、“減少或取消詞匯、語法等選擇題”(18.2%)、“減少或取消聽力”(13.6%)等。

  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展畫指出,當前英語教育的問題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教育方法上過分強調背誦和記憶﹔二是教育理念上英語教育幾乎隻為了考試。這導致英語教育走向“形式大於內容”的窘境,也是學生厭學、英語教育低效的根源所在。“許多地方的高考英語改革較大幅度地降低了英語的分數比值,這是一個很好的舉措,至少可以降一降英語教育的‘虛火’。”

  “除了‘應試英語’,現在的另一個問題是‘全民學英語’。”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肖海龍直言,目前幾乎所有的中小學學生都在學英語,甚至一些幼兒園的小孩也開始學英語。應該反思,我們的學生花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有多少?投入產出比又如何?

  河北省邯鄲市第四中學資深英語教師王瑞軍已從事高中英語教學20余年。他認為,因為高考指揮棒存在,目前的英語教育過分重視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和應試能力培養,忽視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導致很多學生高分低能。這一點在農村地區的學校尤其突出。他建議,應加強對考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考察。“比如今年全國卷去掉單項填空,出現新題型語篇填空,就是一個很好的導向。下一步,我覺得還可以去掉對短文改錯,代之以閱讀表達類題目。”

  36.2%受訪者相信未來30年英語會比現在更加重要

  調查中,65.6%的受訪者明確表示支持英語高考社會化,15.0%的受訪者表示反對。

  “英語高考社會化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貴州貴陽市LE英語俱樂部老師駱軍認為,好的一面是能讓學生的英語實際使用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但不好的一方面是,城市和農村英語教學水平的差異可能越拉越大。“我去過農村的中學聽過很多次課,發現很多農村英語老師的基本英語發音都不標准,口語交流能力也有限。如果實行社會化考試,著重考察學生的英語使用能力,農村學生肯定處於劣勢。”

  胡海峰和他的團隊,在2013年7~8月間,曾對北京、浙江、河北、湖南、貴州、黑龍江等省份的1600多名學生、教師和家長進行了問卷調查與訪談。結果發現,對於高考(包括英語)社會化,比較多的觀點是認為中國目前沒有像國外那樣的專門化考試機構勝任這一角色、中國的國情將導致腐敗滋生等。

  北京語言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陸薇擔心,學校英語教學課時減少后,學生想考好成績的願望並沒有改變,為了取得好成績去找社會上的培訓機構,肯定會增加學生的負擔。“這只是其中一個小問題,由此也可見,英語高考改革必須要多論証,多聽取家長和學生的意見,在充分調研、有一定實驗基礎上再作決定。”

  如果高考英語改革,公眾將怎樣應對?調查中,53.7%的受訪者表示會因為高考英語分值降低或取消而減少在英語學習上的投入,24.3%的受訪者表示不會。

  對於未來30年英語的重要性,36.2%的受訪者相信會比現在更加重要,32.4%的受訪者認為和現在差不多,14.5%的受訪者認為不會有現在重要。

  在朱益明看來,全球化時代,包括英語與漢語在內的各種外語,在各國教育中都得到了重視。學習外國語言,不僅有助於人們更好地認識外部世界,也有助於傳播本民族文化。所以,應該把改革英語教育及其考試方式看作國家重視英語教育的表現,而不是降低外語教育重要性的舉措。

  方展畫認為,近年來,英語幾乎成了“外語”的同義詞,導致英語教育“獨大”,這是不正常的。外語教育應該有一個多語種的教育體系,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力度的不斷增強,外語學習多樣化勢在必行。近些年來,一些小語種受到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開設相關課程的學校也越來越多。我們應該關注這一新趨勢。(記者 向楠 實習生 孫慶玲 趙丹)

(責編:趙竹青、馬麗)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