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
一、語段材料
科技文閱讀語料接近實際:科技說明文閱讀“光伏發電”的概念是當下的熱門話題,“光伏企業”也是政府大力扶植的新興產業。無論是太陽能發電還是電影《變形金剛》裡的“能量塊兒”都是學生較為熟悉的內容,閱讀起來難度不大。
散文閱讀語料《廢墟之美》,落實了新課標中語文學科的民族性、文化性的原則。該語料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當代思考,同時體現了命題人開闊的文化視野和深刻的文化思考。從思維層面來看,語料意在啟迪青年學子理性辯証的思考﹔從審美角度看,開啟了對青年學子的美學感悟﹔文字本身,曉暢明白,表達庄重凝練。
二、題目特點
科技文閱讀:題根據文意,補寫句子﹔為文章擬標題。兩道題形式靈活,著重考查學生鉤玄提要,理解文章的能力。“鏈接材料”的加入豐富了文本,為學生搭建了台階。
散文閱讀:充分體現了考查的穩定性與創新。試題難度與去年保持一致。18、19、20題著重考查了對文章內容篩選、理解、概括能力,題目類型與去年也基本一致。
思維考查游走在開放與限制之間,其中19題要求學生根據文意概括文章三個節點中人們對“廢墟”的不同的審美感悟。“文章的三個節點”是梳理文意的基本要求,“審美感悟”的思考是對考生的較高要求,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通過閱讀、感悟,繼而增長自己的美學體驗。極好的體現了語文考查知識能力的要求,想體現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考查。21題開放性大,北京特點突出,依托於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著重考查學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維。三道主觀題同時考查了考生語言表達的邏輯性、條理性。
點評人:
王瑩:北大附中高級教師
田圓:101中學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