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奖励非治本良方
国内曾有高校出台过类似的鼓励教师教学的举措,但四川大学此次的奖励人数与金额,无疑还是足够“惊艳”。
毋庸讳言,鼓励大学教师投身教学需要用重奖激励,这本身就说明了如今我们的大学教学着实存在问题。笔者以为,教学之所以不被大学教师看重,根本原因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出现了问题。无论是教师的绩效工资还是职称晋升,现在的大学都越来越偏重于科研方面的考核。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学校首先要大力扭转办学观——或者确切地说是政绩观。现代大学的使命固然包括了科学研究,但即便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也应把教学作为其第一位的使命,至于那些非研究型的普通大学,更应以教学为主。
那么,大学应该如何重视教学?笔者以为,首先必须改变导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有评价制度和人事制度。这就要求在教师的绩效工资考核和职称晋升上,把教学作为重要的内容,在评估中提高教学的权重——至少应该与科研占一样的权重。其次,可以参照欧美教育发达国家的做法,把教师分为教学型、科研—教学型、科研型三大类,教学型教师的职称分为助教、讲师和高级讲师三级;科研—教学型和科研型教师的职称分为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三级。这样一来,那些更愿意投身教学的教师就能安心教学了。
“重奖教学优秀教师”,表面上看决心很大,其实只是一种应急之策,因为一旦教师功利地为了获得百万大奖去教学,必然要刻意投学生和领导等评委所好,以便能够及早获得令人垂涎的重奖。这样一来,非但不能整体上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评选教学优秀教师,学生握有重要投票权,但是,这也容易产生新的问题,难免会让教师成为“学生票”的“奴隶”。因为许多学生选修公共课甚至专业课,只是为了获得学分,那些课程难度低、给分大方、要求不严的教师容易获得学生好评,而那些课程难度大、给分严苛、要求严格的教师则可能比较吃亏。
总而言之,在笔者眼中,“重奖教学优秀教师”并非良策。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还是学校要尽快转变办学观、政绩观,让教学切实成为学校最重要的工作,让多数教师都能热爱教学,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对学生的日常教学与培养之中,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益。此外,大学校长们须知,教学本身也是一种学术,因为要上好一节课,教师就得事先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去准备,其中包括阅读学术论著、思考学术问题和撰写教案等,这难道不也是一种科研吗?(胡乐乐 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讲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