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高考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_权威全面报道高考

第十一章  学业规划与个人发展学理论文章(一)

张恒亮

2013年01月23日16:31        手机看新闻

为了与相关专家学者及有兴趣的家长深入探讨个人发展学与学业规划的相关理论,笔者从以往发表或未发表的文章中精心摘录若干篇理论性文章,其中《谈谈学业规划的问题》、《试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及策略问题》、《论就业》等三篇论文是近年来笔者研究成果的集大成。现公布出来,供交流探讨。 

                                               2007年6月19日  张恒亮的博客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高(初)中升学志愿的问题都持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大多数人都认为:关键是成绩,只要分数高,就可以报更高层次的学校,就可以有更好的人生前程与发展。但我们认为,这是一种陈腐落后的个人发展观,是对应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个人发展观。

  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时代,个人的升学、就业均由政府包办,也就是说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事项完全由政府操控。我们的主流人群只能在国家规定的道路上努力奋斗,这就是常说的从小学读到大学,然后国家分配工作。这样以来,从个人的角度讲,升学就意味着就业。在此环境中,个人之间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求学时的竞争,只要成绩好,考上了层次高(名牌或重点)的大学,就业的层次就比较高,个人发展的层次也比较高。在这样的形势下,对于学生个人来讲,关键就是学习成绩,升学志愿仅仅是一个事务性的工作,填报一下即可,分数越高,所报学校的层次越高。这并不需要过多的观念、方法和策略。

 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确切地说是1998年)以后,现实环境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学生的升学就业制度在总体上从计划经济切换到市场经济状态,这一标志性的政策就是大学生全面地交费读书、毕业后不再分配工作。也就是从过去的“两包”(包学费、包分配)到现在的“两自”(自费上学、自主择业)。学生自费上学,毕业后自己到人才市场上求职。这时大学生就业的本质就是把人才作为商品拿到市场上去销售。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生产出来,并不是必然就能销售出去。要实现商品的顺利销售,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符合市场需要;其二,生产的商品是性价比最大(物美价廉)的、富有竞争力的;其三,适当的销售策略。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之前就要考虑销售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销定产),考虑自己生产什么才能有市场,怎样才能生产出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又怎样实现销售等等。应该说,这些观念在产业市场上早已深入人心,但在人才市场上却是春风不渡玉门关。看看现在的求学者,有多少人在求学(人才生产)之前决策(填报升学志愿)时,认真的筹划过我要学什么,我将怎么学,我要在哪里学等等,才能确保自己将来顺利地就业(人才销售)和可持续发展。没有,更多的是看我这个分数能上什么学校,能上一本决不上二本,能上本科决不上专科。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考上大学再说。选择学校时,先看地区,我决不去西部,我只到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地去读书。持这类观念的求学者,你们想过没有,你上大学是去干什么?你是去吃喝玩乐,还是去求学?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将来顺利就业,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既然是为了后者,那么只要能让自己通过四年求学,以最小的成本将自己的职业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那么我为什么要非一本不上?或者非本科不上?或者非发达地方不去呢?

 现实环境的变化令升学志愿的重要性得以根本性地提升,升学志愿从原来的事务性填报变成了事关我们个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所以,我们的认识亟待一次革命,一次与时俱进的革命!让我们紧跟时代的潮流,勇做时代的强者。高(初)中的毕业生们,我们应当怎样面对时代的新潮呢?那就是在自己的升学志愿决策时,一定要充分准确的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及发展禀赋,同时要考虑未来人才市场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就业)目标,进而确定适合于自己发展的学业路线,也就是确定所学的专业、所要报考的学校。唯有如此,我们所学的才是我们有兴趣的,能发展成为顶级人才的专业,我们所选的学校也将是求学成本最低的,也才能为实现自己人才性价比的最大化、将来顺利就业奠定基础。以上过程就是贯彻了学业规划思想的升学志愿决策。

