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北京海澱高三一模語文試卷解析【3】--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2013北京海澱高三一模語文試卷解析【3】

2013年04月12日10:26        手機看新聞

  5、命題思路點撥

  【選擇】 A

  【預計難度】0.6

  【選擇】A

  【題目陷阱】

  這是考前國老師在新東方課堂強調最多的關於古體近體的區別題。近體,唐朝人對他們那個時代新近出現的詩歌類型的概念解釋。分成律詩(8個句子)和絕句(4句)兩種,要求嚴格的平仄和押韻﹔而與之相對的古體是則不要求嚴格的平仄押韻,在形式上也不一定對偶,同時句子數也不限定是4或8句,比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都是古體。

  【擴展學習】

  文學常識的干擾性選項設置方法從易到難有1、作家國籍錯誤,比如歐亨利的國籍被改變成俄國,但難度較低﹔2、作家代表作品按照相似性原則 推寫一至兩個,好像應該是作者寫的,但實際不然,具有較大迷惑性,比如 將曹植的《白馬篇》混入到曹操的代表作之中,看似合情合理,實則考察學生對知識細節的掌握程度。3、有意在答案選項中加入較多帶有數字性的信息,因為具體年代和時間段的記憶是個人記憶最薄弱的部分,加入這些干擾性因素會使題目迷惑性增大。比如“《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0余首,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這樣的選項,但一般來說,這些涉及到具體時間的文學常識不應作為錯誤選項,僅作為考察學生基本心理素質的干擾性選項,除非考察的時間非常重要。一般容易出現的設題點出了在上面命題意圖中提到的之外,對於學生來說,西方作家的國籍問題﹔中國古代作家的代表作問題都是容易設置錯誤點的地方,應該引起大家的注意﹔同時一般涉及考察文學常識中的時間類型題目都不大可能出現錯誤,除非是常識性時間,考生在作答時不要被大量出現的時間嚇住。

  二、文言文閱讀

  庄氏二子字說

  庄氏有二子,其伯曰文美,予字之曰德實﹔其仲曰文華,予字之曰德誠。且告之曰:文太美則飾,太華則浮。浮飾相與,敝之極也,今之時則然矣。夫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巧不如拙,辨不如訥,富不如貧,貴不如賤。欲文之美,莫若德之實﹔欲文之華,莫若德之誠。以文為文,莫若以質為文。質之所為生文者,無盡也。一日節縮,十日而贏。衣不鮮好,可以常服﹔食不甘珍,可以常飧,故曰“賁無色也”。賁為無色,非無色而后賁也。

  吳在東南隅,古之僻壤。泰伯、仲雍之至也,予始怪之,而后知聖人之用心也。彼以聖賢之德,神明之冑,目睹中原文物之盛,秘而弗施,乃和於俗。若入裸國而顧解其衣,以其民含朴,而不可以漓之也。洎通上國,始失其故,奔潰放逸,莫之能止。文愈勝,偽愈滋,俗愈漓矣。

  聞之長老言,洪武間,民不粱肉,閭閻無文採,女至笄而不飾,市不居異貨,宴客者不兼味,室無高垣,茅舍鄰比,強不暴弱。不及二百年,其存者有幾也?予少之時,所聞所見,今又不知其幾變也!大抵始於城市而后及於郊外,始於衣冠之家而后及於城市。人之有欲,何所底止?相夸相勝,莫知其已。負販之徒,道而遇華衣者,則目睨視,嘖嘖嘆不已。東鄰之子食美食,西鄰之子從其母而啼。婚姻聘好,酒食晏召,送往迎來,不問家之有無,曰:吾懼為人笑也。文之敝至於是乎?非獨吾吳,天下猶是也。

  庄氏居吾裡中,獨以朴素自好,務本力業,供役於縣,為王家良民。德實自樹立門戶,而德誠贅王氏,皆以敦厚為人所信愛,此殆流風末俗所浸灌而未及者。其可不深自愛惜,以即其所謂實,而勿事於飾﹔求其所謂誠,而勿事於浮。禮失而求之野,吾猶有望也。

  6、命題思路點撥

  【預計難度】 0.8

  【選擇】 C

  【題目陷阱】整套題目在選文上與國老師在新東方沖刺班一模考前輔導裡講到的袁枚的《與薛壽漁書》在題目設計和中心上皆有非常相似之處,聽過課程的同學應該不會陌生。本體表面上考察學生文言實詞積累,但實際上如果考生有比較好的語法基礎,這道題目是一眼就可以看出選項來的。“相夸相勝”一句顯然符合漢語中正性原則,即兩個“相”字對應﹔那麼“夸——勝”就是對應項,顯然,“夸”是動詞,如果這個說法成立,那麼與之相對的“勝”至少在詞性上也應該是動詞,但題目卻將其解釋成形容詞“美好”。也就是說,考生甚至可以在並不真正清楚“勝”的意思的情況下直接選出答案。對於選擇題來說,答案選出比什麼都重要。當然,考生也可以將該句在文中的位置找到,通過意合法推斷“夸”的意思。在原文中,其出現的位置是“人之有欲,何所底止?相夸相勝,莫知其已。”顯然這是貶義,是作者在對人們的無止盡的欲望進行抨擊、批判,那麼“勝”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一個表示褒義的“美好”的意思。

(責編:殷蔭(實習生)、林露)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