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评论:校长担任学术委员会“N把手”都不是问题

2014年12月24日14:54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评论:校长担任学术委员会“N把手”都不是问题

  今年3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正式实施,对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组成规则、职责权限和运行制度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随后,各高校积极实施这一规程。华南师范大学也重组了新的学术委员会。在这次重组中,华南师大注重“学术和行政”相结合,学术委员会的“一把手”由教授担任,而校领导最多只能担任“二把手”的角色,突出了教授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华师校领导也坦言,行政力量也没有完全退出学术委员会,这是因为“国内的学校长期靠行政来运营,现在把这些内容都交由学术委员会来做”,一时对接不了。

  教育部制定的规程,其根本精神,说白了就是高校的学术事务,由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人说了算,并以此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如果这些制度能够切实地落实,那么校领导是否进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委员会中担任“一把手”或“二把手”,或者是普通委员,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规程非常明确地规定,从学术委员会的产生,到重大事务的决策,无一不是“一人一票”进行决断。校领导在学术委员会中,身份就是一个学术研究人员,无论是在学术委员会中担任“N把手”,跟其他人一样,都是一票的权力。因此,突出报道校领导在学术委员会中担任“二把手”,并以此彰显或标榜学术委员会的独立地位,似乎并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

  问题的实质还是在于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的精神和制度。比如说对于重大学术事务决策权,首先要落到实处,确保重大事务由学术委员会决定。其次是学术委员会决策与行政部门执行的顺利对接。这些都需要在实施细则方面,在校内建章立制,服务学术委员会运作。在这些实质性的问题上,华南师大的步子可能还需要迈得更大一些,学校方面所应该做的是尽快消除行政的惯性,而不是迁就行政惯性,令学术委员会职能的行使打上折扣。

  学术委员会正常的运转,毫无疑问会极大地改善高校内部的治理结构,有正本清源的意义。但也不能指望这一制度对高校不尽如人意的现状立即产生实质性的改变。因为目前影响高校发展的原因既在高校内部,也在高校外部,而外部的原因是主要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高校的主导,这是人们经常说的行政化的主要体现;二是社会大环境普遍功利化和缺乏诚信,高校和高校教师也不能免俗。在这样的背景下,什么是真正的学术,什么是好的学术,标准其实都已经有些模糊。对于如此残酷的现实,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又能改变多少呢?周云

(来源:羊城晚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