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文素材
我憂心忡忡地看待未來,但仍滿懷美好的希望。 ——“非洲聖人”阿爾貝特·史懷澤
二、構思點撥
這道格言類作文素材,內容簡潔,指向也比較明確,應該說審題難度不大。但難度不大不等於沒有難度。要寫好這篇作文,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這句格言中有幾個詞是必須把握的重點——“憂心忡忡”“滿懷美好的希望”“未來”“我”等。“憂心忡忡”,可提煉出“憂患意識”的話題:“滿懷美好的希望”,能提煉出“樂觀情懷”的話題。至於“未來”一詞,則清楚地提示了我們寫作的指向不應該是回憶往昔。“我”,則意味著要強調作文的“主體意識”,寫出個人獨特的感悟。
其次,准確把握話題間的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道隻有一句話的格言類材料作文題暗含了關系型話題作文的特點。寫作之時,一定要准確把握好“憂患意識”與“樂觀情懷”這兩個話題的關系,切忌隻談“憂慮”或者隻談“希望”。而且這句格言是一個轉折句,強調的重點在后面的“滿懷美好的希望”。因而,我們在審題立意時,既要二者兼顧又要側重后者。
最后,選好自己擅長的角度。“未來”一詞提示了我們寫作內容的指向。寫作時,內容可深可淺,既可以審視自我,也可以關注社會,關鍵是把握住格言的主旨,寫出自己的感受與思考。
高三學生正處在人生成長的一個重要節點上,面臨著高考的壓力,以及高考之后不可預知的未來,可能會對每天的書山題海感到壓抑與沉悶。對未來有更多的茫然與擔憂。史懷澤話裡的“憂心忡忡”一詞能契合他們的切身感受,激發他們對自身、對未來的深入思考﹔而“美好的希望”則可以是一種價值引領,彰顯人文關懷。再者,從關注社會的角度來說,人類的命運、社會的前景,都是可以憂慮的“未來”。尤其是這兩年各種負面新聞層出不窮、新風尚不斷孕育的轉型時期,不論是“憂心忡忡”還是“滿懷美好的希望”都可以言之有物,能很好地考查考生關注社會的廣度、思考問題的深度。(作者系高考志願專家、升學規劃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