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高考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_权威全面报道高考

第十一章  学业规划与个人发展学理论文章(二)【3】

张恒亮

2013年01月23日16:34        手机看新闻

 

  2007年12月  中国学业规划网

关键词:就业  人才生产理论  消费者休闲偏好   人才期货市场

 内容提要: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实现社会的充分就业,提高人力资源的运营效率,是实现就业与社会经济良性互动的必然选择。鉴于目前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在就业理论方面,除了解决由于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现代就业理论在解决结构性失业及摩擦性失业方面略显不足,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系统地分析了影响就业的各种因素,并着重就解决结构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即提出了人才生产理论——学业规划与管理,并同时对影响人才需求的因素提出了消费者休闲偏好的问题,进而论证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互为因果的关联关系。并就此对现行的有关就业政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一  就业目标论

就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的社会活动,并获得相应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见《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13页)。如果从市场学的角度讲,则是人才(劳动力)的销售行为,即人才满足市场需要,进而实现其价值的过程。

关于就业,我们现在提得最多的是政府每年帮助了多少人成功就业,似乎将劳动者当成了包袱,仿佛只有政府开发出了多少岗位资源,才能保障劳动力的生存发展。但笔者认为,人才(劳动力)与岗位资源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看成一般产业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在成熟的产业市场上,一般都是略处于买方市场,即需求决定供给,如果商品不能满足市场的特定需求,则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但作为特殊商品的人才(劳动力)却不是这样的,在无法适应某一特定需要(一般为专业对口)时,他们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改变自己,以求适应市场中的另一需要,或者他们自己也可以创造需求(自主创业),以实现自身价值。因此人才(劳动力)市场相比于产业市场,除了具有一般市场的普遍性而外,更是表现出了显著的特殊性。毛泽东曾说过:“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见《矛盾论》)。”因此,我们要研究就业问题,就必须高度关注人才市场的特殊性。而不是仅仅看到一般市场的供求关系。

那么为什么要就业呢?就业的本质又是什么?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就业的本质是指生产资料与人结合后的生产劳动。因此,就业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它是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础,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民生之本。更体现在它是整个社会经济得以存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民族要是脱离了生产劳动,它在一个星期之内就会消亡。就目的而言,就业,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是实现自身劳动力的销售,进而实现自身价值;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则是找到合适的人才,以推动本单位的生存发展;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是实现双方需求的共同满足,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注意,这里双方需求的共同满足包含着如此的涵义:人才资源能满足全部用人单位的需要,但用人单位的岗位资源并不一定要满足全部人才的需要,因为人才自身完全可以创造需求,比如个人创业。这就是人才市场不同于产业市场的重要方面。所以不能把人才与用人单位岗位二者间的供求平衡作为就业工作的最终目的。那么它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一点从人才学的角度来描述是比较准确的,即整个社会达到人人成才,人尽其才。这一描述既考虑了微观的个人的生存发展需求,又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要,当然也就从宏观上实现了政府所追求的就业目标。

 

二 影响就业实现的直接因素分析

 

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明白了就业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整个社会的人人成才,人尽其才。那么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呢?依笔者的观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因素。人才是人才市场的供给方,他的素质能否适应用人单位与社会经济的需要对于能否顺利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包括了人才的德、智、体等职业素质,还涵盖了人才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这些都会影响到他的就业及职业发展。

2、用人单位因素。用人单位是人才市场的直接及主要的需求方,用人单位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需求量与需求结构。那么又是什么决定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呢?是社会经济及产业市场的需求。注意,这里不仅包括一般的产业市场,还包括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它不仅包括社会成员的衣、食、住、行、用等基本物质需求,还包括教育培训、医疗保健、文化旅游等高层次需要,另外还有政治稳定、社会保障、国防安全等公共服务的需要,等等。总而言之,就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部需要。这不同的需要决定了用人单位的不同性质,有提供物质生产的企业,有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也有提供科教文卫服务的事业单位……。它们都会对人才产生需求。

3、社会经济因素。前面提到用人单位是人才市场直接的、主要的需求方,说明它并未包括人才需求的全部方面。这里就存在着自我创造需求的创业者,而创业者存在的前提是社会经济对他提供的产品及服务有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经济也是人才市场需求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对创业者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需要而产生的对人才的间接需求。