2010年4月23日  张恒亮的博客

    填志愿也能成为一门学问?这个问题常常萦绕在许多人的心头,有些困惑,有些不屑……。在传统观念看来,录取与否的关键是成绩,成绩达到了,我当然应该被录取。这与填志愿有什么关系呢?是的,在理想状态下,学校录取某个学生与否,最主要的应该是看他的高考成绩,德智体诸方面,从来没有一个学校说录取某个学生是因为他的志愿填得好。从学生的角度说,我成绩达到了,我当然应该被与我成绩相当的学校、专业录取。

 

的学校一般都是学生不大愿意报考的非理想学校、专业。现在,由于实行了平行志愿,信息也在不断地走向透明,使得学生选择权利越来越大,同样的分数,我看A学校能否录取我,行,就录取,不行,再看B学校,然后再看C学校……,等等,这就是增加了学生的试错机会及选择权利。尤其是内蒙古在2008年实施的实时动态志愿,更是无限制地扩大了考生选择学校的权利及试错机会,信息也实现了完全的透明。这时,学生就可以通过试错及不断调整自己的志愿决策,以确保最后能被相应的学校专业录取。如此,高分落榜或低就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高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核心理念逐步得以完全落实。那些低分学生还想通过志愿技巧进入好学校的机会基本上没有了。而研究志愿填报技巧以求得进入好学校的学问终于露出了它的狐狸尾巴,因为它根本上就是通过钻政策和制度的空子来生存的,当政策与制度设计弥补了原来的漏洞,这个伪学问也就迎来了它的末日。 既然它是伪学问,那么你为什么还是高考志愿决策研究专家呢?几乎所有的读者都会问到这一问题,问得好!明知是伪学问,为什么还要研究它呢?因为,我并不是从升学的角度来研究志愿填报的,也就是说,我研究志愿填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避免 “高分落榜”或“低就”,也不是为了帮助人们以低分数博取好学校。因为我明白,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改革制度来解决。我所研究的领域在于通过科学的志愿决策规避学生未来失业的风险。因为,志愿填报虽然对升学不应该有影响,到现在也逐渐没有影响了,但对就业的影响或者决定作用却是随着人才的市场化而天然产生的。当大学生不再分配工作,需要到人才市场上求职时,学生填志愿、选择学校、专业就会对他的顺利就业产生重大的决定作用。如果他选择的专业合适、学校有办学优势,那么他就可能学有所成,进而为未来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否则,他将面临着极大的失业风险。于是,在填报志愿时如何选择才是科学的,才能将未来失业的风险降到最低,进而

    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在多年来的录取实践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被与他的成绩相当的学校、专业所录取,也就是出现了所谓的高分低就、高分落榜的现象;与之相应的,也就有一些成绩较低的学生,因为高考志愿填得凑巧,进入了往年需要较高成绩才能进入的学校,也就是许多人所说的“分数增值”了。人们常说,现在的高考不能取消,它至少做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然而此现象的产生,让这一核心理念在推行过程中大打折扣,分数高的学生没有录到好学校,分数低的反而进了名校,这会导致许多学生不去认真学习,提高成绩,反而去寻找什么志愿技巧,以求用低分获得好学校的录取。这却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填志愿是不应该成为一门学问的。然而现实中为什么这一现象一再出现呢?它产生的根源在哪里呢?它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志愿填报规则的设计。原来的志愿填报规则中,学生只能选择一所学校作为第一志愿,并且高考成绩或排名、其他学生填报志愿的情况等信息不完全透明,学生完全是以赌博的心理在填志愿,如果达到了第一志愿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则是万幸,如果达不到,那么就不太可能被同层次的其他学校录取了,因为同层次的其他学校也在录取填自己为第一志愿的学生,只要当第一志愿的学生录完后还没有完成招生计划,才来考虑填它为第二志愿的学生,但一般来说,这些同层次的学校大部分都会在第一志愿录取满额,而还在第二志愿招生的学校一般都是学生不大愿意报考的非理想学校、专业。现在,由于实行了平行志愿,信息也在不断地走向透明,使得学生选择权利越来越大,同样的分数,我看A学校能否录取我,行,就录取,不行,再看B学校,然后再看C学校……,等等,这就是增加了学生的试错机会及选择权利。尤其是内蒙古在2008年实施的实时动态志愿,更是无限制地扩大了考生选择学校的权利及试错机会,信息也实现了完全的透明。这时,学生就可以通过试错及不断调整自己的志愿决策,以确保最后能被相应的学校专业录取。如此,高分落榜或低就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高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核心理念逐步得以完全落实。那些低分学生还想通过志愿技巧进入好学校的机会基本上没有了。而研究志愿填报技巧以求得进入好学校的学问终于露出了它的狐狸尾巴,因为它根本上就是通过钻政策和制度的空子来生存的,当政策与制度设计弥补了原来的漏洞,这个伪学问也就迎来了它的末日。

