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毛坦廠中學已進入“高考[微博]時間”
六安毛坦廠中學提前開課
昨天,復讀生劉明飛發了一條微信:來毛坦廠中學一個星期,這裡是不需要電話的,各位,后會無期。
6月25日、26日是毛坦廠復讀學生報名日,在母親陪同下,劉明飛等了兩個小時才報名成功,他的高考成績剛達三本線,需繳費5000元。而一旁,繳費4.8萬元的學生還排著長隊。
7月20日,毛坦廠近1萬復讀生開學,補課20天。隨著小鎮“心臟”復蘇跳動,寂靜了一個月的毛坦廠蘇醒了。
擁擠的班級
王駿瑤對毛坦廠中學的第一印象是:有點震撼。
雖然早聽過“毛中”的大名,但真正帶著兒子劉明飛來到這裡,王駿瑤還是感受到許多不一樣的東西,比如那棵被很多考生和家長[微博]視為“神樹”的百年老楓樹。
王駿瑤凝視著老樹,枝繁葉茂,一根虯枝伸出院牆。樹的一邊,一名婦女雙手合十。“毛中栽培,神樹顯靈”的紅色錦旗挂在牆上。
接下來的9個多月,王駿瑤將和兒子在這裡度過。“隻此一年!”王駿瑤心中常常這樣發願。對兒子和對這所學校,王駿瑤寄托了希望。
兒子以前所在的學校高考升學率也非常高。“他頭腦活,但是經常不用心學習,我感覺他是沒有發力。今年考了420分,達到了三本線。”王駿瑤說,知道毛坦廠中學這樣的“高考工廠”后,一直覺得兒子應該在這樣軍事化的學校讀書,“那樣,由不得他不學習。”
到了毛中,王駿瑤才厘清一個關系:復讀生是在金安中學讀書,毛坦廠中學與當地一家私立學校聯合成立股份制的金安中學,接納“補習生”,兩校相對獨立,但教學資源共享。兩校的校區連成一片。當地,老百姓習慣合稱兩所學校為“毛中”。
在校園走了一圈,母子倆感觸比較大的是勵志標語,“隻有埋頭苦干,才能出人頭地”、“吾志所向,一往無前﹔不負我心,不負我生”等標語到處都是。
金安中學的補習中心就是兒子這一年讀書的地方。
補習中心一共5層樓,容納近萬名復讀生,走進教室,王駿瑤第一感慨是:這班上怎麼這麼擠!
雖是大教室,但裡面密密麻麻有170多張課桌,一排13張。課桌上還貼著“天道酬勤”“還有一個月”等勵志字條。這是一個多月前的上一批復讀生留下來的。教室裡已經有一些學生了。
看到有些桌上已被人用粉筆寫上了名字,王駿瑤也讓劉明飛佔了個位子。她明白,這170多張桌子都會坐得滿滿的。6月25日,她給兒子報名的景象歷歷在目,“感覺像曾經火爆的樓市一樣,大家擠著購房。要繳四萬八的一隊也排了好多人,大家都怕報不上名。”
兩萬人進鎮
7月20日,鎮上高中的復讀班開課。9000多名復讀生,過萬陪同家長,陸陸續續地進入毛坦廠。“一整天路都是堵的。”擺攤賣盒飯的劉平說。
每年6月初,鎮上的百姓都要送別毛中的學生去高考,當過萬學生走后,整個毛坦廠瞬間空曠安靜起來。就是在大白天,街上也空蕩蕩的。每年有一個多月時間,這裡就是一座空城。而隨著復讀生的再次到來,商鋪、菜販、住戶、學校、甚至環衛工人,所有的一切幾乎一夜之間到位。
小鎮蘇醒了,整個機器運轉起來。
翰林路、學府路都是最繁華的街道,清晨,早點鋪子老板熟練地打開一個又一個冒著熱氣的籠屜,邊上的小超市收銀員麻利地在收銀機裡找零錢,而一旁爐灶鐵鍋中的手抓餅正“滋滋”作響。
毛坦廠鎮和毛中的作息規律是完全一樣的。
清蒸毛豆米、西紅柿炒雞蛋、清炒瓠子、紅燒雞塊……中午11點,賣快餐的攤販把各種菜在小推車上擺放好,等下課的學生出來。
“菜隨便打,6塊一份,小伙子就在我這吃吧。”攤販不停地向學生吆喝。
復讀生曹雷比較了三家快餐攤,又折回到第一家,因為他愛吃毛豆米和西紅柿炒雞蛋。
曹雷的租住的房間裡,一張桌子,兩把椅子,兩張床。“我睡這張床,過幾天我媽來,睡那張。”曹雷說,房東家一共有20多間房屋出租,帶獨立衛生間和空調的每學期房租要1.5萬元,他這間一個學期5000元。
打開電扇,曹雷開始吃飯。“我感覺做得沒家裡干淨,多吃點素菜吧。這樣的盒飯在六安市也就四五塊,這邊要六塊。一模一樣的筆記本,市區賣6塊,這裡賣12塊錢。”一說到物價,曹雷直喊貴,指著屋裡的掃把、畚箕、色拉油說,“這些都是從市區買的。”
曹雷的爸爸和爺爺在市區一所學校門口,賣豆腐腦,“一年能掙個10萬塊錢,但很辛苦,都是為了供我上學。”
房東是一位老爺爺,見面時常拍曹雷的肩膀說,“好好學,孩子!”