以上三点可以看成是人才市场中的供求双方,第1点为市场供应方,2、3点是市场需求方。它们是决定就业目标实现的直接因素,也可以说是其内在根据,其他因素都通过它们来发挥作用。那么决定供应方适应市场需要(人人成才)的因素又是什么呢?决定个人能否成才的因素包含两个方面,先天的禀赋与后天的教育、学习。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后面详细讨论。就需求方(2、3点因素)而言,前面已经指出,决定需求方用人需求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部需求。包括了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这些需求从消费者性质来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消费者产生的具有排他性质个体需求,这包括个人的衣食住行用等物质需求及各类精神性消费需求,另一类是全体社会成员的非排他性的公共需求,它包括稳定的政治局面、公正的司法体系、安全的国防系统、完善的社会保障,另还有教育、医疗、科研、环境保护等等。一般来讲,个人的排他性消费需求通过市场来满足,非排他性的公共需求通过政府等公共部门来提供。无论提供哪种产品或服务都需要各类人才的生产劳动。因此,对人才产生需求的不仅是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类企业,也包括了各类政府机构及其他公共部门。而现代经济学研究就业问题时,仅仅将关注点放在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类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上是远远不够的。

 

三 企业劳动用工体系对就业的影响

 

就即使在企业的用工需求方面,现代经济学研究得也不很透彻。如西方经济学中比较著名的奥肯定律。它将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联系起来进行统计学经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劳动力需求的水平,在动态意义上主要决定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这一理论简要地说明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但从形式逻辑上讲,经济增长并不是就业(劳动力需求)增加的原因;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正是因为就业的增加,才导致了经济增长。也就是说,就业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非其结果。我们要探讨的是什么能导致就业(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一般地看法是企业通过增加劳动力扩大再生产时,劳动力需求就会增加。什么又导致企业希望通过增加劳动力来扩大再生产呢?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二是企业资本的充裕,三是企业经济技术水平相对稳定进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稳定。其中第一和第三点提供了增加劳动力需求的必要性,第二点提供了劳动力需求增加的可能性。它们共同造就了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下面,我们对以上三点做进一步剖析:就第一点来讲,产业市场需求的增加,必将导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进而创造更多的利润。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了产业市场需求的增加呢?是全体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消费的需求。而要让这种主观上的消费需求变成客观现实,就需要全体社会成员财富的共同增长,要实现这一点,就必然对经济增长提出了质与量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全社会经济总量的增长,还要求共同富裕,而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多数人的贫穷。这是因为仅有少数人富裕是无法启动大规模的消费的,多数人想消费又没有经济条件。因此,全社会的消费需求水平必然不高。这一要求如果从经济指标来讲,就是既要国民经济总量(GDP)的增长,同时又要基尼系数(衡量贫富悬殊程度的经济指标)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提出的经济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经济增长是就业增加的结果,这里经过推理,又得出了经济增长是就业增加的原因之一,那么二者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不矛盾吗?不矛盾!如果我们从辩证逻辑的角度看,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通过这种循环往复地运动,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与发展。当然,正如前面提到的,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除了量的增加,更要关注增长的质,即基尼系数也要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社会贫富不很悬殊。而这又依赖于政治经济体制及政府的公共服务。

从第二点来看,企业资本是否充裕是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而它的实现有赖于投融资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这也与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及政府的公共服务密切相关。

第三点,在企业劳动生产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要扩大生产规模只能采取增加劳动力这种外延式增长的方法。也就是说,如果企业通过经济技术进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产品与服务的供给量,那么劳动力的需求就不会与经济增长同步增加,并且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程度高于经济增长程度,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还会减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也如奥肯定律所指出的:如果劳动生产率与就业率都在增加,那么这对经济增长的速度要求更高。但注意就业是一个人与生产资料(企业)双向选择的问题,固然劳动生产率提高会降低企业的用工需求,但但求得意如果劳动生产率达到一定水平,人才对岗位的(求职)需求或者说劳动力的劳动供给会变得更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当劳动生产率达到一定程度后,劳动者仅需较少的劳动就可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发展,比如他一周工作三两天甚至于一天都可以有很高的劳动报酬,这时劳动者就会在增加劳动量以增加收入与个人休闲之间进行选择,就人的本性来讲,一般人在经济上相对自由以后,他会花更多的时间在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保健、教育培训等精神性追求上,关于这一点,笔者称其为人才的休闲偏好。有了这一因素的引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不会降低就业率,它还会使劳动者将部分的业休部分的确工作时间分配给其他的劳动者,从而导致就业率的提高。同时,由于休闲时间的增加,在对精神产品、服务产品的需求上就会增加,从而在此方面也会导致劳动力需求的增加。这一规律在我国的经济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从1999年开始,每年五一、国庆、春节三个黄金周的出现,带动了旅游、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它们又为社会经济创造了大量的劳动岗位。