 

    既然它是伪学问,那么你为什么还是高考志愿决策研究专家呢?几乎所有的读者都会问到这一问题,问得好!明知是伪学问,为什么还要研究它呢?因为,我并不是从升学的角度来研究志愿填报的,也就是说,我研究志愿填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避免 “高分落榜”或“低就”,也不是为了帮助人们以低分数博取好学校。因为我明白,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改革制度来解决。我所研究的领域在于通过科学的志愿决策规避学生未来失业的风险。因为,志愿填报虽然对升学不应该有影响,到现在也逐渐没有影响了,但对就业的影响或者决定作用却是随着人才的市场化而天然产生的。当大学生不再分配工作,需要到人才市场上求职时,学生填志愿、选择学校、专业就会对他的顺利就业产生重大的决定作用。如果他选择的专业合适、学校有办学优势,那么他就可能学有所成,进而为未来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否则,他将面临着极大的失业风险。于是,在填报志愿时如何选择才是科学的,才能将未来失业的风险降到最低,进而提高个人的发展效率、促进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成了高三学生及家长面临地重大问题。而升学志愿决策就上升为需要深入讨论的研究课题。

 

    在人才市场化不断成熟与完善的今天,要顺利地找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工作,并不是大学毕业后才进行人才定位,而是在中学升学填报志愿时就已经定型了,你所选择的专业、学校已经决定了在一定时间内只能以某种专业人才的身份到市场上求职。如果说,求职是人才的销售,那么,志愿填报对专业、学校的选择,就是人才的生产决策,我称它为学业规划。市场经济的基本常识就是以销定产,因此,在生产决策时必须要考虑的就是未来的销售。于是,我提出的志愿决策策略就是瞄准就业填志愿。我自信并乐观地认为,学业规划不仅是求解大学生就业难的良方,也是促使我国教育与社会经济实现良性互动的关键环节。

 

提高个人的发展效率、促进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成了高三学生及家长面临地重大问题。而升学志愿决策就上升为需要深入讨论的研究课题。 在人才市场化不断成熟与完善的今天,要顺利地找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工作,并不是大学毕业后才进行人才定位,而是在中学升学填报志愿时就已经定型了,你所选择的专业、学校已经决定了在一定时间内只能以某种专业人才的身份到市场上求职。如果说,求职是人才的销售,那么,志愿填报对专业、学校的选择,就是人才的生产决策,我称它为学业规划。市场经济的基本常识就是以销定产,因此,在生产决策时必须要考虑的就是未来的销售。于是,我提出的志愿决策策略就是瞄准就业填志愿。我自信并乐观地认为,学业规划不仅是求解大学生就业难的良方,也是促使我国教育与社会经济实现良性互动的关键环节。

                                                                       

