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北京科技大学:教师风采左鹏 

2015年05月12日09:27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左鹏一直坚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第一线。18年间,累计完成5000多主讲学时,听课学生1.5万余人次。对于自己的工作,他曾有这样一番表白:“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很光荣,但责任也很重大。今天听我课的学生,是未来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如果能用我的思想影响了他们的思想,也就影响了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如果我的思想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失败的将不只是我的一堂课,而很可能是马克思主义在他们心中的形象。”他经常借用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付中国的“十条戒令”中的一句话勉励自己:抓住一个人是一个人,站住一块地盘是一块地盘。

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左鹏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方向,站在跌宕起伏的社会思潮的最前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审视当今世界的格局转换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迁,分析错综复杂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在课堂上,他不仅能够以澎湃的激情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传授给学生,而且能够以内在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思想上与他产生共鸣。在课堂下,他时刻牢记自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特殊身份和神圣使命,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经常举办讲座、座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科技创新,解答困扰学生思想的各种问题。

如此以信仰服人、以真诚感人,左鹏的教学效果一直在同行中有着较高评价,在学生中有着较大影响。他为本科生讲授的所有课程均被学校教务处认定为“免检课堂”。2003年至今,他累计8次获得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生“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优秀教师”称号,并于2008年获得该称号金质奖章。2004年,他入选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2009年,他获准建设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工作室;同年,他因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建设,以排名第三的身份,先后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和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他主讲的“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被评为北京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精品一课”;2012年,他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教学”为主题,获准建设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此外,他还获得过“北京科技大学十佳青年岗位能手”、“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奖项。有听过他课的学生反映:“没听左老师的课之前,不对政治课报多大希望;听了左老师的课之后,才知道政治课原来可以这么上。”

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左鹏的科研业绩也相当突出。多年来,他一直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学术旨趣,密切追踪不断变迁的社会思潮,悉心研究这些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他善于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对影响大学生思想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读。由此,他既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也比较深入地透视了各种社会思潮此消彼长的社会根源。继而,他把研究成果和心得应用到教学中,经常更新教学内容,切实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在实践中创设了一条研究型教学道路。

为了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科学的社会研究方法,他专门开设有关社会调查的课程或讲座,并亲自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来到校园的角角落落(如建筑工地、农贸市场、后勤集团、居委会、基督教聚会点等),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农民工子弟学校、出租车司机的“份钱”、过街天桥的乞讨者、公园里的老年人合唱团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指导学生完成研究报告,参加北京市或全国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目前,已经有20多位学生经他指导获得相关奖项,他本人也三次获得首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奖。

近年来,左鹏的科研方向主要集中在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在高校的传播和渗透上。他曾承担教育部、团中央、北京市的多项研究课题,相关成果引起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他本人经常接受专题咨询,在有关会议上作专题报告,在有关培训中作专题讲座。目前,他负责的“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教学名师工作室”首批接纳了北京5所高校的5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研修,力图拓展研究成果,助推相关工作。在2013年8月召开的中国无神论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上,他被推选为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此外,他还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副会长、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等。

2003-2009年间,左鹏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推动05方案落实和实践教学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0年以来,他一直参与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相关工作。2003年至今,他连续三届当选北京市海淀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积极听取和反映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选民的意见和要求,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努力为人民服务。

上一页
(责编:王李(实习生)、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