傍晚,鎮上的10多家賓館爆滿,有人抱怨房屋潮濕,服務員則說:“沒換的,都滿了。”
來自六安市的陪讀家長張友芬,把鬧鐘調到了五點半,在未來的九個多月裡,這是她和兒子在毛坦廠的起始時間。
復讀24小時
“你穿成這樣,要在我們班,肯定會挨被老師打!”25日,夏海(化名)見記者穿著短褲,大聲說出了自己的“預測”。
19歲的夏海也是一名復讀生。在之前的高中,夏海上課說話、玩手機,晚上不睡覺打游戲﹔而在毛中,下課除了上廁所,就是做試卷,晚上生怕睡不好,耽誤第二天聽課。
在毛中呆了一周,夏海感慨,“我感覺自己變了。”
每天5點50分起床,洗漱完,夏海迅速把前一天的衣服洗掉,然后跑到小攤上買份早點,7點之前要趕到教室上早自習。“等9月份正式開學,早晨6點20分就要趕到學校。”夏海本來不想讓媽媽來陪讀,因為媽媽一來,家裡就沒人給爸爸和爺爺做飯、洗衣,不過,這幾天感受到毛中的時間緊張,他還是打了電話,請媽媽來陪讀。
今年高考,學文科的夏海,考了499分,語文考了116分,而數學隻有64分。“就栽在數學上了,今年復習至少要提高50分。”夏海很有信心。開學第一課,班主任告訴大家,去年有一個學生進校花了4.8萬,最后高考提高了180分。
上午的數學課上,夏海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解高一數學的函數知識。下課后,同學們都領到了一張同步試卷。
20日開學,已經上了幾天課,前后座位的同學都熟識了,但大家下課一般不聊天。
“以前下課聊天、打鬧,現在不想說話了,一般上個廁所,就回到座位上做試卷。”夏海說,一天下來,老師發了5張試卷,越到后期,試卷越多。
之所以夏海會“鄙視”記者的穿著,是因為當天下午,他到班上發現,班主任正在訓斥一位女同學。“老師說,‘我說了不能穿短裙,你沒聽到嗎?’女同學回答,‘沒聽到。’然后,女同學就被老師打了。”夏海說,以前在市區讀書,有位老師打學生,結果學生和老師扭打起來了,這在毛中不可能發生,你要是做錯了,老師想怎麼打,就怎麼打。老師說,不想念的,都滾蛋,還有好多復讀生沒報上名。
夏海告訴記者,今年一共有16個文科復讀班,40個理科班,每個班的人數140人至170人,就是這樣,還有好多人沒報上名。
下午上課時,學校有巡視老師,看每個班有沒有講小話、打瞌睡的學生。“要發現打瞌睡的同學,那他就死定了,會被老師罰站一天。”夏海總結經驗道:“中午和晚上一定要睡好”。
5點半放學,夏海在小攤上買了快餐,就回到班級。“隻有半小時的吃飯時間,晚自習也要上課,留兩個小時做試卷,做不完的回家再做。”晚上10點30分,晚自習結束,夏海和同學們紛紛回到出租房裡。
洗完澡后,夏海拿出沒做完的試卷,繼續做。這時,房東推門進來了。“我就是看看,你在不在家,繼續做題吧。”房東迅速地關上門。很快,夏海做完題也睡覺了。
原來,小鎮上的房東都與學校簽訂了協議,要確保租房的學生每晚都歸宿。一位房東說,“要盡到房東的責任。”
夏海有一部嶄新的手機,花了四千多元,現在根本不敢帶到學校去。因為,老師在講台邊放了一盆水,誰要是帶手機到班上,就直接放到水裡。對現在的夏海來說,手機就等於鬧鐘。
集體上廁所
兒子陸江(化名)今年考了294分,這讓劉清很不滿意。劉清這次陪讀要盯著兒子,“一定要把他成績提上來。”
而這一周課上下來后,劉清覺得兒子有了“可喜”的轉變。
比如,他老老實實把手機交給了劉清。“這種軍事化管理方式,就適合我家孩子。”
