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山民族学校是一所集中小学和幼儿园于一体的寄宿制民族学校。我校现有教学班23 个,在校学生近500人(其中住宿生39人 ),在职教职工94人。几年多来,结合我校实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关于“零米粒,我们在行动”主题教育活动,“零米粒,我们在行动”已成为我校师生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在我校已蔚然成风。现对我校关于节约粮食教育情况浅谈具体做法:
一、健全管理机制、明确责任
学校成立校长任组长的“零米粒,我们在行动”活动领导小组,
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督促,明确小组成员工作职责,要求领导小组成员切实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做好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
组 长: 马焕
副组长: 孙宏军 杜海宇 赵含弢 李维东
组员:侯继庆 各班班主任
办公室由德育主任担当,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制定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二、 宣传工作做到位
学校通过班子会、全体教师会、班主任会、主题校会、主题班会层层推进,条条落实“零米粒,我们在行动”这一主题是,利用宣传栏、宣传海报,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使学校人人皆知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三、强化食堂内部管理,避免浪费
1、提高对厨师的要求:加强烹饪技术的学习,把国家一级厨师请到学校来传授职工技能,提高烹饪水平,始终在膳食营养及色、香、味上下功夫,提高饭菜质量,让师生满意。
2、提高对食堂管理人员要求:认真研究各种菜蔬的搭配,确保色、香、味俱全,进行营养配餐,改变原来单一的菜品,进行营养搭配,吃出营养,达到健康膳食。
3、由于食堂的饭菜质量的改善,到学校食堂就餐的教师和学生明显多起来。学校看到此种情况,果断更改吃饭时间,进行错峰吃饭,约学生充分的就餐时间,减少浪费。 后厨也进行相应调整,根据学生的就餐时间和学生的流量进行热菜的炒制,这样也大大减少了浪费。
4、食堂根据学生的饭量,适时调整主食和菜的份量和价格。经过膳食委员会商议,把菜改成大碗3元,小碗2元。这样一个小碗菜就够小学生吃了,避免了浪费。发面饼也由原来的一张切6份变为8份,每份的价钱也由8角变为5角,这样饭量大的吃2份,饭量小的吃一份,也大大减少了浪费。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学校紧紧围绕“零米粒,我们在行动”主题,充分发挥组织作用,先后开展了宣传标语征集活动、特色海报活动、征文活动、演讲比赛,同学们热情踊跃地参与到这些活动之中,让学生用文字、用语言、用图画、用心灵畅谈节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密切关系。
加强课堂渗透,特别是思品课、语文课、综合实践课,让“零米粒,我们在行动”成为日常教育的主题,
开展节约粮食体验活动。我校结合实际组织学生到学校种植园,和农民伯伯交流,听他们讲故事,体验农民劳作的艰辛和不易,通过农民伯伯现场引导,让学生真正体会粮食来之不易,真正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同时通过学校的劳动试验田,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双手劳动,亲身体验劳动的快乐和艰辛,强化了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观念。
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学校食堂张贴有相关标语、温馨提示,设立文明就餐监督岗,对学生就餐情况进行评比,要求学生盘中不留剩饭剩菜,引导学生从餐桌上的一羹一匙做起,文明用餐,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相信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从点滴做起,让勤俭节约成为习惯,用实际行动参与到“零米粒,我们在行动”中来,为学校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