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
人民网>>教育>>正文

谁能打破死亡魔咒?2015在线教育行业回顾与展望【2】

吕森林

2015年12月29日14:44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无论多牛的企业,只要进入了中小学在线教育这个市场,仿佛被施了“魔咒”,就像武功高手一拳打在棉花上而无法施展身手。这与中小学学校的封闭性和家长对在线教育的认可度低有很大的关系。而大量企业的进入,虽然使得这个行业异常热闹,但是也同样会出现前些年“千团大战”时血流成河的局面,必然面临一场恶战,恶战之后谁还能活着?必然是只有少数企业能够胜出。

但是与千团大战只有几家企业存活不同,在线教育领域很难短期内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这是由于教育行业具有很强的地域特性和细分特性决定的,甚至佳一数学、洋葱数学这样的独立运作单一学科的项目也能有一席之地。估计经过几年的血战,能够在中小学领域生存和发展的企业,约在500家左右,也就是说80%的项目将会死亡或被吞并!

二、火热之下的难言之隐

2015年经常传来“XX项目被XX上市公司并购”这类消息,这个消息固然令人艳羡,这意味着创始人可以摆脱苦逼的创业生活,可以潇洒地上岸、转做天使投资人了。然而实际上的长跑才刚刚开始,创业者们不知道的是,充斥着媒体的上高大上的各类融资消息,实际上只是行业繁荣的表象,实际背后都隐藏着深意,这是没有媒体从业经验的创业者所不能理解的。

令人费解的是某些公司表面上风光无限,实际上却并无大动作或只是虚张声势,甚至到了年关反而裁员。这恰恰印证了创业圈的不被公开的“潜规则”:“吆喝的都不赚钱,赚钱的都不吆喝”。其实道理很简单,吆喝的是因为要在资本圈和行业扔一个炸弹,引起轰动效应,从而引起投资者的注意;而不吆喝的恰恰也是这样想的:“我先憋大招,等我有成果我再扔颗炸弹,亮瞎你们的狗眼”。另外一拨赚钱的人在偷着乐:“你们吆喝去吧,我偷偷赚我的钱。都告诉你们了,我还怎么玩?……”

某些拿了大量投资的项目,在地铁、电视台用广告狂轰滥炸……有钱就可以任性?其实是做宣传攻势,一是给目标用户群看的,另一方面也是给投资人看的,这样意味着更容易获得投资人的青睐。融了资不烧钱,投资人都会跟你急!

互联网教育行业火热之下,大把烧钱砸下去,到底有什么成果?烧出盈利模式了吗?以笔者的了解,很多项目的营收效果并不理想,与预期相去甚远。这越发证明一位行业从业者的观点:“K12在线教育是块硬骨头,靠舔是不行的”。这个意思是说,K12在线教育必须是重度运营,产品、技术、市场、销售、资金、人才、客户资源……这些都缺一不可!这也就是笔者说“K12在线教育是个大坑”的原因。如果创业者还看不明白,建议脑补一下笔者的过期文章。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柏荷(实习生)、熊旭)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