                                              2007年6月18日  张恒亮的博客

  时下,关于高考改革的讨论是个热门话题,但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关于考试内容的探讨。在笔者看来,高考录取规则的改革也应是题中之义。而且是比内容更为重要的方面。本文将通过对高考录取规则的机制优劣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录取规则的改革设想。

    目前,我国的高考录取规则如下:

1、将参加录取的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分为不同的批次,一般为六个批次,提前批、一本批次、二本批 次、三本批次、一专批次、二专批次。除了提前批,各批次的最低录控线从前到后依次降低。提前批的录取分数一般来说既有本科层次,也有专科层次,只是该批次有一些特殊的录取规定。一般为军事、公安、师范、国防等类学校和专业。

2、将学生按高考成绩进行全省排名,按照普通高校不同批次的招生计划以一定的比例划分各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线。

3、在录取以前,由省级招办组织本省考生在某一时间段内完成志愿填报,其主要规则是成绩在某一批次内的学生可以在一定规则内自由地选择该批次及以下批次的学校和专业,但学生无法获知其他竞争者的志愿填报信息。在录取前的某一时点后,填报志愿即告结束,任何人不能再更改。

4、录取开始时,省级招办将上线考生的电子档案按照所填志愿分别投送到各高校。招生学校根据其《招生章程》中设置的招生计划人数,并按照预先制定的其他的一些录取规则,首先从第一志愿开始,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学生,在录完第一志愿后,如果还未完成招生计划,再考虑在第二志愿和平行志愿中进行录取,直至完成招生计划。

    在上面的规则中,我们可以看出,众多的考生报考有限的学校。那么,针对每一所学校而言,它都设置了自己的招生计划人数,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原则和其他一些规则,来录取那些志愿报考该校的学生。另一方面,对报考该校的每一个学生来讲,都是以自己的高考成绩并其他因素(德、智、体等条件)为竞争资源,来报考该校。由于在填报志愿时,每一个考生并不知道其他报考该校的学生的竞争能力(高考成绩及其他竞争资源),因此他就无法根据现实的竞争态势来进行决策,而只能参照以往的竞争结果(往年各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这一竞争机制便在原理上与经济活动中的投标(并且是投暗标)相同。大家比较熟悉的中央电视台每年一度的广告招标(暗标)会就是一种类似的竞争机制。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一个广告主以自己的预算资金为主要竞争资源,上报央视,央视则根据资金的多少确定下一年度的广告主,而每一个广告主在上报自己的预算资金时并不知道其他投标者的资金预算。所以投标者为了中标,在确定自己的资金预算时,要认真衡量自己的资金实力并参考以往的竞争结果(往年的招标结果)。不同的是,广告主的竞争资源主要是预算资金的多少,而学生的竞争资源主要是高考成绩的高低。这一竞争机制在博弈论中被称为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也就是说局中人,在信息不完全、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决策,通过竞争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一竞争机制的优点是在资源稀缺的状态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稀缺资源拥有者(招标者或名牌大学、重点大学的招生者)的利益,同时也基本贯彻了优胜劣汰的原则。但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作为获得稀缺资源的竞争者(考生)及没有稀缺资源的招生者(一般高校),则不能很好地保障其利益。具体到高考填报志愿来说,这种一纸志愿定升降的机制容易造成许多学生的高分低就和上线落榜,也就没有完全贯彻优胜劣汰的原则。对于一般的高等学校,则容易出现招生计划完不成的情况。

