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三天吵著回家 咋辦?--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出國三天吵著回家 咋辦?

李瓊

2013年01月29日09:04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小圖為家長學堂上“留爸留媽”分享心得。

  孩子在國外讀書生活,需要父母在國內“陪伴留學”。

  家有子女留學,“留爸留媽”如何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

  女兒在加拿大留學的王女士最近很郁悶,每每和女兒聊到學習的時候,女兒總是以“我會努力的”一句話來搪塞過去,令想了解女兒更多學習情況的王女士毫無辦法,女兒總抱怨課程很難,王女士想開導女兒卻又不知從何說起,隻能干著急。

  記者發現,與王女士有同樣困擾的家長不在少數。近年來,中國出國留學的人數持續猛增,由此催生了一個特殊的群體——孩子在國外求學,自己留守空巢的“留爸留媽”們。隨著這個群體的不斷壯大,形成了頗為有趣的“留爸留媽文化症候群”現象。他們在孩子出國前后會遇到不少困擾,諸如出國前該如何與孩子商量是否出國﹔當面對分歧時,是該堅持自己的意見還是聽從孩子的意見?如何給孩子做好出國前的心理調適和准備?如何跟遠在國外的孩子進行溝通?如何適應孩子離開帶來的空虛感?……

  針對這些家長們關心的問題,最近啟德教育舉辦了“陪伴留學”家長學堂,一些家有留學生的過來人,與廣大“留爸留媽”分享了自己與孩子溝通的心得體會。他們指出,其實不止孩子需要家長陪伴,度過留學的挑戰,孩子遠在國外讀書,也要主動關心家長,主動讓家長了解自己的近況,讓他們放寬心。

  專題文/圖:記者 李瓊

  成績好能上北大

  想留學全靠溝通

  李媽媽的心得:

  成績好能上北大

  想留學全靠溝通

  留學背景:李媽媽的女兒Jessica高三出國,目前在加拿大哥倫比亞學院讀書。

  李媽媽的女兒Jessica目前在加拿大哥倫比亞學院讀書。高三的時候,Jessica提出想出國留學的想法,李媽媽第一反應是女兒想逃避國內高考。因為考慮到Jessica的成績不錯,可以考取國內的清華、北大,所以李媽媽一開始並沒有讓孩子留學的意向。但仔細問過Jessica,並跟學校老師溝通后,李媽媽明白到Jessica認為如果轉而考國外的名校,雖然辛苦點,但學的東西會比較多,發展機會也會更廣。既然Jessica把出國留學的原因講清楚了,爸爸媽媽也支持她。

  商量去哪個國家留學時,由於在美國有親戚,李媽媽希望女兒可以去美國,而Jessica考慮到自身畫畫功底不錯,也想離開親人的庇護,得到真正的成長,想前往法國學習英語授課的藝術專業課程,雙方的意見難以統一。李媽媽提醒Jessica,雖然法國有英語授課課程,但生活上主要還是靠法語,憑著Jessica法語零基礎的水平,要一邊補習英語,一邊學法語,還要努力適應國外完全不同的生活、學習環境,壓力會很大。最終,Jessica接受了媽媽的建議,最后大家商量一致決定選擇加拿大,一方面可以學會獨立生活,一方面可以有機會在加拿大學習法語,較為符合孩子的成長、發展的需求。

  李媽媽覺得,Jessica雅思考了6分,在國內念高中也是在校住宿,所以跟國外的寄宿家庭溝通、生活,應該是沒有語言問題的,可能只是需要跨過心理門檻。她幽默地跟Jessica說:“你的牙齒那麼漂亮,就要多笑,同時要自覺處理好自己的事情,以免給寄宿家庭帶來麻煩,還要主動幫寄宿家庭多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Jessica照著做了,贏得了寄宿媽媽的歡迎。

  李媽媽提醒家長,目前不少家長的誤區是認為給孩子准備了足夠的留學費用、生活必需品,就是對孩子的關愛和支持,但實際上孩子需要的遠遠不止這些。在孩子留學期間,家長們的“陪伴”非常重要,不可缺失。

