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

“致2015中国教育”系列评论三

“教育均衡”只是初战告捷

李明新

2014年12月25日17:02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编者按:2014年在中国教育史上绝非平常的一年, “深化改革”挂帆而起,四中全会带来了依法治教的东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与四个配套“意见”一起构成“新高考”的基石;职业教育得到了异乎寻常的重视,这块中国教育的短板有望成为支撑教育发展的“半边天”……

除了这些已经见到的,以及可以预见到的改革红利,当前我们依然面临很多困惑与纠结。“择校热”叩问教育均衡;“性侵”触及师德红线;校车事故让我们痛彻心扉;5000万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让我们魂牵梦萦……

新的一年,我们希望教育公平、教育创新成为新常态,渴望技术进步给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期待以开放推动中国教育改革前行。“致2015中国教育”系列评论将与你分享中国教育发展的智慧。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4年的力度最大。以北京为例,从政策的出台、舆论的宣传、改革的幅度、落实的力度,无不体现政府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决心。无疑,北京作为首都,在教育的综合改革上,特别是破解择校难题,推进就近入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带了好头。

今年,全国各个省市地区的教育改革可谓大踏步前进!各地区在均衡发展上所推出的政策可以用“决心大、力度大、变化大”来形容。共建生、择校生彻底成为了历史性名词。同时,集团化、学区制、学校联盟,这些新名词标志着一个新的教育改革时代已经到来。改革充分挖掘、发挥了优质校的辐射作用,老百姓不花钱、不托人、不发愁,就能进入优质小学、优质初中。就拿北京市西城区推出的北京小学教育集团来讲,今年使上千名北京市西城区的学生就近入学、受益优质!政府终于破解了“择校热”的难题。据新闻报道,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调查,北京市的改革深受家长欢迎!广大人民群众感到:“均衡”真的来了!

有人说,依照这种做法去办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算胜利了!如果从促进教育的机会公平,扭转全民择校的角度看,这场战役确实胜利了。不过,往深里想,这场战役的胜利还远远不够。这种教育机会公平和教育方式均衡上的胜利只能算初战告捷!均衡是手段,是策略,发展才是目的。要让每个学生获得优质成长,要使每所学校得到事业发展,还需要付出更艰苦的努力。

首先,我们的教师如何面对生源的新情况?均衡了,就近了,电脑派位了,学生较之往年具有了更明显的差异性与复杂性。原来的优质校的教师如何教好学业水平在中后等的学生?原来的普通校的教师又怎么面对学业水平高的学生?怎么样才能避免大家担心的削峰填谷?这是现实问题。不马上研究不行!学生的发展不能等待。因此,教研组、教师们都将在教育教学的专业研究上付出更大的努力。

其次,学校管理如何面对办学的新模式?这次改革给了各个地区更大的创造空间,所以,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方式。但是总体看,集团也好,联盟也罢,都是在发挥优质校的作用。要么一个校长兼任多个法人代表,要么建立集团成员校,要么合并基础薄弱校,要么按学区“捆绑”优质校与普通校。规模的扩大是必然的!学生多,班级多,校区多,教师多,那么,如何管理这些大规模的学校?有限的优秀师资如何面对扩大的规模?如何处理总校与分校的关系?是追求教育的多样化,还是强调教育的同质化?这是各级教委、各个学校不能回避的又一个现实问题。只有解决好了,才有办学质量,才有均衡化后的社会效益。

就拿许多省市推出的教育集团来讲,公办学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是个新生事物,我以为公办学校成立的教育集团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和促进均衡发展而创新的一种办学形式,是公办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有效模式,是学校先进文化的传播方式。办学“集团化”的内涵是实现教育的均衡化、优质化、特色化。因此,我以为集团化办学“规模发展是策略,内涵发展是根本”“输血(输送优秀教师)是起始阶段,造血(培育精良团队)是深化阶段”,“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先进文化传播是本质“。只有我们深入地探索,扎扎实实地推进集团化办学,才能真的提高教育质量,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受益者,教育才能既均衡又发展。一句话,没有质量的均衡化是走不远的!

因此,如果说2014年的主题词是“公平与均衡”,那么,2015年就是“质量与发展”。我们应该看到,机会的公平绝不是家长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学校的优质发展!基于此,“均衡”目前也只能算初战告捷,我们教育者还任重道远,更需深化改革,加强研究,克难攻坚!

教育同仁们,2015年到了,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为北京小学校长)

“致2015中国教育”系列评论:

一:落实依法治教是解决“老大难”问题终南捷径

二:为了生命的话题不再沉重

三:“教育均衡”只是初战告捷

四:以教育开放促进教育改革

五:教师神圣才能品德高尚

六:发展职业教育尚需硬政策

七:技术变革教育:需重新定义学校功能和教师角色

八:留守儿童,痛在哪里

(责编:贺迎春、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