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遇車禍自己砍掉左腿 在家養殖蜈蚣致富--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大學生遇車禍自己砍掉左腿 在家養殖蜈蚣致富

2013年08月12日16:26    來源:廣西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大學生遇車禍自己砍掉左腿 在家養殖蜈蚣致富

黃國東將釘有魚片的木板放進蜈蚣池中。

  武鳴截肢大學生在家養蜈蚣,訂單多得不敢接

  “毒門”生意 肯做就有得賺

  核心提示

  准備走進黃國東家之前,村裡有人提醒記者,“你們要小心,他家裡有好多‘毒物’”,採訪后才知道鄰居的話不無道理:在一座不起眼的兩層農家小院裡,竟養有蜈蚣、蠍子和毒蛇等數種有毒動物,其中規模最大的蜈蚣數量有上萬條。院子的主人黃國東的身份頗為特殊:他在一場車禍中被迫截肢,失業后隻好回家發展特種養殖。在他的用心經營下,蜈蚣訂單多得讓他不敢接。而在養蜈蚣過程中,也不乏許多有趣的事情。今天就讓我們帶你走進黃國東的蜈蚣王國去看看。

  創意

  蜈蚣池 是座“微園林”

  武鳴縣府城鎮德靈村一組的大部分居民以種植甘蔗和水果為業,黃國東的家就在村口路邊,對面是大片的甘蔗地。豐富的甘蔗葉就是黃國東用來給蜈蚣遮陰的材料。

  長著一張娃娃臉,帶著一副銀邊眼鏡的黃國東今年28歲,是環境設計專業畢業的本科生。雖然已經畢業了好幾年,但看上去還是未脫學生氣。8日下午,當記者站在他面前時,才發現他的左腿裝著假肢——2009年,黃國東在桂林遭遇意外車禍受傷,左腿一直無法治愈,最后他竟痛下決心揮起斧頭砍掉了傷腿。

  失去左腿的黃國東因為殘疾很難找到工作,機緣巧合之下,他在網上發現了蜈蚣養殖的商機,便決心在家把它當成自己的事業。而這樣的決心,正如他當初揮斧砍腿一樣的堅定。

  在黃國東的引領下,記者來到蜈蚣養殖場。打開一扇鐵門,幾個池子映入眼帘。池子共有六個,三個池子建在地上,另三個池子搭在上面。整個養殖場頂部都爬滿了絲瓜藤,架子上還零星地挂著幾個小絲瓜。地上的三個池子都用磚頭砌成的長方形,每個大約6平方米﹔而上面的養殖池則採用一面玻璃,倚牆而建,另兩面用磚頭,構成3平方米的長方形。兩種池子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用鐵皮將池子頂部圍著。黃國東告訴我們,加裝鐵皮是為了不讓蜈蚣爬出來。

  在池子裡,有的放著假山,有的種著辣椒、蘆薈等植物,還有一口小水眼。黃國東說,這些池子的造型都是他運用大學所學專業設計出來的。由於蜈蚣有晝伏夜出的特性,我們沒有看到蜈蚣的身影,但這猶如微縮園林的小池子,已經令我們連連感嘆。

  成本

  3萬條蜈蚣 一頓吃一個豬肺

  就在我們感嘆來得不是時候,沒法看到蜈蚣時,黃國東卻說,蜈蚣都躲在瓦片和甘蔗葉下,隻要掀開就可看到。果然,隨著黃國東把鋪蓋在土上的甘蔗葉挪開,記者立即就發現好幾條筷子粗的蜈蚣迅速爬行,鑽到另外一叢干葉下。隨意地掀開任何一處瓦片草堆,都能見到蜈蚣的身影。

  黃國東告訴記者,這幾個池子裡的蜈蚣總共有上萬條,養殖蜈蚣最大的投資是池子的建設,飼料成本則低得可以忽略不計。“一般我喂給它們的都是豬肺和魚肉,五塊錢一個的豬肺就可以供3萬條蜈蚣食用。” 他說,蜈蚣怕光、喜濕,晚上喂食時為防止蜈蚣將食物拖入窩內導致食物腐爛變質,他還想了一個法子,將豬肺釘在一個長條木上,讓蜈蚣隻能“就餐”而不能“打包”。而且,蜈蚣的食量很小,天氣涼時很少吃食,在孵蛋期更是不吃不喝,熱天也就三四天喂一次。黃國東說,管理起這些小家伙,很輕鬆。

  趣事

  受精后 母的會把公的吃掉

  蜈蚣長相丑陋,身上有毒,人們往往對它退避三舍。不過,黃國東在養殖過程中卻漸漸喜歡上了這些“毒”家伙。

  他告訴記者,現在場子裡有幾千條蜈蚣進入了孵蛋期,每條蜈蚣一年一般隻產一次蛋,一次可以產30個左右,成活率幾乎是百分百。不過,蜈蚣在孵蛋期很怕別人打攪。“如果孵蛋的蜈蚣,你掀開稻草驚嚇到它們,它們會把自己的蛋吃掉。”此外,黃國東說,蜈蚣的繁殖方式和螳螂很類似,公蜈蚣和母蜈蚣在完成交配受精后,公蜈蚣會心甘情願給母蜈蚣吃掉。而母蜈蚣一旦完成一次受精,接下來的兩三年時間裡都不用再交配也能產卵,這樣的方式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

  黃國東還說,同一批蜈蚣從小在一個池子裡長大,形同兄弟姐妹,對於外來蜈蚣的“入侵”,他們會團結一致毫不客氣。“有一次我從野外抓了一條野蜈蚣放進池子裡,想不到幾十條蜈蚣竟然聯合起來圍攻它,把它咬死了。”

  效益

  養了3年訂單多得不敢接

  從2010年開始養殖蜈蚣,到現在也快3年了,黃國東最早的一批蜈蚣已經在去年出欄了,銷售途徑有三條,一是賣給藥商﹔二是賣給周邊村民用來泡酒﹔三是賣給別人當種子繁殖發展。

  黃國東介紹,蜈蚣養殖一年左右就有約10厘米長。去年,他賣出去了8000多條,每條賣6—8元。一年多就收回了建池子的幾萬元成本並開始盈利。漸漸的,他的養殖場在圈內有了名聲,南寧、柳州都有人提前來找他下訂單,每一單都是幾千條以上。但考慮到自己繁殖的規模沒那麼大,時間太緊,他沒敢接下人家的單。“我怕我接了單后,沒有貨供給人家。”

  當然,除了蜈蚣養殖外,黃國東還利用閑暇時間在樓頂建起了毒蛇和蠍子的養殖場,並開始逐步擴大他的“毒門”生意。在果園裡,他又養起了原雞(家雞的野生祖先),目前已發展到100多隻。這位腿部殘疾的大學生要用自己的行動來証明,在農村老家,在特色養殖這條路上,隻要用心經營,一樣能干出一番天地。(《當代生活報》記者 馮耀華 實習生 林科冠/文 記者 何學俏/圖)

(來源:廣西新聞網)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