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家庭崩析:留守兒童面對的“二次傷害”

2013年09月13日13:22    來源:福建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家庭崩析:留守兒童面對的“二次傷害”

  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曾經婚姻關系較為穩定的農村出現了離婚率逐年攀升的趨勢。記者從三明市民政局得知,近3年來,人口外流大縣沙縣、明溪等地的離婚人數不斷增多,其中相當一部分為外出務工或做小吃的農村家庭。與城市家庭不同的是,農村家庭父母離異特別是再婚后,孩子往往成為雙方都不想要的“包袱”、被迫與祖輩生活的“孤兒”,這給留守孩的身心健康帶來了巨大的“二次傷害”。

  據《中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樣本數據推算,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2.55萬,佔農村兒童的37.7%,佔全國兒童的21.88%。與2005年時的抽樣調查估算數據相比,5年間增加了約242萬。其中,單親留守兒童數量呈上升趨勢。有學者研究指出,農民外出務工對農村離婚率有顯著影響。

  留守孩,在孤獨中成長

  9日上午,記者來到沙縣富口鎮初級中學,全校320個學生,將近40%都是留守兒童。校長范宗方介紹說,近幾年來,富口的離婚現象確實多起來了。在校的留守兒童裡,至少有數十人來自父母離異的家庭。

  今年上8年級的國強(化名)來自通門村,今年14歲,在他2歲的時候,母親因與父親感情不和離開了家,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后在尤溪重組了家庭。從此,國強跟著奶奶相依為命。上中學后,奶奶在鎮裡租了一間破舊的民房,國強成了走讀生。

  “都不記得爸爸、媽媽長什麼樣子,大家都說我長得像爸爸。前年,伯伯帶我去看過他一次。”在放學的路上,國強同記者說道,有人告訴他,媽媽現在在浦城,有時也想去見她。

  剛走進國強家時,國強的奶奶正在幾乎露天的土灶上做飯,她今年已經66歲了,基本沒有經濟來源。“100塊、200塊……全靠在河南做小吃的大兒子和女兒寄點錢回來,一年年就這樣養大了國強。”老人含著眼淚說。如今,老人最大的希望就是國強好好學習,快點長大。

  國強的同班同學小軍(化名)是洋花坑村人,父母也離異多年了,小軍跟了父親,雙胞胎妹妹則和母親遠走他鄉。如今,母親在龍岩有了新家,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平時他隻好留校住宿。

  小軍看上去更內向。“沒有怪過媽媽,有時候會很想她,這事隻和班主任講過。”提起媽媽,小軍的說話聲音更小了。

  下午,我們來到富口鎮隔壁的夏茂鎮第二中心小學採訪。夏茂是沙縣小吃的發源地之一,大量人口在外地經營小吃。在二小,留守兒童的比例更是高達70%。在校辦公室,記者看到一本厚厚的特殊生檔案,數量最為龐大是來自破裂家庭的留守孩。

  “在這裡,母親出走的情況很多,很多父母離異后父親重組家庭,有了新的孩子。”二小的校長周麗婷告訴記者,甚至有些孩子經歷了“單親—重組—又單親”的狀況。這類留守兒童往往心理脆弱,在班級活動裡不善於表現自己,不大合群﹔有的則比較調皮,其實只是希望通過一些特殊的行為來獲得人們的關注。

  開家長會,像過重陽節

  周麗婷說,二小的課業負擔不算重,大多數的學生基本功課都不會落得很遠。隻有英語一門,單親留守孩以及以祖輩為監護人的留守孩因為在家裡沒有人監督背誦,和監護人交流也更少,會差一些。

  “每個學期,我們至少都會開幾次家長會,和家長溝通孩子的情況,但走進開會的教室,不明白的人真以為是在老人院裡過重陽節。”周麗婷無奈地說,“作為實際監護人的爺爺奶奶們很多連普通話都聽不懂,電話也時常打不通。”

  這些由祖輩們照看的留守孩,在校外的生活實際上處於無人監管的狀態。考慮到這些特殊家庭的實際情況,老師們無法向家長要求更多﹔在學校的親情電話室裡,在外打工的家長們也往往只是空泛地對孩子說一句:好好念書,聽爺爺、奶奶和老師的話!

  但實際情況是,“爺爺奶奶根本管不住孩子,隻能照料吃穿住。因此,到了周末和假期,我們最擔心這些孩子的安全。”三年(2)班的班主任羅鬆娣告訴記者。

  據富口中學政教處主任林金盛介紹,根據每個學期初的注冊情況摸底,來自單親家庭的留守孩整體基礎較弱。這些孩子智商其實都沒有任何問題,原因就出在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專注度都有所欠缺。

  “國強性格還挺開朗,但是上課不認真,基礎很差﹔小軍很敏感,本來基礎還好,但近期成績呈下降趨勢。”兩人的班主任老師張寶華在電話裡告訴記者,她很擔心國強成績上不去,初中一畢業就失學了,甚至誤入歧途。目前,張老師正在幫助國強補習基礎課,希望他畢業后至少能考上技校,學得一技之長。

  近幾年來,各級政府對於留守兒童的工作做了很多,包括建立檔案、結對幫扶、心理咨詢等。因為種種原因,很難把對這部分特殊群體的心理幫助納入教師們的常態工作中。

  “確實,這部分孩子家庭情況更特殊,心理更敏感,作為老師,我們也想盡力地教育和幫助他們,但有時候往往是力不從心。”范宗方說。

  記者點評

  農村留守兒童不斷增多、家庭離婚率持續走高,是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過程中產生的“附屬品”。眼下,農村家庭功能弱化、家庭關系崩析帶來的負面效應剛剛顯現,首當其沖的是下一代的成長受到了不利影響。在農村,因為父母均外出務工,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和心理健康問題本來就很突出﹔一旦父母離婚,這些留守兒童還將成為單親家庭的孩子或者被迫與祖輩生活的“孤兒”,這種情況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更為慘痛,將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心理、教育乃至整個人生的走向。為此,記者呼吁,在外務工的父母們應當謹慎對待自己的婚姻行為,同時盡力對孩子擔負起法定的責任﹔專業社工人員則應引導社會各界給予這部分孩子特別的關愛、教育和幫扶。(記者 陳亮 通訊員 余福 肖首州)

(來源:福建日報)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