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經叛道”做屠夫 北京小伙兒力排眾議投身肉攤
80后北京小伙兒海洋是北京“壹號土豬”豬肉專櫃負責人。2012年,他獲得美國威斯康辛州州立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學士學位。
曾幾何時,北大畢業生陸步軒和陳生因為賣豬肉而名噪一時,陳生還創辦了自己的豬肉品牌“壹號土豬”。他們的故事,鼓舞了彼時還身在美國的海洋。
回憶起剛回國那段時間,海洋說道:“起初並沒有特別明確的目標,各個方面都考慮過。傳統的工作單位競爭激烈、壓力較大,並不適合自己。”
就在海洋的留學同學大多繼續考研或成為白領后,他卻選擇加盟“壹號土豬”,從肉店店員做起,學習創業經驗。對於這種“離經叛道”的舉動,海洋的家人並不理解。“一開始肯定反對,感覺和想象中的結果不一樣。隻能是多方面解釋,告訴他們這個工作不只是賣肉,你還可以往管理層發展。”
今年5月,海洋隻身來到廣州“壹號土豬”培訓學校學習。除了學習分割豬肉,還要學習專櫃的運營管理技巧。經過一個月的艱苦培訓后,海洋正式成為一名“屠夫”。
由於“壹號豬肉”的賣點是“綠色無公害”,因此售價也相對較高,要想賣得好,海洋和同事們使出了渾身解數。海洋在美國所學的課程這時也派上了用場,怎樣協調店員休息和上班的時間,激發店員的工作積極性,研究各地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制定宣傳和銷售技巧……他統統手到擒來。
如今,海洋負責的專櫃逐漸步入正軌,“考慮到我們這個櫃台面積比較小,相對來說業績還是不錯的。北京的市場處於剛起步的階段,未來會有新的專櫃陸續設立,我也可能調到別的專櫃去工作。”談到自己的事業前景,海洋露出自信的笑容。
電腦軟件配肥種菜 海歸女碩士做起高科技農夫
像養花一樣培苗,用電腦幫著施肥,用這種方式種菜的,是海歸女碩士賽音。
曾在日本接受過多年農業培訓的賽音,學成回國后,在北京懷柔區北房鎮梨園村庄租起50多棟大棚,種植無公害時令蔬菜。
在她的蔬菜大棚裡,一個個長方形的模具裡整齊地放置了數十個正方形小格子,裡面裝滿碳化后的稻殼。和傳統大棚種蔬菜不同,這裡種植蔬菜的方法有點像“養花”。
“都是有機肥料,絕對不使用任何化學肥料。”賽音介紹道,“這是用來培育種子的一期苗土,是用稻殼經過碳化后制成,這樣可以減少種子的發病率。等到種子發芽后,就改用由菌棒、木屑、雜草等通過專業設備分解后制成的二期苗土。”
除了肥料,與傳統務農業不同的是,賽音還從國外引進一整套蔬菜種植軟件,其中包括施肥設計軟件。針對不同品種蔬菜所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軟件中都有一個明確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如果達不到或是超出軟件給出的數值,她就結合軟件中的數據,給土壤中加入或減少相應的元素含量。
將菜種的如此精細,賽音的高技術含量蔬菜令種菜多年的村民們也嘖嘖稱奇。(王盼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