不過劉清的一周是七天,而在毛中復讀生的一周是九天。第十天按慣例是周考。
第一天上課時,陸江小跑進教室,雖然離規定時間還有10分鐘,但教室裡幾乎已沒有空位。幾分鐘后,班主任進來說,“你們來毛中復讀不是因為笨,許多學生來自合肥、六安等地名校,不是因為沒有好老師而是因為懶,所以必須苦干!”還舉例說,復讀班裡,有人第一年考了不到兩百分,第二年卻比一本線多18分。
隨后,班主任向學生提具體要求,如進教室不准帶手機、食物,不要和老師當堂爭辯,不許戀愛等。“若有人傳小紙條給你,你交給我,我來給他(她)滿意的答復!” 班主任的話,讓陸江在笑的同時,也倍感壓力和振奮。“有一種背水一戰的感覺。”
毛中每年根據復讀生的高考分數,設定學費。比如今年文科500分以上的復讀生,學費是4500元﹔440分至499分的,學費是5000元﹔430分至439分的,學費是1.5萬﹔420分至429分的,學費是3萬元﹔420分以下的復讀生,學費則是4.8萬元。
“每年繳四萬八的學生不在少數,但對我們來說都一樣的,我們按照我們的方法,發揮他們最大的潛質。”毛中的一位王老師說,目前對於復讀生來說,所有人都是從高一課程學起,“學生成績參差不齊,需要把知識點重新梳理,相當於把整個高中階段都補一下。”
班主任還要求,早自習后大家統一上廁所,“不要別人睡覺,你上廁所進進出出影響別人休息。”上午四節課上到11點結束,下午第一節課3點才開始,但班主任要求學生1點就到教室午自習。而中間兩個小時,班主任強調吃好飯后“一定要馬上午睡,否則沒有精力晚自習”。下午三節課到5點半結束,學生有40分鐘的吃飯時間,然后晚自習開始前,有半小時的英語聽力訓練。在晚上7點和10點半間是三節自習。
這麼快的節奏,讓陸江覺得以前的作息時間弱爆了。陸江說,“老師講了,來這裡就是‘兩橫一豎,干!’不怕你不干,老師會逮著你干,逼著你學習。”按照毛中慣例,每門課第三次考不好時,老師就會請學生去辦公室做題。
一本生的期待
“你不是搭上一本線了嗎,干嘛還復讀?”
“我爸媽非讓我考名牌大學。”
中午11點30分,在牌坊街,兩名散學的學生邊快步走路,邊說話。
考上一本的學生叫劉炎炎(化名),理科,今年考了512分,高出理科線13分。
來毛中復讀的學生中,並不都是低分,相反,有許多搭上本科線的學生來到這裡。“近萬名復讀生中,每年二本以上的有近千人,還有過百人上一本線,他們有著更多的期待。這也是我們老師需要努力的地方。”王老師這樣說。
有些補習學校為了提高知名度和升學率,一般達到一本線的學生不用繳費或繳少量的費用。但毛中和一般補習學校不一樣,無論是否考上一本線,都需要繳費。一本線需要繳費4500元,沒有例外。這座出名的高考工廠早已不缺少名氣了。
劉炎炎的目標是國內幾所重點大學。 劉炎炎的父親告訴記者,孩子高考前幾天生病了,本來成績應該比這個更好。
老劉自己是一家企業的會計,特地辭職來陪女兒,在老劉看來,女兒是家裡的驕傲。“她鋼琴過了十級,以前在學校都是年級前幾名的。”
為什麼要到毛中來復讀呢?
“孩子不想在家門口復讀,我也覺得在家門口復讀壓力大,對她不好。”父親老劉這樣說。“她吃不慣媽媽做的菜,我做菜她更喜歡一點。”父親老劉這樣告訴記者,不過劉炎炎說,是父親覺得更能照顧好她。(夏磊 張瑋建 本報記者 周曄 郭娟娟/文 陳群/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