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人民网>>教育>>正文

近半在京211高校信息未公开 部分高校财务信息"躲猫猫"【2】

2015年11月05日08:55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近半在京211高校信息未公开 部分高校财务信息"躲猫猫"

  “受捐赠”等财务信息玩起“躲猫猫”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校年度预决算、学校捐赠财产使用情况、校办企业资产信息等均在公开的“50条”清单之列。财务管理如何更阳光透明,成了近年来公众日益关注的话题。像中国传媒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校的信息公开年报中均提到,本学年信息公开办公室收到的多封公开申请信,其中有一半涉及高校的三公、财务预决算、受赠捐款的使用。

  北青报记者留意到,这26所高校中除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校外,大多数院校对“受捐赠的款项使用”、“校企经营”,还有“国有资产增值”等财务公开方面,玩起了“躲猫猫”。中央财经大学在“捐赠款”使用上列出了学生奖助、教师发展、校园建设等项目和金额,但每个项目年度收支并未详细公布。而该校的“校办企业经营”等信息,网站上写着“请联系学校办公室查询”。多所高校历年的校办企业财务信息的文字披露不足百字,也有几所院校的“重大工程招标”停留在2014年底就再未更新。

  北青报记者还注意到,单就“受捐款”这一项,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个别学校列表公布详细的条目,并邀请事务所完成审计报告外,近半的高校财务这一信息披露上,显得含混和滞后,甚至有三四所高校点不开相关链接。即使按时公布了信息年报的高校,对于高校的本年度捐款数额、使用和结余、审计意见等这类信息,大多高校并无提及。北京工业大学公开了建设工程和修缮工程项目审计办法、招投标办法,但“政府采购及招投标”一项没有链接内容。中国传媒大学本年度受捐赠和使用情况、校办企业经营情况网页打不开。

  仅有个别高校公布领导出国费用

  去年,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领导将社会兼职情况及因公出国(境)情况面向社会公开。曾有媒体统计,在京高校按要求公开这项信息的高校比较少,仅有清华、人大、北交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少数大学。

  记者统计发现,针对校级领导社会兼职的信息披露较去年有所提高。有近十所高校以校领导简介链接、校领导社会兼职列表等不同形式对外公开,有高校公示社会兼职时,还特别注明已“获教育部批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还特别注明校领导的“社会兼职”是否“取酬”。

  校领导因公出国(境)的情况披露时,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七八所高校列出了领导和随团人数、时间、地点和事由等。但也有近两成的学校并未公布领导“因公出国”信息,有的高校在公开“因公出国”一项时,甚至只能通过校内网站查询。仅有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极个别详细公布校级领导出国行程,在领导出访前做好预算公示,并列出举报热线。像中国矿业大学对领导出国信息,细致到航班号、每天的餐费。部分学校有提及“因公出国”的费用来源,但未说明具体数额。(文/本报记者 刘旭 雷嘉 见习记者 于锐)

  声音

  高等教育专家熊丙奇:结点在于“管理和监督是一个人”

  北青报:近几年国家对信息公开的要求很严格,各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做得也比较好,相比之下高校就做得不那么好。您认为是为什么?

  熊丙奇:教育部早在2010年9月就出台并实施了《高校信息公开办法》,之后几年也一再强调,还提出了详细的高校信息公开清单。社会上有公益人士也一直在要求高校公布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信息。但现在实施得不太好,表现在很多高校没有按要求来:公开的信息不全;或内容比较粗,不便于公众监督;或公开信息藏得比较隐蔽,不好找到。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提出信息公开要求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即高校的领导者,而监督高校的也是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和监督者是一个人。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是上下级的关系,这样的监督缺乏力度。结果就是,高校想公布多少就公布多少,不想公布就不公布。对信息公开不力的高校,教育行政部门也不会真正严肃处理。

  北青报:那您认为怎样才能促使高校真正严肃对待信息公开这件事呢?

  熊丙奇:就是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国外的高校接受公众监督的机制比较健全,不管他们的校长是公开选拔的还是董事会任命的,他的工作都要接受一定范围的监督,所以他们必须严肃对待信息公开这件事。而我们的校长是行政任命的,他的工作缺乏公众与师生的监督。所以我的建议是,在尽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同时,教育行政部门真正加大管理力度,追求没按要求公开信息的高校的责任;同时人大也可以行使职责,对高校加强监督。(文/本报记者 雷嘉)

上一页
(责编:郝孟佳、林露)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