因此,笔者认为,有劳动者(人才)休闲偏好这一因素的引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不会导致就业率的下降,反而会产生倍加效应,导致社会经济对劳动力需求的大量增加。其实,美国货币学派也提出了自愿失业的问题,它是指劳动者认为实际工资低于劳动力边际效用而自愿失业的一种状态。但笔者提出的劳动者休闲偏好,并不是自愿失业的状态,而是自愿不充分就业的状态。它也是一种分享岗位资源的方式,但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二者有质的不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分享岗位资源是在劳动者不情愿,在外力(政府)的作用下被迫无奈下的一种选择,而劳动者休闲偏好则是在劳动生产率提高,仅需少量劳动就可以确保生存发展的情况下,劳动者的自愿选择。前者很有点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中国特色,而后者则是财富增加后个人的自由选择。

  

人才市场环境对就业的影响

 

与普通的产业市场相比,人才市场与政治经济体制联系的更加紧密,也最容易受到政府活动及相关体制的影响,因而表现出很大的特殊性。从市场的一般规律来看,典型的市场主体(需求者)都要求商品性价比的最大化,简单地说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商品效用,从要素市场到消费市场均是如此。但这一特征在人才市场上表现得并不显著,也就是说人才市场的需求方常常表现出一定的非典型性。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许多情况下并不看他在具体岗位上的职业素质及薪资期望如何,而是看他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经济条件等外在因素。为什么用人单位不看人才的职业素质,却更关注其外在的条件呢?这是因为用人单位并不都是充分竞争下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垄断性企业或者行政事业机构,这类用人单位的生存发展很多时候缺少竞争的压力,它们一般感受不到因为提供的服务或产品不好将有被淘汰的危险。这样,它们就不会把提供性价比最高的服务或产品作为自身生存发展的最终目标。生产性价比高的产品需要性价比高的人才,既然这些用人单位并不必须生产性价比高的产品,当然就不迫切需要性价比高的人才。这时,它们在选择人才时,并不从用人单位的生存发展考虑,而是从用人决策者的个人需要考虑,看是否有利于自身的功名利禄及其他需要。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类用人单位的非典型性呢?就是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试想,如果通过改革与完善政治经济体制,进而建立一套有效的竞争机制,让各类用人单位(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感觉到如果不能向其服务对象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或服务,就有被淘汰的危险,那么它们自然就会在选择人才的时候首先考虑人才自身的性价比。即人才在具体的岗位上职业素质要最好,其工资期望要最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其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奠定基础,也才能保障自身的生存发展。

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环境是个人创业的客观基础,如果市场经济充分自由,个人创业可以选择的项目相当丰富,政府提供的配套服务又卓有成效,那么他成功的机会就很多。如果政府管制过多,该提供的必要服务又不能到位,这样,个人创业成功的机率就很小。这一方面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就大打折扣。而这些又直接受到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制约与影响。

 

人才的生产理论

前已述及,作为供应方的人才能否实现自身性价比的最大化是决定就业实现的重要前提。而实现人才性价比的最大化在于人才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往的人才学理论关注最多的是人才配置问题,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人才的流通环节,在人才的生产环节则显得相当肤浅。马克思曾经说过:“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以后,经济学才成了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那么人才学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们也可以说,只有当人才学的研究从人才的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人才学也才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那么什么是人才的生产与销售呢?据笔者的观察,人才的生产是指个人在社会教育系统的帮助下,通过自身后天的学习与训练,将其发展成为能在社会经济的某一具体岗位上提供合格劳动的专门人才的过程。人才的销售则是指已经成长为某一岗位合格人才的劳动者在人才市场上的就业及自身价值实现(通过工作获得报酬)的过程。在生产领域,一般来讲,衡量人才产品的要素为德智体三个方面。相比之下,智为人才生产中花费及投入最多的方面,德与体则完全在于自身平时的修炼。这里的“智”一般为职业智能,主要来自于先天的禀赋与后天的学习。所以,人才学在生产领域的主要研究方面为个人的求(升)学决策。即个体通过怎样的求学活动,在既定的天赋条件下,以最小的投入(时间、经济及精力)获得适合市场需要的最强的职业智能。在人才学的销售领域则主要研究求职及职场发展策略。