    我们知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校录取的目标已经变为让合适的学生考上合适的学校,换言之,既要让所有的上线学生获得合适的学业,也要让所有的高校录取到合适的学生。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就成了机制设计者(录取规则制定者)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从长远来看,高校录取一定会走向学生与学校间自由、双向的选择。就像市场上买卖双方自由交易一样,最终实现双方效益的最大化,这就是让学生考上合适的学校,让学校录取到合适的学生。但从近期来看,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供给有限,社会主流观念还根深蒂固,一时间统一高考还难以取消,那么填报志愿的方法在总体上来讲还是变化不大,还基本上是一纸表格定乾坤。这就依然会造成相当一部分考生因为志愿决策失当而落榜。近年来,为了降低上线考生落榜的概率,许多省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四川省在2006年的高校招生录取中就实行多次补填志愿,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从而降低落榜概率。在博弈论上讲,这种探索就是从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逐渐地演变为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由于在动态博弈的过程中,信息不断披露,这就能为高考学生完善自己的志愿决策提供条件。从而让更多的学生考取合适的学校,让更多的学校录取到合适的学生。然而就现在的物质条件和制度环境而言,我们还有一个更为理想的选择,那就是我们将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改革成为完全信息状态下的动态博弈。这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就是网上公开填报志愿。

  具体是指,高考结束后,学生拿到分数填报志愿时。在录取大原则不变的情况下,由省级招生部门决定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在填报志愿的网站上将每个学生报什么专业、什么学校、高考分数都在网上公开透明的发布出来,同时也将高校各专业的招生计划显示出来,并规定以某以时点填报的志愿信息为准,然后就不能再改动,在该时点之前学生则可以根据网上显示的填报情况进行志愿调整。让竞争者(高考考生)在信息透明的情况下多次决策,这样以来,学生在志愿填报时,他就会根据现实状况下的竞争态势及学校的招生计划、自己的分数排名等因素适时调整自己的志愿决策。比如,当他有意于某所高校的某个专业时,他就可以上网查看已经报考该所学校的学生的实际高考分数情况,如果在报考该专业的学生的成绩排位中,他的名次在其招生计划之前,他就可以报考该所学校。否则,他就应该放弃该学校的报考。这一次录取结束以后,如果还有未被录取的学生和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则组织第二次网上填报志愿,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和学生之间的自由、自主的选择。

 这对学生和学校来说,都是一个货比三家的过程,正如经济活动中的拍卖一样,竞争者在信息公开的前提下互相竞价,实现各自的最大效益。高考考生则在信息(招生计划、高考成绩、各生所填学校、专业)透明的情况下多次决策,如此以来,既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上线考生落榜的概率,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每所学校完成自己的招生计划。

 

2008年12月3日张恒亮的博客

 日前,教育专家朱永新在一次论坛上作了“人才培育与教育创新”的演讲,炮轰我国现行教育中的诸多“病症”。其一便是,文理分家导致人文情怀缺失。对此,朱先生建议教育部立即组织专家进行取消高中与高考文理分科的论证。应当说,这一问题由来已久,但迟迟不能解决,可能并不是单纯地取消文理分科那么简单。笔者曾留意了一下关于此新闻的网友评论,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文理不分科,学那么一大堆东西到头来却并不使用,这难道不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有论者称术业有专攻,文理分科是必然的。如此,分与不分,都是问题,我们该如何走出文理分科的悖论呢?

