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在國際賽場上 中國大學人文學科的焦慮與抉擇

2014年08月19日09:13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中國大學從喊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口號的那一刻開始,就把自己送上了國際賽場。國際賽場使用國際標准,為了提高名次,需要改造自己,“國際化”自然成為大學改革競相追逐的目標。然而,還有一種說法最近被提得越來越多,這就是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否則便不能成功。中國特色,當然要反映中國獨有的價值,體現中國主體。人文學術率先肩負起這一重任。於是,中國大學的人文學科陷入了“國際化尚未成功,主體性更需努力”的雙重焦慮。

最近,北京大學宣布啟動“燕京學堂”項目,計劃招收65%的國際學生,用中英雙語授課,學制一年,授予“中國學”碩士學位。項目負責人在答記者問中稱,要建設“兼具中國主體和世界眼光”的“中國學”,“服務於國家戰略”。此舉可謂及時回應了“有中國特色”的要求,似乎也拋出了中國頂尖大學應對國際化與主體性焦慮的首個方案。然而,“燕京學堂”項目自公開之日起就備受質疑。寄予過高的學術期待,不符合一年制碩士項目的國際慣例﹔用外語教授“中國學”,國際生多於本國生,也與“中國主體”南轅北轍。這樣的“燕京學堂”本身不值一駁,但卻提醒我們,身處中國大學人文科學陷入焦慮和等待抉擇的關鍵時期,有必要認真思考:我們的文史哲究竟在世界上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在與國際接軌和“堅持中國主體”方面已經做了什麼,還需要做什麼。

不久前,一位美國名校的中國史教授休學術假,順訪北大。我指著校園裡的一座建筑告訴他,這是專門延請海外漢學家訪學講課的地方。他說:“你們現在研究做得很好,為什麼還要花錢請他們來?”這話從一位“洋教授”口中說出,多少讓人有些意外,但也能夠反映一些海外中國研究者的真實看法。他們認為,國內的中國史研究已經具有國際水准。有海外學者甚至公開提出,應該建立以中國為中心的中國學,盡可能用中文寫作,與中國學者加強交流。當然,也有更大一部分的海外中國研究者仍然主要從資料的角度引用中國學者的成果,重考古報告、古籍整理而輕視論文專著,認為以國際標准衡量,中國學者的研究中存在很多偏見,水平尚有差距。

海外學者的這些看法,可以幫助我們清醒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就我相對熟悉的唐以前歷史而言,日本學者整體較強,歐美學者比較擅長先秦兩漢,魏晉隋唐稍弱。中國學者在50至70年代全面落伍,從80年代開始追趕。現在,改革開放以后培養起來的第一代學者水平不遜於海外,最近的新生代則可以說已經在同年齡段中相當領先。當然,這主要是從研究課題范圍和細致深入程度而言。我們有語文和人數上的天然優勢,加之近年來日本和西方的中國研究趨於萎縮,彼消此長,取得領先既不足喜,也不足怪。現實的另一方面則是,對於我們的上述優勢,海外中國研究者尚未完全認可。一部分原因是我們的國際化還做得不夠,不少學者缺乏跨文化比較研究的視野和推介自己學術成果的能力。還有一部分原因則在於,以英語世界為中心的西方掌握著國際學術的話語權,這一點也許更具根本性。處在這樣的現實中,接受西方主流的學術方法和問題意識,用英文研究和寫作,當然更容易贏得認可,從而融入國際學術。籌辦中的“燕京學堂”意欲突出英語教學,重金聘請美國教授來講“中國學”,以求與國際接軌,就是採用這種思路。

然而,人文學術畢竟不同於自然科學,它承載著一個文明的語言文學、歷史記憶和價值體系,承擔著確立文化主體、維系群體認同的功能。在世界一流大學中,研究本國的人文學術與“外國學”在學科設置和研究取向上都內外有別:本國本文化的研究居於人文學術的核心地位,均是文學、歷史、哲學分科,不見有一鍋煮的“本國學”﹔外國研究的問題多受本國啟示,本國研究的問題則多取自自身脈絡﹔研究外國,較少關注政治史、制度史,而對本國,政治史、制度史一直是教學和研究的重點。在這些展現主體性的方面,中國大學人文學科的設置和中國研究的取向,應該向西方的本國研究看齊,而不僅是與海外中國學類比。就此而言,我們當前的學科設置和基本做法正是近代以來學習西方的結果,符合國際慣例,已經跟國際接軌,要做的是繼續前行,小心脫軌。

如果未來想要更進一步,應該怎麼做?為此,或許可以看看著名海外華人學者余英時先生的思路。余先生70年代在美國獲得終身教職后,便主要用中文寫作,英文論著一般是概述中文論著的大旨。曾聽一位美國學者抱怨余先生“不遵守學術規范,我們寫的文章他都不引”,可見他的研究風格和取向與美國學者很不相同。不過這並沒有影響余先生獲得卓越成就和崇高聲譽,2006年,他被美國國會圖書館授予有“人文諾貝爾獎”之稱的克魯格獎。我想,用中文研究,意在從傳統中國提取問題﹔以英文撮要,是要將中國學術引入西方,作為公共資源解決西方的問題,從而獲得了尊重。這是余先生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如果我們能夠從本國研究中提煉他人無法提出的問題,總結方法,形成理論,產生真正包含中國特色與中國智慧的學術成果﹔如果這些成果能夠被海外中國學研究者吸收,介紹給所在國,被中國的外國史研究者利用,研究各自的對象國,那麼,中國學者的中國研究才能真正成為國際學術主流的一部分,中國的人文學術才能真的實現國際化與主體性,為人類文明作出原創性的貢獻。

在做此暢想的同時,我們也要知道,這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人文學術國際化和主體性的最終實現,需要以中國學術的整體發展乃至社會文化水平的提高、國際形象的改善為背景,並與這些因素攜手共進。在此進程中,我們的大學不應夜郎自大,也不必妄自菲薄,需要做的是充分利用近百年來學術現代化打下的良好基礎,腳踏實地,將主要精力投入教學與研究。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一味盲目地上馬新項目、打造新工程,朝三暮四,不停折騰,最終可能會斷送中國大學的未來。

(作者系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員 陳侃理)

(責編:沈圓圓(實習生)、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