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口米饭都来之不易,每一粒粮食都代表了劳作者的辛勤汗水和付出,我国的粮食安全虽无近忧,但我们必须对未来的发展作出长远考虑。为了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粮食安全,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让每一名中学生都成为节约粮食和抵制浪费的践行者和代言人,我校近年来把节约粮食教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生动鲜明而行之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
为提升学生“爱生活,爱环保,做主人”主人翁仪式,学校团委组建了以环保为主题的学生社团——“绿色地球”。社团成员主要来自初一和初二年级,他们热爱环境,热爱环保,希望在社团活动中获得更多有关低碳环保的知识,期待用自己“绿色”的双手和“绿色”的心,感染出一片“绿色”的生活环境。在生物、地理教师和学校食堂员工的合力组织下,在“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社团成员在学校食堂向全校师生发起“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倡议和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参加“光盘行动”和主题签名活动,提高同学们珍惜粮食的自觉性,进一步唤起全校师生崇尚爱粮节粮、杜绝浪费的良好风尚。
校学生会则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俭以养德、学会尊重”活动,带领学生深入食堂工作一线,追踪食堂员工的工作。通过调查学生发现食堂工作的艰辛。“每天早上4点钟,天还没有亮,食堂的师傅们就要为学校教职工的早餐而忙碌;7:50,他们才能吃上自己的早饭。10分钟之后,他们又要开始准备高中部近800人的午饭,这是多么庞大的工作量啊!10点钟,午饭做好了,平均年龄40岁,最高年龄58岁的他们,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就要在4层楼间往返7趟,把午餐所需要的饭菜、餐盘、汤碗、筷子等用具准备好。每一趟上下需要搬40斤的饭菜,七趟下来,就是470本语文书的重量!13点钟,他们才开始吃午饭”。在学生的调研报告中还有这样一段话:“面对食堂师傅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饭菜,我们浪费的每一粒米、每一口菜,都是对他们工作的轻视。”于是学生会利用升旗仪式向全体同学发出号召,“对于身边这些辛勤劳动的人,都应给予尊重。尊重是一种大智慧,学会尊重,便有足够的自信支撑自己,也有足够的宽容去对待旁人。只有学会尊重他人,他人才会尊重你。”
本学年初,德育处号召各班争创班级特色并在升旗仪式上进行班级文化展示。其中高二(3)班以“绿茵”作为班级发展目标,以展示班级同学热爱环境、热爱环保、乐于参与志愿活动的发展远景。班主任也随之展开了系列生动鲜明而行之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班主任李老师发现,中学生存在挑食现象,尽管进行了光盘教育,但效果不能长久保持。因此,她动员班干部发动了“绿茵—节约粮食”活动,号召班内学生用餐时做到光盘。有心的李老师还通过微信群把学生午饭的照片发给家长,提请家长在家也督促学生。“绿茵—节约粮食”活动自实施后,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热捧。高二(3)班在升旗仪式上还选派一名同学以“节约粮食、共创美好家园”为题发言,号召全校其他班级也开展“节约粮食”活动,传递天天光盘的好习惯,弘扬德育实践的正能量。
除此以外,我校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初高中学生进行“躬耕田亩”的学农活动。活动中,学生体验了播种小麦、收获红薯、玉米脱粒、搭灶控窑、修理农具、制作午饭等多项劳动,真正认识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在高中研究性的课程学习中,任课教师辅导学生开展“我校与外校食堂综合水平比较”的研究,指导学生从供方(学校食堂)和需方(就餐学生)两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身体需求、饭菜营养价值、就餐感受、成本费用等方面的供需状况,最后学生针对如何提高就餐感受向食堂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食堂进一步完善了饭餐搭配的水平和质量,也进一步减少了学生的食物浪费现象。
遏制中小学粮食浪费现象,把节约教育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一个方面,目前已见实效。我校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到“零米粒”行动中,让每一名中学生都成为节约粮食和抵制浪费的践行者和代言人。
![]() |
朗播网自适应英语学习系统发布会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