关于个人求(升)学决策的研究,在计划经济时代是没有可能存在的。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时代,个人的升学、就业均由政府牢牢控制,也就是说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事项完全由政府操控。我们的主流人群只能在国家规定的道路上努力奋斗,这就是常说的从小学读到大学,然后国家分配工作。这样以来,从个人的角度讲,升学就意味着就业。而个人求学(人才生产)决策的研究也是为了更好的就业(人才销售)。因此,这一研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在此环境中,个人之间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求学时的竞争,只要成绩好,考上了层次高(名牌或重点)的大学,就业的层次就比较高,个人发展的层次也比较高。升学(人才的生产)与就业(人才的销售)在政府的控制下实现了完全地统一,但这种统一并不是科学的、客观的、合乎实际的,因为政府在安排个人的升学与就业时,仅将学习成绩作为最主要的衡量指标,学习成绩好,大学层次高,个人发展得就好。但仅有学习成绩一个标准是无法全面地衡量个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另外,毕业后分配工作时,也并没有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个体的能力和素质的差异,只是按照国家制定的劳动人事计划将人才像标准件一样机械地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因此,这种政府命令下的统一,是呆滞的、僵化的、主观臆断的、形而上学的统一,它并不能很好地实现人才学意义上的微观与宏观的发展目的,也就是它既无法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也无法在社会经济领域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因而无法实现就业的理想状态。

那么如何较好地实现人才发展的宏观与微观目的(即人人成才,人尽其才),进而达到就业的理想状态呢?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承认这样一个现实:从人才供应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有成才的潜力和发展的志向,只是各人天赋不同,有的适合于成为研究型人才,有的适合于成长为管理人才,还有的是艺术人才、体育人才等等。又从人才的需求来讲,社会经济需要方方面面的各级、各类人才。这就是人才的供求可以实现总量平衡、结构一致的客观基础。但仅有此基础还是无法实现人才发展的微观与宏观目标,就像前面提到的,在计划经济状态下,虽然政府完全控制了升学与就业,升学后必然就会就业,但却无法做到将合适的人才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上。怎么办呢?如何科学地把人才的供求平衡从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呢?古典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和主导性的调节作用,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引导人才的成长及供应、需求和消费。供求双方在市场上独立自由地双向选择,进而实现人才供求的最佳匹配。这就为人才的供求平衡提供了根本性的保障,人才发展的宏观、微观目标也才能得以实现。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人才的成长也就是开发(求学)便是生产过程,人才的供应也就是配置(求职)便是销售过程。如此说来,升学便是人才的生产决策,就业便是人才的销售决策。

说到市场,人们自然就会想起人才市场,这里有些人就困惑了:我国的人才市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发展到现在,应该说是相当的成熟了,可为什么依然无法解决目前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同时存在)?这就说明我们的人才市场有着根本性的缺陷。一个完善的市场,必然要求自由独立的市场主体,但直到现在,作为市场供应方的人才个体,并没有完全实现市场主体所必要的独立和自主。在这里,又有些人要疑惑了:从1998年开始,大学生就业已经完全市场化了,他们已经完全可以独立自主地择业了,怎么还说没有实现独立自主?大学生自主择业是事实,然而这只是人才的销售(也即配置)领域,在人才的生产(也即开发)领域,作为学生个体并没有实现必要的独立和自主。学生在升学时并不能自由、自主地选择学校,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学生要迈过高考或中考的门槛后才能进行有限地选择。

