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是“兩個小孩”、“沒問題”是“一座山”……別驚訝,這是老外在學中文呢。為了學好中文,住在深圳的英國人Robert可謂費盡了心思,為了記住“天書”一樣的文字,他隻能手繪有趣漫畫。他的中國妻子將漫畫發上網,被中國網友怒贊有才。
中西文化差異鬧笑話 “米爹”立志學中文
近日,名為“@楊喵菲-米娘”的網友晒出來老公“米爹”的大作數張,並附評:“米爹作為一個老外,以神筆馬良愚公移山的精神學漢字,也真是拼了。”照片中米爹可真是“拼了”:學一個中文字詞,便畫一幅簡筆畫,而且都趣味十足,例如中文“歷史”,畫著幾個小人從細胞到爬行再進化成直立行走﹔“請假”畫著一個腦子裡想著海島的小人兒帶著請假條給boss批示。是不是很形象?
微博一發出,便有數百網友跟帖,不少網友都怒贊“米爹”太有才了。不知現實生活中的“米爹”是如何的呢?記者聯系上了學中文的老外“米爹”Robert和他的中國妻子“米娘”Michelle。說到丈夫學中文,兩人都笑稱:“鬧的笑話實在不少!”
Robert是英國人,認識了中國妻子Michelle之后,兩人都喜歡中國,更喜歡深圳的環境、氣候、人文等,雖然工作重心不在中國,但是夫婦倆還是決定定居深圳。和所有的老外一樣,Robert看中文覺得是在看“天書”。但是在中國長期生活,怎能不會中文呢?因為中西文化差異,Robert還“得罪”過人:“一次一個台灣網友告訴我她的體重才40公斤,我有一隻大狗在英國,55公斤,我告訴她你比我家狗還輕,她很生氣,覺得我很rude(粗魯)。”諸如此類的問題,讓他覺得,應該好好學習中國文化。
學了五六年不如三歲娃 奮發后自創“思維導圖”
大約從五六年前開始,Robert就開始學中文,但他長期處於“幼兒”狀態,隻能說一些詞語和短句,連家裡才三歲的大兒子都不如,因為兒子已經能流利地中英雙語會話,“很多不懂的我都請教他,讓他告訴爸爸怎麼讀。”妻子Michelle笑稱丈夫沒有語言天賦:“我才沒耐心教他中文,我會發火的。”
於是三個星期前,Robert痛下決心在深大報了個中文學習班。他秀了一下自己的課程表,聽說、讀寫課程排滿了一整周。Robert用磕磕絆絆的中文感嘆:“英國大學一周才上10個小時的課程,我的中文課每周15個小時!強度都超過讀大學了!”
“作為一個歐洲老外,中文字對我來說真的太難了。”Robert表示,深大有800多個老外,很多人中文比他好,他在奮力追趕:“日本人、韓國人學中文漢字都沒有問題的,他們會寫,我總是無法把文字和它的意思聯系起來。”
勤奮的他開始摸索自己的學習之道。Robert開始模仿英國著名的記憶術專家TonyBuzan的“思維導圖”,利用五感的記憶繪制自己的“圖”,他的畫畫本分成聽說、讀寫課程等,已經畫了好幾本。妻子Michelle在網上展出的只是“冰山一角”。除了手繪之外,Robert還在網上利用“quizlet”軟件來把發音和文字制作成動態課件每天復習幾次,他驕傲地展示自己的成品:“這是很多外國老師做課件用的東西,我這個做得也不錯的!”
滿滿都是“神作”的詞匯圖 都是他手繪的
Robert坦言,學習中文真不是件樂事,特別是一些抽象類的詞匯,經常無法理解、過目即忘。這個樂觀的老外隻能自己找樂子。例如“抽空”,Robert就在圖上畫了個小人兒名叫Jo,因為對他來說拼音“chou”和英文“Jo”類似,方便記讀音﹔同類的還有“套”字,Robert是個太極拳愛好者,在英國還教別人打拳,記“套”字時因為發音像“太”,他在旁邊畫上了個八卦。
還有一些就是隻有Robert夫婦倆自己才能理解的“神圖”了。例如“沒問題”,他畫上了一座山。Michelle翻譯說:“Robert有個特別不靠譜的中國朋友,說沒問題最后都會出現很多問題。所以他覺得沒問題比翻過一座山還難。”
總之,看到老外如此努力但痛苦地學中文,那些當年被英文虐過的孩子們,大概心裡會默念“看到你痛苦,我也便心安了”、“當年學英語的仇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