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走进高校 感受思政魅力
人民网>>教育>>正文

北方工业大学:发现思政之美

2015年06月19日08:43    手机看新闻

在钟灵毓秀的西山脚下,坐落着“北京十大最美校园”之一的北方工业大学。早在上世纪80年代,该校就注重“美育”,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就设在这里,素质教育成为该校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由于具有这样的办学传统,徜徉在北方工业大学校园,精致的美学元素俯拾皆是;浸润着这样的文化氛围,该校的思政课也很有情怀,别具美的韵味。

综合化实践教学孕育探索之美

刘志洪老师指导的学生论文《北京市公共自行车设置与使用研究》,在2014年“首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特等奖。这是该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缩影,综合化的思政实践教学方案为其提供了支撑。

这一方案巧妙“翻转”了学生的角色扮演。“校内调研”“热点问题研究”“读书会”“农村调查”“校友访谈”“新传媒公益”等多个模块,提供了选择机会。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方法、自己获得结论。这种放手而不放松的教学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当历经网海搜索的废寝忘食、四处调研的辛苦奔波、创作修改的字斟句酌,最终获得自己创新性的学习成果时,学生那份激动和满足着实妙不可言,令指导教师也产生强烈共情。

刘志洪老师对此深有体会:“在综合化实践教学方案下,学生明显有兴趣、有想法、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思政课教学效果就会大为提升。作为教师,也会产生无与伦比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这是什么待遇都换不来的。”

理论对接现实碰撞创新之美

思政课让学生“声声入耳”是一种成功,让学生“事事关心”更是一种成功,只有理论与现实无缝对接,才能造就“知行合一”的栋梁之才。北方工业大学很早就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的重大育人价值,多年来形成了大学四年“全覆盖不断线”的教学特色。调查表明,全校96.3%的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好”或“比较好”,课程规范化建设水平位于全国高校前列。

在人们印象中,“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权威性,纵论时事者都是名人、学者、专业人士,大学生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北方工业大学大胆创新,将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形式引入“形势与政策”课,以“关注时事热点、纵论天下大事”为主题,举办“时事纵横挑战赛”,有导师有选手有评委、有问题有辩论有探讨、有舞台有才艺有喝彩。获奖选手刘宇佳同学在赛后感言中说:“参加这次大赛,让我有一种比收获更快乐的成长感觉。”这样的教育形式,符合大学生身心特点,既培养学生开阔视野、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自然倍受欢迎。

培育青年团队迸发活力之美

北方工业大学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以青年教师为主,因此,该校非常重视思政课青年教师培养。从2006年开始设立“思政研究基金”,迄今已累计投入百余万元。这个基金为青年教师搭建了教学研究的孵化平台,林建华、李志强、刘喜珍、张茂林、刘志洪、荣鑫、刘利、何海兵等十多位青年老师通过平台的科研培育,成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以及北京市人文社科研究计划等高层次课题资助。

教学能力是思政课的核心竞争力。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从2008年起,连续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现已有9人获奖,无论是获奖总成绩还是获奖教师比例,均在北京高校名列前茅。张加才院长介绍,他们在教学质量建设中形成了一套“以赛促教”机制,平时多演示、多研讨,以老带新、朋辈激励。青年教师们各显其才,发掘理论之美、钻研课件之美、雕琢语言之美,所有的努力都指向一个目标——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用、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这个目标正在逐步成为现实。一天,范丹卉老师在自己微博中看到,网名“效应之间”的学生在“概论课”的微博下评论:“毕业快一年了,无意间发现,很是怀念。”聊聊数语,师心足矣。

(责编:文宇阳(实习生)、熊旭)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