人才的供应要适应市场的需要,当然就要求从生产(开发)到销售(配置)都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决策,这就如同企业经营一样,在生产的时候就要考虑市场的需求,而不是等到生产出来后,到市场上盲目地销售。但我们的人才市场却做不到这一点,生产(求学)的时候学生不能根据市场的需要自主地决策,生产出来(毕业)以后,却要求根据市场需要择业。这种生产与销售的脱节必然导致商品的滞销,大学生就业难在所难免。现在一些比较成熟的职业规划师,在帮助大学生就业时,提出的一个主要策略就是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然后找与之匹配的工作。然而,个人的爱好、特长要从潜在素质的转化成现实的能力,其中缺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人才的生产环节,也就是求学环节,如果在大学毕业生中推广这样的策略,依然会造成了大量的回炉学生。所以,职业规划的决策必须前移,在求学时就要考虑未来的就业,进而选择适合于自己发展的学业。而这就是学业规划。学业规划是科学地进行升学(人才的生产)决策的最重要前提。学生在升学时,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未来人才市场的需要,科学地规划学业,进而科学决策,合理地决定学什么,怎样学,在哪里学、什么时候学等等问题,这样才能保证自身的职业竞争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也才能为未来的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能力基础。

而要做到科学地升学决策,就必然要赋予学生自身真正的市场主体地位。在基础教育阶段结束(初中毕业)后,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学校和专业。这里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重要的市场,人才的开发市场。我们以往提到的市场更多的是指人才配置市场。而人才开发市场却常常被人忽视以至误解。人才开发是什么,最主要的就是学生的求学,人才开发市场即求学市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育市场。在这一市场中,需求方是学生及其家庭,供应方是各类学校,商品是教育服务。于是,在理想的市场状态下,学生通过学业规划、升学决策,在教育市场上投资合适的教育服务,然后经过日常自主地学业管理,将自身开发成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然后在人才(配置)市场上,将自己向某一合适的工作岗位顺利地销售出去。这样以来,通过人才开发和配置两个市场充分地发挥作用,学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有兴趣的、能充分开发出职业竞争力的学业;学校则根据自身的专业定位选拔出在该领域内能成为顶级人才的学生;学生毕业后都是学有所成,在本专业上优秀的人才;同时,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选择的人才也都将是适合于本岗位的优秀人才。这种既有生产(开发)、又有销售(配置)的市场才能称为一个完整的人才市场。在这个完整的人才市场中,生产和销售才能实现有机的统一,这时的升学与就业也才实现了生动的、具体的、合乎实际的统一。

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们的主流观念依然无法接纳教育市场化这一观点,总认为市场化就是唯利是图。因此,学生及其家庭并未认识到自身的市场主体地位,在升学决策(尤其是初中毕业)时,仅仅是为升学而升学,并不考虑未来的就业。这种升学(生产)与就业(销售)的脱节,必然造成学业完成后,学生盲目找工作的现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就层出不穷。

 

   建设人才期货市场 有效缓解就业难

我们知道,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就业难问题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原因造成的,因为相对于就业问题,经济发展更具有客观性和基础性。这时的就业难问题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结构性的矛盾,即人才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因而出现了有人无法就业,有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的现象。

对于此类问题,笔者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这就是加强学生(即未来人才)的学业规划教育,促使其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升学决策和学业管理,从而在毕业后顺利地实现人职匹配。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笔者先后编写了《瞄准就业填志愿》、《瞄准就业读大学》(《大学生学业规划与管理》)两本图书。在此,我要强调的是,“瞄准就业”的意思决不是瞄准现在或将来某个时段某个专业的就业率,而是瞄准自己具体的就业目标。即根据自己具体的就业目标选择最合适的专业和学校。但这时,如果只是学生自己设想就业目标,即就是再加上学业规划机构的帮助,他们所设定的就业目标也只仅限于某个行业中某个抽象的岗位,无法具体化。于是,在实践领域,我们就一定要加上影响就业问题的另一个直接因素:人才的需求方:用人单位。即通过学业规划机构的工作,将学生与用人单位联系起来。

一方面,学业规划机构与用人单位协调,明确它们未来时间段(比如四年后)的用人计划,即某个岗位在若干年后计划招收多少人才?然后要求用人单位明确该岗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包括德智体等方面,一般为必须是什么学校的什么专业毕业?专业分数一般要达到怎样的水平?要考怎样的职业资格证书?要参加怎样的职业培训?要参加怎样实习工作等。身体条件如何?等等。另一方面,学业规划机构在对学生进行咨询和辅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确立目标行业和目标职业。然后由学业规划机构对未来人才(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初步的匹配工作,即由学生(家长)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后进行双向选择,然后双方签订未来用工协议,协议中用人单位将岗位要求具体化,在学生毕业后满足用人单位岗位的具体要求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承诺录用该学生。如此,学生就会在以后的求学阶段具备了非常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与任务,就是按照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进行各方面的学习与提高,也再没有了大学期间的迷茫与毕业后就业难的忧虑,从而专心致志地从事各方面的学习的素质的提高。

