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课程,如何“留住孩子易逝的好奇心”?(图)【2】

2014年12月29日08:45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课程,如何“留住孩子易逝的好奇心”?(图)

  新中国成立后课程

  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新中国成立之初到50年代中期的中国基础教育,既吸收老解放区的教育改革经验,也借鉴前苏联的做法。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副秘书长柳夕浪向记者介绍,以经验借鉴为基础,1952年3月,教育部公布《小学暂行规程(草案)》,明确小学学制为5年,开设语文、算术、体育、图画和音乐课程,四、五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和地理。从课程设置看,取消了旧中国的“公民训练”等课程,将合科教学的“社会”改为“历史”和“地理”,将“美工”改为“图画”,体现了以学科文化知识课程为主和分科设置的特点。

  到了1958-1960年,“教育基础大跃进”,课程建设方面的特点是,压缩课程门类,减少课时量,增加实践活动。1961年,国家提出“调查、巩固、充实、提高”8字方针,因而,教育领域也进行调整,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即课程目标开始重视基础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清华附小50届毕业生李曾中至今仍对当年游钰老师的语文课念念不忘。他说,教“推敲”这个词,老师会给讲“僧人月夜敲门”的故事,让学生体会“推”、“敲”的不同。正是小学阶段老师的严谨、扎实的教学,让他在气象研究院当科研员时,连一个标点符号的使用都会斟酌再三。

  在清华附小五六十年代老校友的回忆里,除了主课外,当年学校还开设了劳动、珠算、手工等技能型辅课,甚至还有航模(航空航海)小组、矿石收音机小组、气象小组、广播站等。

  更让老校友感叹的是,清华附小的教育首先是对孩子们心灵的感召,教给孩子们怎样去做人,教给孩子们从小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自然、热爱劳动。这与民国时期颁布的《小学校令》所规定的“小学教育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一脉相承,并延续至今。

  新时期课程

  从重知识向重人格转变

  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这是自1966年以来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中小学教学计划。

  根据这项教学计划:小学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国语(在重点小学和具备条件的小学开设)、自然常识、体育、音乐、美术等8门课程。

  文革之后,经过1976-1979年的拨乱反正,基础教育课程得以逐步恢复。重点是去除文革中的过分政治化。

  1983年来到清华附小工作的张平,曾任清华附小副校长。张平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那次重要教育改革,“由人教社编写全国通用的新教材吸取了国际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改革,消除了10年动乱时期出版的教材中的许多谬误内容,注意到了基础知识的选择,智力的启迪和能力的培养。这次课程改革对学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恢复了教育秩序,还强调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注重传授知识向注重培养合格公民的转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清华附小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探索,如在语文课程领域进行了“集中识字”、“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等多项实验;在数学课程领域,部分班级进行马芯兰数学教学实践等。

  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提到,在课程结构方面,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体现课程机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张胜磊(实习生)、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