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業務流程再造
毋庸置疑,現在整個社會都認同信息技術對許多行業都產生了翻天覆地的影響,我們真的進入了信息時代。不過,我認為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中,到目前為止至少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將傳統業務信息化,比如原來我們都是交一個紙的表,現在改成電子表格,可以用E-mail或者在線直接提交﹔第二個層次,不僅僅將傳統業務信息化,而且要根據信息技術的特點和環境的變化,對業務流程進行再造。比如,不僅僅滿足於將紙表變成電子表格,而是要重新考慮,為什麼要填寫這個表格,可以不可以不填寫,如果一定要填寫,是否可以換一種方式?
其實,業務流程再造在教育領域也已經得到了應用,比如北京十一中學打破傳統班級概念,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張自己的課表,像大學一樣走班升學,確實是再造了中學的教學流程。再如麻省理工學院(MIT)曾經針對學校的供應商服務、郵政服務、設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支持性流程(support process)進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徹底的再設計,從而獲得績效的顯著提高。
基於以上考慮,在高考填報志願這個環節上,我們是否也應該仔細考慮一下:過去為什麼要這樣填報志願,現在環境發生了什麼變化,可以不可以換個方式填寫了。比如,為什麼過去一般在每批次隻能填寫幾個學校呢?原因可能很簡單:第一,因為過去的年代在紙上填寫志願,錄取時手工處理,如果填寫多了確實沒有辦法處理。第二,后來雖然用了網絡填報志願,但是此時仍然是信息技術的第一個應用層次,只是將傳統做法信息化了,所以此時即使換成我來決策,基於慣性思維,肯定還是讓大家隻填寫幾個學校。第三,信息技術也是不斷發展的,前幾年的信息技術在存儲、計算等技術方面確實有限制,可能確實無法支持更多的志願更復雜的處理。
但是在大數據時代,是否真的應該重新考慮一下填報志願和錄取方式了呢?就算我們不能真的按照上面的方案來填寫志願,是否可以允許學生在一個批次內依次填報幾十所平行的學校,在一個學校內填報幾十個專業,這樣也算是盡可能滿足學生的願望了呢?其實不僅僅是高考改革領域,在教育中的其他領域,我們是否也應該仔細分析一下每件事情:過去是怎麼做的,為什麼要這樣做,現在情況發生了什麼變化,應該怎麼做?
真心希望在以大數據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高考改革越來越合理、越來越人性化,祖國的教育事業發展得越來越好、創新人才越來越多。(作者系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教育技術系主任)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