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人民网>>教育>>正文

王琼华:让高考作文写出更高的分数【3】

2015年01月20日15:43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王琼华:让高考作文写出更高的分数

  以立意解说高考作文写作规律

  “高考作文必须‘讲政治’。”他特意举出一例子,红网在2014年暑期有一报道,“青年作家张一一今年高考294分,作文疑似得零分。”张一一是湖南岳阳籍考生,还是挺有名气的青年作家。这一报道称,其语文仅得73分,语文失利是因为作文题得零分所致。青年作家怎么会写出一篇零分的高考作文?

  2014年高考湖南卷作文题为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讲述了一位最美乡镇干部服务基层8年,将自己工作的村子建成了美丽乡村。面对荣誉和汗水,这位乡镇干部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结果,张一一“自拟角度”以“‘最美乡镇干部’八年未提拔为哪般?”为题,洋洋洒洒写了一篇800余字的议论文。王琼华特意找来这一篇作文读了,觉得文笔很不错,立意也特别,很有见解,而且社会中这种事例也是屡见不鲜。但这种“家常便饭”的事写到高考作文中疑似得零分,又是何种原因?王琼华称,它违背了中国式高考作文立意主旨。高考时一定要写“投其所好”的作文,就是体现正面性、正能量和主旋律,即“健康第一”。高考生绝对不能冒风险去阐述不符合主流意识的作文。

  在书中,王琼华还强调不能写影响阅卷老师情绪的作文。所以“投其所好”的同时要迎合阅卷老师的“审美观”。考生们怎么在“田螺里面做道场”呢?王琼华在书中传授了很多非常实用的方法。包括他提出的“拿一人可做千篇文章”的理念和方法。他以歼—15飞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的事迹为材料,演绎了如何写出各种体裁、题材和角度的作文。难怪有学生说,这本书中讲了很多老师没讲、或者课堂上没讲透的知识。

  这本书语言生动,叙述形象,富有文采,有很强的轻松感。这或许与王琼华的作家身份、性格有关。据参与审稿的上海专家称,国内也只有这本书是以此风格书写的,它是一本寓教于乐的作文指导书,也是一本有人生启迪作用并让考生受益一生的随笔。

  王琼华说,自己以一种“引诱”的时尚方式来进行叙述,好让每个学生都能读进去。他制作的小标题就是非常别致、时尚,很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比如“亲,别躺着中枪哦——要看到新潮文体的危害性”、“嗨皮就是高兴,但高兴不一定是嗨皮——改动词语原意或原字之弊端”、“长沙‘娭毑’还是待在湖南吧——正确有效使用地方方言”、“一桶金子换不来一个感觉——总会有一个最合适动笔写作文的时候”。看到如此标题,自然会打开学生的“兴趣之门”。每一个章节又都从学生高考时所遭遇的小事写起,摆设出“身如其境”场景,让学生有一种现实感。王琼华说,这本书不仅在说作文,也在引导学生如何生活。

  在王琼华看来,眼下把语文教科书背得滚瓜烂熟,恐怕也写不出好作文来。因为高考作文已经远远脱离了语文教材书的形态。高考作文,它也有一种与时俱进的特性,需要学生用更开阔的视野与更务实的技巧去把控和营造。高考作文,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技巧!在应试教育的高考中,要想取得好的作文成绩,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也需要一些方法和技术。所以,这本书也是一部高考作文的智慧大全。一切为了高考作文,这就是王琼华撰写此书的一个“赤裸裸”目的。同时,他在书中全面解读了高考改革政策将对考生应考写作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潜在红利,对2015年高考作文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说有醍醐灌顶之功效。作者还特意将自主命题与全国统一命题各其形成的规律与风格做了对比,列出了2009年—2014年全国性高考试卷作文题,从中揭开真相、发掘规律,以便让同学们提早了解和掌握新课标高考试卷上的作文命题风格及特征。

  结束采访时,王琼华强调一句,应试教育下的高考,必须找到应对方法,作文尤为如此。

  作者简介:

  王琼华:中国作协会员、湖南作协理事,郴州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郴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在《百花园》《小说选刊》《读者》《北京文学》《微型小说选刊》发表微型小说800余篇。以笔名的方式相继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两部长篇小说和三部小说集,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连载,人民网专门做了新闻报道,并连续三个月登上人民网畅销小说版。代表作有《心事》《最后一碗黄豆》《我的脑子有毛病》《怎么没把自己当好人想》等。多次获得小小说金奖等奖项。

上一页
(责编:张胜磊(实习生)、熊旭)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