 应当说,网友的评论有一定的道理。你说文理不分科,那初中毕业时已经有人开始分流到专业学校读书了,学文的不再学理,学理的也不再学文,那么你能要求这些学生什么都要学吗?显然不可能。在培养人才,设计教育制度之前,首要考虑的是学以致用的问题,即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什么?教育部口口声声在说,现在的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也就是上大学是为了培养普通劳动者,那么请问,培养普通劳动者有必要学那么多无用的知识,花费如此高昂的教育成本吗?可见,就我们的目标而言,通过高考培养的大学生绝不是教育部所称的普通劳动者,他们是承担着国家原始创新及技术进步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从事研究或教学工作。但是不是所有的中学生都要参加高考上大学成长为研究型人才?笔者认为,这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因为从现实来看,一方面,不同的个人有不同的天赋、兴趣爱好及志向,并不是大家都想成为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类别、多层次的,它不仅需要高层次的研究型创新人才,也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一线技术工人,高级技能人才,服务人才,管理人才,艺术人才等等。从各类人才所需要的求学成本来看,除了研究型人才一般要通过按部就班的大学教育以至到硕士、博士而外,其他人才都可以在较低的教育阶段(如中职毕业、高职毕业或初中、高中毕业等)进入社会经济领域,然后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继续学习成长。但为什么广大的学生及家长都苦心追求名牌或重点大学呢?这其实是计划经济状态下的思维惯性,因为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完全负责学生的升学就业问题,学生的竞争仅在求学阶段,谁学习好,成绩高,能考取名牌或重点大学,毕业后就能分配到好单位,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及待遇。反之,则比较差。这当然就导致广大家长及学生形成了升入好大学,才有好就业的传统观念。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与完善,这一现实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升入好大学并不一定会好就业,关键在于学到适应市场需要的真本领,才能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需要我们的主流观念尤其是学生及家长的观念要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到形势的变化,进而调整自己的观念。在初中毕业或高二分科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未来人才市场的需要等因素科学规划学业,然后决定是通过普通高考上大学成长为研究型人才,还是通过其他考试或测试进入中职或高职院校学习,成长为一线技能人才或专门技术人员。而不再是盲目地挤高考这一独木桥。

   于是,针对现实,我们可以设计出这样的高考及教育制度:将全国的普通高校一分为二,一部分是几十所研究性综合大学,主要目标是培养研究型高层次创新或教学人才。其余大学均为专业教学型大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及一线管理、服务人才;对于研究型综合大学继续实行全国统一高考,各省划定录取分数线,然后再由学校根据上线学生的成绩及其他方面条件自主招生。对于第二类教学型学校,则由学校自主组织考试或测试,自主决定是否录取学生。对于学生来讲,初三或高二时就要制定科学的学业规划,到底想成为研究或教学型人才呢?还是成为从事实际工作的专业技术或技能型人才,如果是前者,则课程设置不分文理科;如果将来要从事实际工作,则按照文理分科。这样以来,高考文理分科的问题将迎刃而解。既然,通过高考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学生都立志成为研究型人才,那么他们当然可以接受文理不分科的建议。而那些其他类型的人才,在初中阶段分流的时候就决定学习与自己的职业理想、兴趣爱好相关的专业性知识,从而进入中职类进而是高职类学校学习,也就不需要参加高考。当然也就不会为文理分科与否而烦忧。高二时如果想报考高职院校,则可以划分到相应的文理班,然后高中毕业后选择相应的高职院校,成长为从事实际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这里,很多人就会疑惑,让高校自主招生,如何保证录取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呢?如何杜绝招生腐败呢?我说,我们只须关注人才市场的公平、公正即可。只要人才市场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真正是量才录用,唯才是举,那么学校在录取时就不可能腐败!道理很简单,你不适合于上北大,但却用不正当的手段上了北大,结果学的东西没有兴趣,学成四不像,在人才市场上没有职业竞争能力,就自然找不到工作。这样,招生腐败对当事人毫无用处,它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那么,对人才市场公正性的监督靠谁来完成呢?直接监督靠竞争,根本监督靠政府。因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用人单位的主要部分---企业要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必然会要求在不同的岗位上其人才性价比的最大化,即一方面人才的性能要最好,也就是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利润,一方面要求其价格的最低,也就是工薪期望的最低。人才能力要最强,薪水期望要最低。这就是我们所要的公正。但人才市场这一格局的形成,必然有赖于产业市场自由规范的竞争秩序。而这就需要政府的监督,另外政府作为用人单位,也对建设科学合理的人才任用机制承担重要责任。因此,从根本上来讲,政府对人才市场的监督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然,很多人都会说这方案过于理想,要让人才市场真正公正合理还需要长期地努力。但笔者认为,既然有了目标,我们便应当锐意进取,而不可裹足不前。

 

 张恒亮的博客   2006年3月11日

 

