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新少年作文大賽終審評委:寫作是發現美好的過程

2013年11月12日09:50    來源:錢江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新少年作文大賽終審評委:寫作是發現美好的過程

  由本報主辦,娃哈哈獨家支持的第二屆新少年作文大賽上周五啟動,我們最重磅的終審評委今天揭曉,他們是:浙江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麥家﹔江蘇省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蘇童。

  兩位作家今年又都出了新書,麥家的《非虛構的我》,蘇童的《黃雀記》。

  《非虛構的我》是麥家有自傳意味的隨筆集,他摒棄了繁復的寫作技巧,以質朴的語言抒寫身世、家庭、經歷、好惡、困惑、恐懼、念想,記錄一路艱辛和溫情﹔

  蘇童的《黃雀記》卻完全與現實拉開了距離,說的是百轉千回疏密有致的故事。麥家說《黃雀記》像一顆在地下埋了千年的琥珀,輕盈而飽滿,內斂又耀眼。

  兩位作家最近書寫的重心雖然不同,但他們對新少年作文大賽的寫手提的建議卻超級一致:希望在大賽中看到,選手能通過文字真誠真實地表達內心。

  麥家:

  這是一次向文學靠近的機會

  麥家和新少年作文大賽一直很親密:第一屆作文大賽選手,曾經在雪天去他位於西溪的工作室做客﹔大賽決賽的題目,也是麥家擬的。他說,從去年第一屆的效果看,新少年作文大賽聲勢影響都很大,不光是浙江的學生在參加,還有很多省外的選手。說明我們這個時代愛文學的人很多,也說明大賽影響很大。他很期待在第二屆,看到更多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我們現在學校的教育,對作文的訓練是有局限的,錢報主辦作文大賽,我個人覺得蠻有意義,是對學校作文教學的一種補充,是督促學生,鼓勵學生,向文學靠近的一次機會。”

  沒有生活素材,內容大多模仿某個喜歡的作家,或者是取自網絡﹔有著復雜的情感和思考,但寫作時不會貼著地面,文字經常飛離真實的土壤,這是當下學生寫作經常遇到的問題。

  麥家說,說明我們的孩子,在寫作訓練上還有欠缺,不是他們內心沒有真實,也不是他們沒有生活,只是在傳達中走形了。作文大賽的要求和課堂寫作不一樣,在這個平台,學生可以嘗試放開包袱,多寫,多記錄,這對未來的成長是有利的。

  “作為一個評委,我覺得第一屆高中生的作文缺乏一些青春氣息,幼稚是可以原諒的,但虛假表達青春的情緒,對今后寫作是不利的。”

  記者在校園,也經常聽到語文老師苦惱,為什麼現在孩子的作文也染上了假大空的毛病。在高中,學生有時的確想表達某種情緒,但出現在文字裡就不真實。

  “不是他們不想真實表達自己內心,而是文字和內心之間是有距離的。寫作需要技巧,我們很多影視作品,包括報告文學,要表達一個真實的故事,真實的人,他們去記錄,去採訪,但最后寫出來,你看到會起雞皮疙瘩,會不舒服。這說明,寫作不是你想說真話,就能說真話,寫作是有技巧的。”麥家說,希望孩子們明白,寫作不是文字堆砌的過程,寫作也是技術活。要這個問題,平時就要多閱讀,閱讀是寫作最好的老師。

  “我們的學校教育,一直在寫命題作文。這種訓練,在某種意義上,不看文字是否能夠真實的表達內心。我建議學生多看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向大師學習,站到大師的肩膀上去,讓經典指引你去寫作。我也希望老師們在教授作文課的時候,還是要讓孩子們打開思路,不要過分為了分數寫八股文。”

  新少年作文大賽參賽選手范圍很廣,從小學生到高中生,會有各種不同的文章。麥家鼓勵學生,“你們年紀還小,不管是閱讀還是自己的閱歷,都還有限,不要怕自己的作文稚嫩,不要氣餒,在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會,多看文學,多寫,多向大師靠近,對成長是有利的。參賽是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過程,參與就是一種勝利,一種榮耀。”

  蘇童:

  作文是文學的初級階段

  在第一屆新少年作文大賽頒獎典禮上,蘇童曾直言,“我一向不贊成學生參加奧數競賽,但我會永遠支持報社舉辦這樣的作文大賽,發現潛在的天才,給孩子美好的記憶。天才需要鼓勵和肯定,才不至於迷失。任何時代都需要愛文學的孩子,他們的內心需要鼓勵。”

  所以這一次,盡管忙得不可開交,他還是接受了組委會當新少年作文大賽終審評委的邀請。

  蘇童重視作文大賽對新少年的文學影響力,一次大賽也是一次“潤物細無聲”的滲透,包含著對文學的美好期待,廣大的學生能成為文學群體,這對他們未來的社會生活都會有影響。

  “作文就是文學的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我提倡,學生一定要表達真情實感,但這個表達並不容易,很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愛,自己的恨,自己的不爽,自己的個性,落實到文字中,就關系到文字的運用技巧,怎麼說我的故事,怎樣讓大家聽,需要一個訓練的過程。”

  第二屆新少年作文大賽啟動后,杭州現代實驗小學一位六年級學生投了一篇文章《吐槽》,說了現實中許多看不慣的現象。

  “丟掉套話,丟掉虛假,讓我說真心話?大人又來騙小孩子了。我說我不想上學,我說我隻想玩游戲,你們大人有何反應?是不是狠狠地先罵我一頓,然后就是一頓暴打?說不定還是一次‘男女混合雙打’。”

  文章很長,觀點很多,蘇童笑著評論,孩子是在寫真情實感,但從寫作技巧來說,還需要訓練,這種真情實感是群體性的,學生本人的個性並不鮮明。

  “所以我一再提倡,所有能走文學道路的,或者愛寫作的人,一定要涉獵大量文學作品,不管是小說還是散文或者詩歌,大量的閱讀是學生寫好作文的捷徑。看的作品多了,就能發現無數的人,怎樣從不同角度談自我,談情感,敘述事情,還原到自己,怎麼寫一次小傷害,小戀愛,都從閱讀的經驗來,所以個性的表達要經過訓練才有。”

  “很多學生,他們的情感或者故事雷同,完全是涉獵的文字不夠,閱讀面不夠,使他限於同一種強調作文,他腦子裡隻有一種模式,而沒有兩種三種四種。”

  蘇童說,大賽中,我希望看到,這個孩子寫的東西,給我的感覺是屬於他自己的,無論是歡樂或是悲戚。歡樂是我的,痛苦也是我的,這個“我”必須區分於別人,他發現了別人還沒有發現的,抒發了別人還沒有抒發的,哪怕隻有一點點。生活中一丁點兒的細節和細微的感觸,再加上一點想像力,用自己的方式表述出來,那就是獨一無二的作品。

(來源:錢江晚報)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