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測試
多為圖形推理題 會員比拼更激烈
國內門薩會員很少,那麼,門薩入門測試真正面目如何?網上流傳的“門薩真題”是否可信?多名門薩會員表示,網上的試題大都不靠譜,真正的門薩測試更難。
去年5月,方茂萱和妻子到廣州參加了門薩入會測試。考場由門薩會員監考,方茂萱收到的試卷上有40道題,每題8個選項,要求選出一個正確選項,測試時間隻有20分鐘。考題基本上都是圖形推理,很多類似奧數考試題,單個看起來並不難,難的是要在規定時間內答完那麼多道題。
通過測試者,很快就能獲得門薩的會員証,獲准參與門薩官方組織的各種智力活動。會員之間的比拼十分激烈,難度也遠遠超過入會測試。比如很多人會玩的數獨游戲,玩家需要根據9×9盤面上的部分已知數字,推理出剩余空格的其他數字,而到了門薩會員比拼時,盤面往往就會變成16×16,挑戰性更大,當然也更加過癮。
在李道健的手機中,安裝著各種拼圖、數獨、解謎游戲,偶有空閑他就會拿出來玩一下。為了挑戰自己,他還會在網上報名參加各種國際解謎競賽,而這也是很多門薩會員的愛好。
專家觀點
聰明不等於能干 后天努力更重要
俗話說:聰明反被聰明誤。生活中,一些“聰明人”由於疏於后天學習,白白浪費了先天的好條件。門薩會員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例子?
方茂萱說,他上小學時多次參加奧數競賽,獲得不少獎項,后來迷上電腦游戲,荒廢了學業,上高中后成績一落千丈,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這一教訓如同當頭棒喝,上大學后,他除了刻苦學習專業知識,還利用課余時間自學會計專業,畢業前考取了會計資格証,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后來,他還獲得注冊造價工程師、審計師等多個專業証書,目前正在攻讀在職碩士研究生。“以前我被‘聰明’拖了后腿,摔了跤才明白‘天道酬勤’的道理。”他說。
李道健於2012年3月獲得門薩會員資格,但他從沒對同學提起過。他坦言,他雖然數學能力較強,但大學期間整體表現平平。目前他從事市場營銷工作,收入可觀,但仍對自己以前學習不夠勤奮而自責不已。
華中科技大學人工智能研究所教授李德華表示,智力僅是人的眾多能力之一,智力測試可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記憶、思維狀況,但人的能力不能量化,聰明不等於能干。智力有一定的遺傳因素,而能力隻能通過后天勤奮學習獲得,比如愛因斯坦的智商就不是很高,中學以前的學科成績也十分普通。家長與其一味對孩子進行智力培訓,還不如順其自然,發掘他們的興趣愛好,讓他們通過努力實現自身價值。(記者周治濤)
鏈接
“門薩”在拉丁語中是“圓桌”的意思,意為希望人人都能平等地坐在一起。門薩俱樂部於1946年成立於英國牛津,堅持中立和非政治、非營利原則。目前,國內有200多名門薩會員,“門薩”的名字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
(來源:荊楚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