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北京交通大學二字校訓的百年傳承:“知”與“行”

2014年07月25日21:30    來源:光明教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北京交通大學二字校訓的百年傳承:“知”與“行”

  北京交通大學思源樓的北面,枝繁葉茂的百年國槐蔭蔽下,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知行”二字,為北交大的校訓。這大概是全國高校中最簡潔的一則校訓了,一目了然,意味深長。

  石碑厚重、槐花芬芳,每一天,無數師生經過“知行”碑,在這裡留下了青春最美麗的回憶。他們在這裡成長,從這裡出發,走向祖國建設的舞台,將“知行”二字的內涵深刻地書寫在自己的人生路上。

北京交通大學二字校訓的百年傳承:“知”與“行”

  北京交通大學校訓碑 光明日報記者 李玉蘭攝

  “知行”校訓最早見於1923年北交大畢業生的紀念冊。當時學校的校徽、校旗上均有“知行”二字。只是“知行”二字出自何人之手、什麼時間書寫等,尚無實証。

  有學者研究提出,北交大“知行”校訓的產生,與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的知行觀有必然聯系。孫中山的知行觀,深刻影響了當時擔任交通部總長並身為交通大學校長的葉恭綽。葉恭綽尊崇孫中山“交通為實業之母,鐵路為交通之母”的實業救國思想,而且身體力行,曾先后到歐美多國考察鐵路建設經營,對中國鐵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本國鐵路管理人才的培養作出重大貢獻。1921年9月10日,他在交通大學京校開學典禮上講話,系統闡述了自己的辦學理念,並對交大師生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學術獨立,不受外力支配﹔二是學以致用,貴在貢獻﹔三是學術愈精,應用愈廣。他在講話中抨擊中國傳統科舉制度使讀書成為謀取功名的階梯,主張新型大學要將利祿與學術分開。他認為“方今科學昌明,無處不有學問,小如砌牆運鐵,大如行車造路,莫不含有至理,蓄有精義”,故主張研求學術既要有獨立境界,又貴在致用,要為人類謀幸福。

  葉恭綽的講話,是對交大“知行”校訓要義的解釋。這短短兩個字的校訓,傳承近百年,交大也始終堅持“崇尚學術,追求真理,知行統一,以知促行”“學理、應用並行注重”的辦學理念。

  “知”與“行”的思考與探索,伴隨著北京交通大學的成長和發展。經過數代交大人勵精圖治、艱苦奮斗,北京交通大學已成為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交通行業、首都區域科技創新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為服務國家交通、物流、信息、新能源等行業以及北京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一次畢業典禮致辭中,北京交通大學校長寧濱這樣勉勵畢業生們:你們要力求在“知”的方面有所突破,在“行”的領域有所創新。在現實生活中,勇敢地面對各種復雜局面,不斷學習、努力奮進﹔不失激情、樂觀向上、腳踏實地。要時刻提醒自己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不要怨天尤人,要不斷地磨煉和修煉自己,有一種執著和耐性,要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達到“知行統一”的境界。(光明日報記者 李玉蘭 光明日報通訊員 袁芳)

(責編:許錦妹(實習生)、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