   近日,即将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义务教育法草案》提出了取消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称谓,目的很明确,就是减少各类教育资源间的差别。其实早在去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均衡教育发展的有关文件,其基本精神是取消各类教育资源之间的差别,从而让每个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服务。当时,我就撰文指出,均衡教育既无必要,又无可能(见拙作《无差别教育是解决“择校费”的良方吗?》)。现在,我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呢?因为根据教育均衡化的相关理念,政府给学校的投入都一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那么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又在哪里呢?英国思想家、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过,不论在哪种职业,操这职业的大部分人所作努力的大小,与这种努力的必要性是成正比的。就教师而言,如果无论干得好坏,拿到的薪水都一样,他又为什么要更加努力的工作呢?可见,教育均衡化正在沦为新时期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教育服务说到底也是一种产品,如果都生产的是一种性能、质量、品种、花色完全一样的产品,那么如何满足公众对教育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没有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又如何生产得出多样化的人才,没有多样化的人才,社会经济又如何协调地发展?

   均衡教育观念的提出是缘于愈演愈烈的择校风。主流观点认为,择校是因为学校有差别,如果没有了差别,择校也就无从谈起。这能解决问题吗?笔者认为这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家长有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冲动,就即使学校之间没有了差别,他们依然会选择优秀的老师进行教育服务,择校将演变成为择师,择校费也将成为择师费。所以,造成择校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及家长错误的成才观。这一成才观错在哪里呢?这就是把大学生等同于人才,大学毕业才算同时也就算是人才。用数学术语讲,大学毕业成了人才的充分必要条件,发展到现在,成才的充分必要条件变为名牌大学甚至研究生博士生。这在认识上违背了客观现实。带有很强的片面性。因为从现实来看,学生的天赋是千差万别的,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显然,没有考上大学的不见得就不是人才,而考上大学也不见得就是人才。换言之,考上大学既不是成才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而我们主流观念却认为考上大学就是成才的充分必要条件。正是由于这一错误认识,我们的社会及其家庭才一不顾及孩子的具体特点,二不考虑社会的客观需要,都要求学生争取考大学、考重点大学、读研究生以至博士等。这样以来,广大家长一味地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为此,才有了中小学生负担沉重,家长才有了追求重点学校的冲动,也才导致了择校问题的屡禁不绝。同时,它还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大量的学生去考高中上大学,结果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而用人单位需要的一线技术人才无法满足,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由于生源不足而发展受阻……。因此要根绝择校风,必须彻底扭转社会主流观念对成才及用人上的错误认识,而不是取消教育资源间的差别,实现教育的均衡化。

   哲学上讲,平均、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均,不平衡是绝对的。从教育资源来看,我们可以通过加大投入实现教学硬件设施的相对平衡,但师资力量如何做到公平呢?况且,由谁来评价师资水平呢?由政府还是由学生及其家庭?因此,笔者认为,均衡化教育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就教育服务这种产品来看,有差别是正常的,关键是要保证每一种教育都合格,每一个求学者(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求学者)都上得起学。打个比方,合格的教育资源是普通电视,而优质教育资源是高清电视、数字电视,那么,我们要做的是让所有的人都买得起普通电视,至于有人愿意花更多的钱买高清电视、数字电视那是他自己的事。

    当然,教育具有公益性,政府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在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应该完全负担经费,就是非义务教育阶段也要负担一定的教学成本,但在经费的划拨上应当进行改革,应当学习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教育券制度,就是政府并不直接向学校拨款,而是将这种款项以教育券的形式发给学生及其家庭,学生及其家庭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各个学校的办学质量选择在哪所学校求学,学生报到时将教育券交给学校,学校再拿着教育券到政府处申领拨款。这样,为了获得更多的教育拨款,学校就会千方百计的吸引学生,它们首先就会在教学服务上展开竞争。从而保证学校办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发。

 

下一页
(责编:杨玉君(实习)、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