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標示著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已經按程序從中央深改組走到政治局會議,公眾多少年來千呼萬喚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終於開始了。
從已公開的信息看,改革的主題再一次指向公平,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改進招生計劃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增加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另一方面,沒有局限於高等學校招生制度的改革,而是採用“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提法,其中特別強調包括完善中小學招生辦法破解擇校難題。再就是著眼於體系建立,通過深化改革,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體制機制,構建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認可多種學習成果的終身學習“立交橋”。
會議傳遞的信息表明,被社會所詬病的計劃招生體制依然存在,政府主導的考試招生體制仍舊運行。雖然這個意見不能全部滿足公眾對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期待。然而,這個意見放開了一個活口,就是要求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多樣化高素質人才的需要,認真總結經驗,突出問題導向,回應社會關切,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提高選拔水平。這一表述表明:一是改革不是一勞永逸的,並非這次意見出來之后就不再改革了,而是要適應社會的需要逐步改革,若有需要還得改,分步實施,有序推進,不斷深化。二是改革的主體是大眾,社會的關切就是大眾的關切,改革是對大眾關切的回應,大眾要以主人意識參與到這一改革中來,可以積極主動表達、溝通,可以用行動探索改革的路徑,也不排除不得已時用腳投票。
從這次實施意見還能看出,對考試招生制度的抽象概念化的爭論並不能導致真正的改革,關鍵是要放出適度空間讓改革的主體去探索。中國的國情很復雜,每年上千萬的高考考生,每一位考生都是一道多維高階方程,要想把工作做精細,就必然要拋棄由某一機構大包大攬的做法,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多樣化高素質人才的需要就必須拆除大鍋飯和大食堂,開除自助餐和風味店。把這一理念落實,最為關鍵的還是需要政府簡政放權。
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還僅是未來招生制度改革的總體方向,其中的無論哪個方面,都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要在實踐中探索出一條眾人可以走、樂意走的路子,還有個漫長的過程。如果設計出的是大家都不樂意走的套路,終究是存在不了多長時間的擺設。所以說即便具體的考試招生方案出來了也只是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開始。(作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