  孩子你要知:爸媽也需要你關心

  啟德教育集團廣州公司副總經理安亮認為,家長陪伴孩子的同時,孩子也要及時“陪伴”關心家長。很多留學家庭,孩子是第一次出國學習,而家長也是第一次面臨空巢,要適應孩子不在國內的生活,雙方都需要進行心理“斷奶”。這時候,孩子可以主動將自己留學過程的疑慮,包括趣事、壞事,都跟父母分享,這比報喜不報憂的溝通,會更讓父母覺得放心。

  如果是父母與孩子的意見出現分歧,父母可以先傾聽孩子的想法,萬一不支持,而孩子也不聽建議,可以用講故事的形式,分享自己或者朋友的類似經歷,給孩子作為參考意見。同時,參加教育展、學校面試會、講座的時候,家長除了主動出擊,為孩子搜集相關的資料,也要讓孩子明白,留學的主導是孩子,讓他抽空參與規劃。讓孩子知道,如何規劃留學,孩子都應該為自己負責任,承擔起自己未來職業發展的責任,而不是將責任推給父母。孩子認真思考過,並作出的決定,即使最后可能要辛苦爭取,或者面臨一些難題,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會較強,主動為自己的決定去努力。

  杜媽媽的心得:

  寫愛心留學寄語

  多鼓勵不要緊盯

  留學背景:杜媽媽的兒子16歲出國讀高中,現已被澳大利亞八大名校之一的阿德雷德大學免試錄取。

  杜媽媽的兒子在國內讀中學時成績很好,中考時目標是華附,可沒想到考試失手,最后被另一所分數稍低的學校錄取了。杜媽媽見到兒子心情低落就建議他去國外讀。孩子在經過多方詢問老師、同學之后決定出國讀書。杜媽媽說:“孩子出國的時候隻有16歲,去的地方是南澳,沒有悉尼和墨爾本那樣繁華,對於我來說是個理想的讀書地方,可孩子卻感嘆一下子從先進國家又回到了落后國家,非常不適應,去了3天之后就鬧著要回來。”

  對於孩子這樣的要求,杜媽媽一開始並沒有極力反對,而是滿口答應下來,讓孩子先得到一些心理安慰。等孩子平靜下來后,杜媽媽就給孩子仔細分析回國讀書的利弊,又要重新參加中考,又浪費了一年時間,讓孩子仔細考慮一天再作出是否回國的決定。一天之后,孩子決定繼續在國外讀下去,后來慢慢適應了國外的學習生活環境,在讀期間還獲得了當地教育局頒發的學業優異獎,后被澳大利亞八大名校之一的阿德雷德大學免試錄取。

  在孩子臨出國前,杜媽媽特意買了一本關於如何與孩子溝通的書回家研究,受到書的啟發,杜媽媽專門寫了一篇20多頁的留學寄語交給孩子,內容涉及到留學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孩子在感到沮喪的時候看一看媽媽寄語,感受到父母的愛,鼓勵孩子堅持寫日記,有什麼煩惱可以通過寫日記發泄出來。杜媽媽認為,對於還未滿18歲的低齡孩子來說,要多鼓勵他,信任他,而不是一天到晚盯著他。

  父母必讀:孩子出國前做四件事

  一、了解孩子學習的學校、專業與學習目標。這樣一來可以知道孩子的進度,二來可以督促孩子的學習,讓孩子明確留學的初衷與將來的計劃。實際上,有些家長平時忙於工作或生意,沒有花時間去了解孩子的學習,連孩子所讀的學校在哪裡,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甚至有的家長連小孩轉學校了都不知道。這樣很容易導致一些自制力不是很強的孩子不好好學習,在國外如同脫?的野馬,荒廢了學業,浪費了時間與錢財。

  二、相信孩子,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應該鼓勵孩子自己獨立去解決問題,放手讓孩子去闖。

  三、保持清醒機智頭腦,應對突發事件。遇到不法分子通過各種途徑騙取錢財,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在遇到異常的情況時,請一定要和孩子本人確認。

  四、關注留學動態。平時多留意一些留學信息,例如升學、求職、熱門專業與職位,又或者使館消息,如簽証、移民政策等,給孩子更多的意見與提醒。

(責任編輯:許博、林露)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