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中小学>>北京市中小学>>2015年北京教育改革 让学生有更多获得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人民网>>教育>>正文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建设幸福学校

2015年11月11日17:37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1957年建校,1979年,被评为海淀区重点中学,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高中校。近六十年来,学校走过了创建、发展、辉煌的历程,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已形成“一校六址”(北校区、南校区、东校区、分校、二分校、密云分校)的教育集团。

“建一所幸福学校”已成为交大附中人为之向往的共同愿景,幸福就是快乐而有成,即学生学业有成,教师教有所成。长期以来,学校始终把建设一支有爱心、敢担当、重责任的优秀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础,秉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和谐发展”的原则,营造“自主提升,追求幸福”的教师成长氛围。目前,一校六址,教职工总数近800人,学生人数7000多人,市级学带、骨干14人,区级学带、骨干106人。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为抓手,为培养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追求卓越”的教师队伍搭建平台、创设环境。建立和完善“三级五类校本培训课程体系”,开展满足教师教育教学需求的校本培训,为教师搭建起综合性、多元化发展平台,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开展微项目教研,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在“建设幸福学校”思想的指导下,教学管理中心以“幸福课堂”建设为出发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学“微项目”研究为主线,以内化幸福教学文化为核心,进行课堂行动教研、开展学科活动,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幸福课堂建设。

幸福课堂的标准是:“三维七要素”,三维度:有趣、有参与、有成就;七要素:知情、活力、开放 、建构、育化、实效 、特色。

学校通过微项目的研究,落实幸福课堂的“三维七要素”,打造出具有交大附中特色的幸福课堂。具体如下:

2014-2015学年,北校区各学科备课组共申报43个“微项目”行动研究课题,经过一学年的研究和实践,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所提升,其中:初一语文组“在‘圈点批注’中提高阅读能力”和李然“基于教材解读的数学概念课的实践研究”为代表的2个微项目申报了海淀区 “十二五”规划课题第二轮课题,被批准为重点课题。

教与研相结合,过程和结果并重

学校的教学中坚守以下两条:

1、传承和弘扬“课比天大”的课堂教学理念,上好每一节课。

2、“研究课堂”:教师必须潜心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变化,钻研怎样能更有效的上好课。

具体做法,备课组利用开学前组织的教研活动,先研究设计整个学段的三年规划(两年规划),在学段规划的基础上设计本学期的研究项目,并且要注意下一学期的研究项目要和本学期的研究项目有顺承,能衔接。其目的在于,在每学期教师有阶段性成果与教学实践中的改变、学生有阶段性收获的基础上,保障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教师在教学上有显著成长和突破,学生有较显著的实质性成就。

正是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考查方向和学情特点的专项研究,使得学校近三年的中高考成绩不断攀升、教育增值效能持续彰显。仅举一例:这是近三年来,学校中考录取与高考成绩的对比表,蓝色是中考录取时在全区各段人数,红色为高考成绩在各段人数,全区前3000名人数实现翻番。前100名中从无到有。

初三年级导师制,促学生成绩全面提升

在初三年级成绩分析会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导师制的辅导方法。每位导师确定辅导的对象,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全方位分析,了解了学生的现状后,有针对的进行辅导,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对于学习后进的学生,不管哪科有问题,都有任课教师单独进行辅导。导师不但关心学生的成绩,还对学生的心理学习方法,学业规划进行全面的辅导。在老师的关注下有二十多同学的成绩年级排名进步50名以上。

2014年初中中考平均分排在全区第10名,最高分556分。

2015年初中中考平均分排在全区第7名,550分以上学生数82人。

优质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分校的办学质量

2014年7月海淀区教委宣布由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承办原北京市明光中学,正式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学校决定走一体化发展之路,最初的起点必须在办学思想、培养目标等学校文化方面达成共识;关键点在教育教学要“零距离”对接上,戴文胜校长对原明光中学教师充分信任,并向分校派出的干部和教师团队,除了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执行校长吴艳春,还各有一名德育和教学主任,8名骨干教师分别来自语文、数学、英语、生物、音乐和物理学科,在带好自己班级的同时,他们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每月完成相应节数的听评课任务,帮助分校教师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

总校教研组长、市区级骨干和备课组长也不定期来分校听课,本校的专家团成员,每学期两次到分校进行地毯式听课和指导。据吴艳春校长介绍,跨校的“老带新”就有9对。总校教师走进来的同时,分校教师也走进总校、走进不同的课堂,“零距离”参与总校的教研活动、各种学科讲座、成绩质量分析以及研讨交流,这种“浸润式”的互动,促进了分校教师更好更快地了解和适应总校教师的工作模式,在相互沟通与学习中共同成长,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成绩。

(责编:王悦(实习生)、熊旭)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