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本网原创

北京小学全面禁止统测 “微写作”进入课堂

2014年11月13日18:11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11月13日电 (记者熊旭)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内容不足、作文易写成“新八股”、英语学习难脱“哑巴英语”的困境、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针对目前基础教育学科教学存在这些深层次问题,北京市教委近日正式发布《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北京市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北京市初中科学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今后,小学阶段将禁止统考、统测,只记录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参与社会活动、文体活动等学生成长情况。

根据《意见》,物理、化学学科将学生初中三年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成绩纳入中考考试评价体系。中、高考语文试卷中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设置“可选择性”作文命题。专家评价说,本次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提出,标志着学校学科教学将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要切实防止教学‘抢跑’,不培养‘超学儿童’。”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改进意见》强调依据课程标准开展教学。课程标准是指导、规范教学行为的基本根据,是明确课程定位、确定教学目标、规范教学进度、开展教学评价的首要标准。特别是小学阶段语文、英语学科要严格坚持“基于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强调学业基础、扩大知识面,不得赶进度、增难度。

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本市将在语文教学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如古诗词、汉字书法、楹联等内容,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文学名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按照语文学科改进意见,今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革命历史题材将成为中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基本素材。

据了解,今后,北京中小学校还将加强学科教学内容与社会、自然的联系,让学生学习鲜活的知识和技能,构建开放性的教与学模式。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用“微写作”形式解决实际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加大听说练习比重,为学生提供外教辅导等。学校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中小学校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中,语文学科将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以语文应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另外,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系列科学活动,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课题,解决好科学类学科教学的小初衔接问题,培养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

针对社会关注的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小学学科改进意见强调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要求基于课程标准进行学业评价,防止不正确的评价引导教学超课标“抢跑”。

该负责人透露,小学阶段将禁止统考、统测,只记录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参与社会活动、文体活动等学生成长情况。初中阶段开始完整记录学业成绩,开展学生学业评价。物理、化学学科将学生初中三年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成绩纳入中考考试评价体系。中高考语文试卷中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比例,设置“可选择性”作文命题。英语中考按照课程标准五级目标要求命题,高中毕业考试不超过课程标准七级目标要求命题。中高考强化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考查,不过分强调对语法知识的考查,考察学生通过“泛读”、“速读”,从阅读材料中获取、分析信息答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英语实用写作能力。

(责编:温静、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