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賀迎春) “您是什麼單位的?如果是政府單位或國有企業,我們今年不招收,嚴格按照中央政策來。”今天下午,記者在咨詢西南某高校EMBA的報名條件時,招生負責人很直接地說。
今年7月31日,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中共中央組織部、教育部聯合發文,嚴禁黨政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領導干部參加高收費培訓項目,已經參加的也要立即退出。個人要參加的必須獲得組織批准,且費用一律由個人承擔。
部分學校已不招收官員
在記者採訪過程中,部分學校表示,目前已經不再招收政府官員和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領導干部,並已開會傳達到具體執行人員。
但是也有一些高校表示,隻要官員願意讀,學校還是會繼續招收。某重點大學EMBA招生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如果報名,通過了考核,為什麼不錄取?我們隻看他本人願不願意來報,不管單位同不同意。”還有學校表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收到官員的報名,至於在讀的官員,退不退學,要看官員本人的意願。
多數EMBA招生單位對媒體採訪保持沉默,或者不願透露姓名和學校。記者致電長江商學院,工作人員表示不接受採訪﹔隨后致電清華大學EMBA教育中心,工作人員表示一般不接受採訪,如果實在需要採訪需要通過清華大學新聞中心批准。
招收官員給學校撐面子
EMBA的招生對象主要是中高級工商管理人員。清華大學2013年秋季班,企業高層管理人員佔78%,企業中層管理人員佔12%,兩者之和達到90%,從行業來源看,政府管理人員僅佔7%。公共資料還顯示,十余年來,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EMBA招收的數千位學員中,有62%以上擔任副總裁及以上的高級管理職位。
雖然EMBA的學員大多為企業中高級管理人員,但在中央的禁令頒布之前,大多數的招生單位都明確表示可以招收政府管理人員。南開大學2014年下半年EMBA 的招生對象為“大中型企業單位的現職高層管理人員和政府部門處級以上管理干部” 。
體驗式培訓專家趙海男,曾給多所名校EMBA班授過課。趙海男說,政府官員所佔學員比例不高,但確實很多學校存在給重要官員免除學費的現象,培訓班希望通過吸引重要官員來給學校撐面子。
EMBA的使命是“高大上”的
趙海男認為,現在的EMBA教育有點變味了,顯得很混亂,很復雜。給官員上EMBA以限制,有利於EMBA更多地回到它的本位,更好地提高教育質量,從而更理性的看待這樣一種教育。
回到EMBA的本位,它的使命和願景是“高大上”的。著名的中歐國際商學院聲稱,中歐培養兼具中國深度和全球廣度、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領導者,其願景是“融合中西教育、研究和商業實踐,促進知識創造和知識傳播,推動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成為全球最受尊敬的國際商學院。”
而清華大學EMBA的辦學使命是:“培養產業領袖、塑造企業未來”。
一些普通學校的辦學定位則顯得更為務實具體,比如西南財經大學、河北工業大學都把中小企業主作為重要招生對象,以創業創新為導向,幫助中小企業成長。
官員不是從此之后不讀書
北京西城教育研修學院教研員徐雲知認為,中央的禁令“一有助於消除官員基於高額學費產生的腐敗,二消解官員對學術腐敗的助推力,三剔除官員學歷水份,四明確從政官員須有真才實學這一導向。”
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在其微博上寫道:“政策興市,政策也可滅市。官員不再讀EMBA,商學院最重要的人脈含金量下降,商學院將有殘酷競爭。希望官員只是不再公費讀EMBA,而不是,從 此之后不讀書,隔壁阿二打麻將。”
培訓專家趙海男則聲稱在反腐敗的形勢下,給官員上EMBA以限制有必要,但他內心非常希望政府官員有機會上EMBA這類班,他說,一些官員確實想提高自己執政能力,與商學院的知名教授以及成功的企業家在一起學習,視野與能力都能得到大幅提高。
“對官員學習EMBA可以在制度上予以規范,比如規定組織選拔、提名的程序,規避可能存在的腐敗﹔另外,可以對EMBA招生單位進行資質審核和教育質量跟蹤。”
趙海男還對EMBA教育的整體情況進行了肯定,“不少學員的反饋都不錯,通過學習,領導力等確實有提升。”
互聯網上近日熱傳的《官員自述:我讀EMBA的經歷》文章則認為,“禁讀”決定體現了中央對前段時期官員參加各類培訓混亂無序問題的高度重視和解決其間腐敗問題的決心,我們充分理解並堅決執行。但從長遠看,還應建立規范的跨界學習機制,官員了解工商管理,企業家參與公共管理,是國家治理水平提高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