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就业目标3要素,轻轻松松填志愿--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高考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志愿专家张恒亮

瞄准就业目标3要素,轻轻松松填志愿

张恒亮

2015年06月15日09:52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笔者在讨论升学决策时,提到的基本策略是瞄准就业填高考志愿。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就业不是就业率,而是根据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设计的就业目标。

就业目标不是抽象的、笼统的、模糊的,而是具体的、明确的。一个科学的就业目标应当包括以下三个元素:行业、岗位、地域。即要明确自己将来大学毕业后将在哪个地区的哪个行业的哪个岗位上就业。只有科学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选择专业和学校才将迎刃而解。比如有人说自己将来的就业目标是会计,但对未来就业的地区和所在的行业不明确,这样选择做出的决策依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没有把决策的权利和机会用尽用足,从而也没有把未来就业出现困难的风险降到最低。但如果经过学业规划和升学决策,把就业目标设定为在长三角地区的化工类企业中担任会计,那么在选择专业和学校时就会更有针对性,即寻找哪些学校的哪些专业在该就业目标上有竞争优势?除了长三角地区的财经优势高校,还有该地区的化工类院校也可做考虑。因为这两类高校的财经类专业相对来讲其就业竞争力在该领域更强。这样一来,才算在升学决策问题上做到了极致,也就是通过决策权利的运用,把未来就业困难的风险降到最低了。

因此,笔者认为,高考生在进行升学决策时,应当尽量地明确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地区。也许有人说,自己不想把这限得太死,因为人生充满了太多的机遇和偶然性,如果现在就确定毕业后的就业地区,将来发生变化了怎么办?笔者认为,设计就业地区与未来的变化并不矛盾,前者的目的在于就业、生存及现实的考虑,而后者是立足于理想。只有具备了强大的生存条件下,迈向理想的步伐才是坚实可靠的。而就业、生存、立足于社会是每一个学子在未来几年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就业地区的选择就相当于战场的选择一样,把战场放在哪个地方,更有利于自己在求职竞争中打胜仗?这就是高考志愿决策中地区选择的本质意义。

那么,到底该如何选择(求学)就业地区呢?应当说,就业地区的选择既有价值判断,又有功能判断。从更有利于就业的角度来看,是功能判断,从未来的生活及个体喜好来说,是价值判断。当然,我们更强调从功能判断的角度来选择。下面就根据学生自身的几种主要情况从有利于就业的角度来具体分析升学决策中的地域选择。








  • 水蛇捕鱼后高调炫耀水蛇捕鱼后高调炫耀
  • 美食家鳄鱼细品食物美食家鳄鱼细品食物
  • 济南名泉再遇停喷危机济南名泉再遇停喷危机
  • 161.53米世界最长肉糕161.53米世界最长肉糕
  • 哈尔滨街头冰雹堆成小山哈尔滨街头冰雹堆成小山
  • 这些明星竟是黑二代

这些明星竟是黑二代
  • 明星遭遇惊人灵异事件

明星遭遇惊人灵异事件
  • 假戏真做的女明星假戏真做的女明星
  •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