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北京海澱高三一模語文試卷解析--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2013北京海澱高三一模語文試卷解析

2013年04月12日10:26        手機看新聞

   分析包含每道題目難度及每個選項及簡答題目的做題策略,作文的思路點撥等。

  1、命題思路點撥

  【選擇】 C

  【預計難度】 0.5

  【題目陷阱】

  A選項——可以根據按照國老師在新東方高考沖刺班講解過的漢語中正性原則推斷,“珠聯璧合”正確而“珠連璧合”不正確,因為這樣的四字詞可以被拆分為“珠——璧”、“聯——合”,對應位置詞性相同,詞義相關。也就是“聯”——“合”都是動詞,意思也差不多。以此,我們看A選項中的“怨天由人”,當你判斷不清的時候,可以觀察,對應位置的“天——人”、“怨——由”,顯然,“天——人”搭配合理,都是名詞,意思相關﹔而“怨——由”這一組,“怨”顯然是動詞埋怨,由卻不是動詞,這樣,即使你不知道這個詞的意思,也大致可以推定,其寫法是錯誤的。

  B選項——道理同上,根據漢語中正性原則,“沉緬”一詞的寫法值得質疑。考生可以將“緬”字從這個詞中提出重新組詞來看,比如“緬懷”。再觀察兩個字在寫法上的不同,既然“沉緬”的意思是沉浸在某件事物種,那麼怎麼可能用緬懷的“緬”,最終得出正確寫法“沉湎”。

  D選項——這是本題干擾性選項。“剽悍”一詞的讀音標注是錯誤的,命題人這種命題技巧其實早就已經不新鮮,但還是蒙騙了很多考生。大家知道,其實還有一詞“彪悍”的讀音是bi?ohn,而“剽悍”的意思又與“彪悍”相似,容易造成比較大的混淆。實際上,剽悍的讀音是pi?o hn 。

  【擴展學習 】

  事實上,此類字音字形題目的考法多樣,考生一定在考前努力盡可能多地接觸不同的問法。對於此類問題的解決可以參照新東方官方網站上國老師給大家詳細總結的必備字音字形,但需要注意背誦方法。首先抽取一天時間,從頭至尾看下面的所有資料(包括字音字形),一天就足夠。准備一隻紅筆,一個本子。隻要碰到你不認識的字音字形或搞不准的字音字形就用紅筆劃線,你會發現其中有80%左右是你能夠理解和認識的,那麼剩余的20%左右就是你需要記誦的,將那個字音字形抄在本子上,之后不斷看本子上的那些字音字形,看第二次的時候仍然用紅筆在看了第二次仍然記不住的意思的字音字形下劃線,這是你最需要記的,第三次則是將第二次劃紅線的字音字形再看一次,再次劃下那些仍然記不住的字音字形,以此類推,你會發現你需要記得越來越少,最后終於完成拿下這部分的背誦。靜心給自己一點時間,你可以的。不要相信任何所謂答題大法或技巧,做題有策略,但不是此類題目。

  2、命題思路點撥

  【預計難度】 0.5

  【選擇】B(耳提面命:多形容懇切地教導)

  【題目陷阱】

  A選項——干擾性非常強的選項,是大部分考生容易錯選的。“南轅北轍”的大致意思看上去似乎與整個句子所說內容相符﹔但問題在於“南轅北轍”這個成語本身實際上所指的是一個人做事,向往南方去,卻把車轍轉向北方,越走越遠。考生對這個成語本身的意思不會陌生,但容易忽略,這個成語在本質上批判的是一個人做事的不周全﹔但在具體的語境中,卻被說成了“如果對方的想法與自己的南轅北轍”,即使把南轅北轍由描述一個人變為兩個人之間的差異,這種細微的篡改不容易被發現,因為與成語本身意思無關,卻與語境密切相關。類似伎倆,北京卷曾經考過——“這個地方有五條大路通過,這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啊”。

  C選項——筆走龍蛇,考生隻有具備基本中國文化常識,就可斷定“龍”在中國文化中為祥物,無論如何不可能是龍蛇這兩個意象來作為貶義。這樣,哪怕考生對該詞意思並不了然,也可迅速推動其味錯誤選項。事實上,筆走龍蛇是形容書法得漂亮。

  D選項——考生仍可以根據成語意思進行合理推動,“蔚然成風”中的“蔚然”,“蔚”顯然是郁郁蔥蔥、碧綠一片,依次至少可以推斷該詞在褒貶上是屬褒義的,這與該句的貶義內涵相悖。

  【擴展閱讀】

  一般試卷中語文選擇題要求第二、第三道題目在難度上要加大。按照國老師在新東方高考沖刺班所講成語題目考查應該由單純從對學生記憶能力的關注轉向對學生實際分析能力的考察。所以要求命題者在選擇成語抽查時,盡量選擇那些難度適中且在日常生活中較常用者,好的命題者尤其反對在命題時選擇那些偏怪的成語,這實際上是命題水平低的表現。因此,成語的命題應該從為題目設置合理的語境(文本環靜)著手。增加難度的干擾方式有:1、加長考生的閱讀時間,拉長句子長度。比如這個句子“越來越多地人對微博這一新鮮事物趨之若?,這既帶來了人們交流個體思想的便利﹔同時也為一些人肆無忌憚地在網絡上傷害別人提供了某些便利。”其中“越來越多地人對微博這一新鮮事物趨之若? ”已經完全足夠學生解題,無需再讀后者2、有意將干擾性選項設置成與成語本身含義和語境同時密切相關的不宜識別的干擾項。比如這個句子“聽了那位老師關於“大愛”的深刻解釋后,面對街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時,學生們中置若罔聞的旁觀者少了,慷慨解囊的多了”。“置若罔聞”實際上是說聽了以后仍然不給予理睬,但命題者有意將題目核心放在這個成語后面的“旁觀者”上,因此該項的錯誤是置若罔聞本身不能與旁觀者這個發出視覺動作的內容搭配的問題。關於成語的具體背誦方法,參見國老師在新東方官網發布的一天搞定成語背誦。但同學們仍然需要參照前面老師說的命題人設題方式。傳統考察成語的方式一般為成語褒貶、成語使用對象、成語本身含義等,我本人之前命題也一般讓三個錯誤選項分別錯在成語褒貶、使用對象以及本身含義等三方面。但現在命題老師更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的考察,因此關注加點成語的上下文語境就成為更加重要的解題方法,建議考生在做題時適當結合病句的基本錯誤去重新審視成語題目,這樣可能很多之前並不真正理解的成語題就可以一下子解決掉了﹔尤其注意的是成語與其上下文的搭配不當,這是現在命題的一個趨勢。

(責編:殷蔭(實習生)、林露)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