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此次出重拳嚴查,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誰抱“走讀”心態,誰就“下課”﹔誰的“心”不在基層,誰的“人”就出局
“干部像候鳥,老往家裡跑﹔白天尋不見,晚上影難找”。近日,中央首次大規模集中處理“走讀干部”,全國共有超萬名“走讀干部”被排查發現,6484名受到查處。此舉再次証明,作風問題沒有死角,從嚴治黨不是空話。
坦率地說,干部“走讀”現象是一個老話題了。人們對此認識不可謂不深,一些地方出台的規定也稱得上煞費苦心:有用指紋機簽到的,有視頻點名的,也有明察暗訪的,但一直得不到根除。原因何在?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些干部的心思沒在基層,事業發展的重心沒放在基層。中央此次出重拳嚴查,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誰抱“走讀”心態,誰就“下課”﹔誰的“心”不在基層,誰的“人”就出局。
“走讀”歪風不僅敗壞了干群關系,更使基層治理空洞化。一些干部工作在縣鄉,吃住在城市,一天隻上半天班,甚至幾天不見人影,給辦事群眾唱的是“空城計”、吃的是“閉門羹”。這樣的工作狀態,很難不給群眾造成“治理缺位”“政府失守”的印象。還有少數干部,“候鳥南飛”竟然到了酒店的豪華包間,常被尋人未果的辦事者追問“市長去哪兒了”?這豈止是淡化了和群眾的血肉聯系,連正常的工作聯系都失去了。若不及時剎住,則社會治理的終端將循環不暢,直至失靈。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此次集中處理“走讀干部”,最終目的是要讓干部真正把根留在基層,把心交給群眾。作為正常社會中的一員,干部不可能完全不顧家庭生活。群眾真正有意見的,是這些干部並沒有把自己融入基層生態,老把自己當成外來珍稀物種,動不動就要飛到溫暖宜人的地方。拿自己當貴賓,拿基層當景點,把工作當成“一日游”,把手機變成“遙控器”。如果不給這樣的“走讀干部”敲敲警鐘,讓屢教不改者“下課”,那教育實踐活動這堂大課,還有什麼課堂紀律可言?黨的群眾工作,又如何取信於民?
讓“候鳥”干部落腳基層,關鍵是要改變“客居”心態,真正從感情上融入,從事業上融入。在被查處的“走讀干部”中,不少都是高學歷、聰明人。可他們的“聰明”用在了打小算盤上,不少是抱著“挂職鍍金”的心態下到基層的。他們沒有看到,全面深化改革之際的今日中國,早已沒有“鍍金車間”,如果不能扑下身子到基層中淬煉,總想著蒙混過關、敷衍了事,那就隻能被標記為不合格產品。小崗村黨委原第一書記沈浩去世后人們發現,他床下七雙鞋,隻隻沾滿泥土,20多本日記,篇篇寫滿民情﹔同時他又大家小家一肩挑,對事業和家人兩廂牽挂,一往情深,真正成為了大寫的人。
作為組織部門,對投身基層的干部既要嚴管,更要善管。一些干部之所以心系城市,眼往上看,不只是對基層艱苦生活犯怵,還因為一些人認為,和群眾打交道,不如和領導打交道,“干得再好,還要上面知道”。因此,讓“走讀干部”扎根基層,要形成引導他們扎根基層的監督體系和考核體系。除此之外,還要盡量解決基層干部的后顧之憂,讓基層留得住干部,使他們在踏實苦干中獲得事業上的發展和精神上的愉悅。
《 人民日報 》( 2014年10月14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