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人民网>>教育>>正文

中小学生上学该不该带手机?南京部分学校有规定

2015年03月06日11:34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名校高中试点“零手机班”学生投票是否参加

 “人手一机”的时代,不许学生使用手机似乎有些不近人情;放开学生使用手机,又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针对各校的“手机管理难题”,金陵晚报记者展开调查。

在“用与不用”的纠结中,中华中学开始采用“零手机试点班级”的办法,以制度推动学生主动拒绝手机,效果还不错。

【典型个案】

学生投票决定是否参加试点学校为“零手机班”配老人机

中华中学从上学期开始尝试“零手机试点班级”这个办法。德育处主任钱华介绍,由各个班级民主投票,少数服从多数,自主决定是否申请成为“零手机试点班级”。试点班级全体学生“自愿不再携带和使用手机”,学校审核通过后,先组织诚信签字仪式,然后还会下发“告家长书”把这个情况告知家长。

为了方便学生和家人联络,校方为每个试点班级配备了两部公用通讯工具——只能打电话、接电话和收发短信的“老人机”。出于鼓励学生的考虑,连每个月100多元的话费都是学校出的。

“去年刚开始试行时,高二高三因为面临着小高考和高考,响应很积极,当时两个年级25个班只有两个班没有申请加入,而高一的15个班里也有5个班级加入”,让钱华开心的是,这学期,高二高三依然踊跃,已经实现了全覆盖,而高一也仅剩下3个班还没有加入。

不能100%杜绝学生使用老师还要去做思想工作

“原来,教室、食堂、宿舍等等,到处都能见到学生用手机。”钱华坦承,此前手机一直是学校教学管理中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对于我们寄宿制学校来说,玩手机会影响孩子的睡眠,也不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不过鉴于其他地方因为手机管理出现过极端的案例,学校一直在试图寻找更好的方法来解决,为此中层干部还常常开会讨论。刚开始想用校讯通和公用电话来代替手机,但发现不便于使用,最终确定用老人机。

“从今年的报名情况看,学校的氛围形成了,学生也开始逐渐接受这个方法,不过这样并不能100%杜绝学生使用手机,据我了解,极个别的孩子还是会偷偷用”,钱华表示,学校每学期都对试点班级考核一次,对于个别学生会由班主任进行劝说,如果班级存在很多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则取消“零手机试点班级”的称号,也收回学校配发的公用通讯工具。

高三班主任卢向林的班级从上学期开始试行“零手机”,在他看来,这个工作并不能一步到位。班里有个孩子常常用手机,还表示用手机是为了上网查资料,但据卢老师观察发现,他更多是用来玩QQ和微信。对于这样的学生,卢老师首先会去做他的思想工作,让学生自己权衡利弊,看看到底玩手机是更有利于学习还是不利于学习。

与此同时,班级的氛围也让这样的学生“羞于”玩手机,因为万一他们玩手机导致学校免费提供的手机被取消,等于损害了其他人的利益,班级还会要求他们给公用手机充值。

下一页
(责编:邹玮(实习生)、林露)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