如果把目前的各类毕业生找工作称为人才的现货市场,那么未毕业的学生找工作则可称为人才的期货市场。我们上面所讨论的正是在求学阶段尚未毕业的学生选择合适的岗位和用人单位,这正是人才期货市场的建设问题。由于学生在专业教育阶段的求学之前,就来选择合适的岗位和用人单位,然后再根据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求学,并且在达到要求后可以确保就业。显然,人才期货市场对于解决大学生求学阶段的迷茫与毕业后的失业等问题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但人才期货市场也存在很多问题,第一,虽然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人才期货合约(未来用工合同),但在以后的求学阶段,学生的志向发生变化后,即他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或者更好的发展方向时,他若要解除合同,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用人单位要找到另一个合适的人才需要更大的成本。第二,用人单位由于市场或社会风险或者经营等问题倒闭,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履约的单位。也就是说,对于双方无法履约的风险如何规避呢?

笔者提出两种解决方案,其一把人才期货合约变成人才期权合约,即以人才(学生)为主,建立就业期权合约。所谓就业期权,是指学生毕业后在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的前提下,有到用人单位的具体岗位就业的权利,当然如果在求学期间学生发现了更好的去向,他可以放弃此就业期权。也就是说,当学生毕业时,如果满足了用人单位的要求,他既可以选择在该单位就业,也可以选择去另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单位或发展去向。当然学生需要为这一权利的获得为用人单位支付经济报酬。另外,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这就需要人才现货市场的配合,当它的期权人才选择了其他去向,则岗位上空缺的人才由现货市场上获得。当然招聘需要的成本已经由原来期权人才(学生)支付的就业期权报酬弥补。

第二种解决方案是建设人才期货的二级市场。在一般的期货市场,除了一级市场而外,还有二级市场。即对期货合约的交易。那么可否设想再建设人才期货的二级市场呢?即当学生与用人单位双方无法或无意履约时,他们可以通过二级市场的对冲交易解除双方原来的合约关系。这当然就需要大量的学生与用人单位都参与进来,如果只是数量很少的几家公司或者几百甚至上千个学生是无法实现这一点的。另外,人才期货与商品期货有着很大的不同,人才期货的特点是变动性和差异性,不像商品期货有相应的标准,期货合约也比较简单一致。我们首先从人才供应方面的风险来分析,比如,学生与单位签订人才期货合约一年以后,学生在大二期间发现了更好的去向,他想解除这份期货合约,他可以到二级市场把这份合约转让给另一个学生,即由另一个学生代他来履行这份合约,但该学生则必须是大二的学生才行,否则,合约上签订的是四年后履行,但现在已经过了一年了,因此,必须由与他同年级的学生来完成,而且还至少必须同专业。当他找到了这个学生后,需要与人才期货经纪公司(学业规划公司)联系,由学业规划公司再与用人单位联系,征得用人单位同意后,再进行协议变更。确保用人单位履约时能够获得合适的人才。如果又从用人单位方面来分析,当单位与学生签订人才期货合约后,因故无法或无意在到期时履约,这时用人单位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找另一家对此岗位有相同或相近要求的单位,该单位承诺在无法履约单位必须履约时接收合约中的未来人才(学生)。当两个单位达到一致意见后,再来联系学业规划公司,由学业规划公司与学生联系并沟通,最后经学生同意,进行合约变更,将原单位改为现单位。

可见,由学生、学业规划公司、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的人才期货市场不仅有着迫切的必要性,也有着相当大的可行性。当然,以上只是笔者在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而已,在具体建设人才期货市场的过程中,依然会有许多的问题出现,但只要我们基于认真踏实地解决就业问题这一基本观念,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促进就业的政策选择

综上所述,影响就业的因素包括个人的求学与发展、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质量等。由此,便产生了我们促进就业工作的政策选择。笔者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政策策略提出如下建议:

1、大力宣传学业规划观念,普及学业规划知识。促使求学者(准人才)树立独立的市场主体意识。要使广大求学者明白:只有在求学之初(注意,这里不仅包括了初、高中学生毕业选择学校或专业时,也包括在职人士因为产业转移而需要进行转岗学习时),选择合适的学业,才能将自己的人才潜力及职业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为未来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引导求学者运用学业规划的相关知识科学地选择专业和学校以及求学的时间、地点与方式。以提高个人发展效率。

2、改进扩招政策,应当实行市场主导下的扩招。即扩招学生的多少,扩招的专业都应该由高校通过对教育(求学)市场及人才市场的判断自主决定,而不是由教育部规定各学校的招生计划及招生规模。(具体论述可参看《我们需要的是市场主导的扩招》)

3、国家要改变教育的投入结构,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要保证每一个未成年人都能顺利地完成义务教育,接受到合格的义务教育,在投入时不直接向学校拨款,而是学习美国成熟的教育券制度。

4、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因为高考的指标体系就是要求各学科的全面发展。大力推行高校自主招生。各高校根据自己的专业设置来制定选拔录取体系。

5、从服务社会成员个人发展的角度,促使社会建立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改进并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产业市场环境。去掉社会资本进入教育事业的体制性障碍。通过教育产业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把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改进和完善高等、中等教育自学考试政策。因为学生是成才的主体,必须立足于学生自身,为其自由发展创造条件。另外,求学的目的不是考上大学,而是取得与其未来职业事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积累。

6、逐步建立并完善人才期货市场,人才期货市场是解决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有效举措,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作为政府层面,应当鼓励和引导社会创建市场化的人才期货市场,促进人才供求双方在人才生产(求学)之前就进行交流和洽谈,引导人才生产者(学生)瞄准人才需求者的具体要求进行学习和提高,从而真正具备适应用人单位要求的能力和素质。为未来的顺利就业和用人单位提高人力资源的运营效率奠定坚实基础。

7、破除垄断,促进竞争。前已述及,就业是生产资料与人的结合,而生产资料是物质化了的资本,因此也可以说就业是资本与人的结合。要促进就业发展,就必然要提高资本与人结合的质与量,这首先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资本与人结合的愿望,并创造资本与人结合的条件。也就是说,要最大程度地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业,为它们的发展增殖扫清障碍与创造条件。而这就需要打破垄断和官场化思维,由于产业市场垄断的横行和官场化生存,让许多原来希望发展的民间资本失去了投资的愿望和机会,更多的是买房置地,保守经营。没有了民间资本的投资,作为社会经济的最主要、最生动活泼的经营个体民营企业就无从发展,从上世纪至今,我国的个体经营户大量萎缩。没有了投资兴业的资本,那里还能吸纳劳动者呢?没有了生产资料,人又与什么结合呢?另外,在这样的社会经济环境里,人才市场即使再公平,竞争再激烈,人们的发展空间也相当有限,也就是为了挤进有限的行政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中型企业。它就像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一样,无法使个人在更广阔地领域、更高远地层次展开竞争,进而实现个人的发展。当然,也就无法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因此,要促进就业,当务之急是打破垄断,促进产业市场的竞争,改变整个社会的官场化思维。具体来讲,就是在社会经济领域要坚持最大限度地国退民进,将国有资本的投资方向仅限定在社会资本不能或不愿投入的领域。比如航空、航天、基础科研、水利、公路建设、民航、铁路、金融等领域。其次,要尽快出台《反垄断法》,打破垄断,促进竞争。另外,在鼓励投资创业方面,我们现在的创业优惠更多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仅对失业大学生、下岗工人等人群的创业提供政策优惠,并且还有着苛刻的条件,问题是这些人本来就创业能力有限,他们也无法进行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投资兴业。另外,他们也并不都是想创业,有的只是因为环境所迫。所以,我们要实行一视同仁的创业优惠政策,鼓励那些真正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资本进行高质量的投资。

8、引导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及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完善二次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避免贫富悬殊。

9、建设完善的投融资市场服务体系,确保一般企业或高风险型创业型企业资金系统的畅通。

10、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在各类用人单位(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等)中建设类别不同、行之有效地竞争机制,进而促使用人单位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

 参考文献:

《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年版

《筹划未来——学业规划》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促进就业亟需走出惯性思维的误区》 光明网 光明观察 2007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杨玉君(实习)、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