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成績換物質獎勵 “父子協議”引網友熱議 楊陽 圖
核心提示
1月9日,一份“父子協議”在網上引起圍觀,“沒辦法,簽署了這份父子協議,也不知道對不對。”一句話,也多少看出了發帖人作為父親的糾結。目前,全市中小學生正在為迎接期末考試而緊張復習,不少家長已經開始給孩子准備各種考試獎勵,碰巧這樣一份“父子協議”在網上出現,立刻引發了家長、老師以及專家對於物質獎勵這種做法是否可取的激烈探討。
□記者 趙珊
網友熱議
“父子協議”是與非
甲方:×××(學生)
乙方:×××(家長)
甲方如果三科全部考到乙方要求的分數(語文93分,英語95分,數學97分),則乙方滿足甲方的一個願望(價值在2000元以下)﹔如果甲方個別科目考試分數未達到標准,但在乙方忍受范圍內(允許低於標准1.5分),乙方仍然滿足甲方一個願望,但價值在1000元以下﹔如果甲方考試分數有高於標准的,每分獎勵20元。如果甲方任意一科目未達到最低標准,則甲方就無條件聽從乙方的安排。
1月9日,網友“寒雨清秋”上傳了這份父子協議,留下一句話:“兒子說他媽媽管他太多,逆反嚴重,沒有辦法,簽訂了這樣的協議,也不知道對不對。”
也許是臨近期末考試,這個帖子引起了巨大反響。支持者認為,“績效考核試點家庭,值得期待。”不少網友認為:“有動力,雖然物質了點,但是現在的小孩還是懂的,只是獲得這筆資金怎麼個用法,更需要父母引導。”
而反對的聲音也很強烈。“如果欲望得不到滿足,繼續提高獎勵標准?父與子之間就是協議關系,多年后可不可以憧憬下,你給我一萬元我回家看你一次,給我兩萬我回家看你兩次。”有網友義憤填膺。
那麼,對於這個非常有挑戰性的話題,廣大家長、老師,專家又是怎麼看待呢?
家長激辯
物質獎勵利與弊
論點1:無可厚非,把握好度
魏國是一位小學老師,也是一位9歲女孩的父親。他認為,物質獎勵,無可厚非,重點是如何把握好度。那麼,如何把握好這個度呢?
魏國說,三年級開始時,他與女兒商量共同寫日記共成長這件事,她開始不願意干,魏國就說:“不寫沒關系,但你每周沒有零花錢,同時,你每周就失去了實現自己一個夢想的機會。”她一聽,表示“可以”。魏國就趕緊說:“有兩個要求:共同寫日記一篇得1元,每天寫一篇,每周可掙得7元錢,這些錢的用途要寫一份花錢計劃,有父母的建議,同學的建議,班主任的建議,自己最后的建議,才可花這份兒錢﹔你每周寫日記五篇可實現自己一個夢想,少了可不行。這個夢想實現的開銷不得超過20元。夢想可以累加,最后能實現更多的夢想。”女兒也同意。
魏國說,實施過程本身也很有趣,女兒每天把有意義的事敘述下來,又有爸爸指導陪自己一起學習交流,她很高興,堅持得不錯,老師、同學都夸她寫得很棒。她每周的零花錢和每周實現自己夢想的支出都和學習有關,反而顯得不重要了。
魏國說,開始物質獎勵是孩子“物質興趣”的引子,寫日記得到孩子生活圈內相關人員的夸獎所具有的成就感,則是“精神興趣”的隱形培養。兩者合一才能從根本上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論點2:以勵為主,以獎為輔
李樂是普通上班族,卻也是家庭教育“專家”,平日裡熱衷孩子家庭教育問題的探討。他給記者講述了一件剛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昨天下午剛下班到家,女兒就湊過來,神秘兮兮地說:爸爸,有好事,你獎不獎?說著把一張數學考試卷遞給我,我一看是鮮紅的100分字樣。當時心裡有點犯嘀咕:這種單元測試有必要獎勵嗎?再說小學三年級功課較簡單,得100分也比較常見。平常她爺爺喜歡對孩子學習進行物質獎勵,比如,期末考試得100分,一般會獎50元錢。看著孩子熱切的目光,我和愛人交換了眼神,決定還是要鼓勵一下:我和愛人每人獎5元錢。孩子心滿意足地一晚上都哼著小曲。”
李樂說,其實,現在很多家長都會採取物質獎勵的辦法對孩子進行激勵。個人感覺這樣做無可厚非:成人尚且需要獎勵,何況孩子?一般來講,孩子不會為以后的前途命運擔心,而十分重視眼前利益,比如老師和家長的贊揚和同學羨慕的目光等,這屬於精神層面。但物質的滿足對孩子來說也很重要,那種滿足是其他獎勵難以替代的。
但物質獎勵也需要注意幾個方面:獎勵的數額不能過高,也不能過濫。要以“勵”為主,以“獎”為輔,側重於精神鼓勵,不能養成孩子“唯利是圖”的習慣。總之,讓孩子努力有目標,有盼頭,目標達到了有收獲的喜悅,這樣對孩子是有好處的。
老師觀點
獎勵效果好與差
觀點1:努力學習,不為獎勵
對於即將到來的考試,到底多少家庭許諾下了物質獎勵?建業小哈佛雙語學校心理咨詢師王怡人在本校進行了一次簡單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二(1)班有30人,其中有24人家長許諾物質獎勵,佔80%﹔二(2)班有28人,其中有24人家長許諾物質獎勵,佔86%﹔高年級某班有45人,其中有32人家長許諾物質獎勵,佔71%。
其中,大多數同學如果考到80分~100分可以獲得獎勵,獎品有旅游、玩具甚至還有給錢的……令王怡人感到慶幸的是,很多學生認為考試比物質獎勵重要,即便沒有物質獎勵,學生仍會勤奮學習,努力考出最佳水平。
同時,王怡人也建議家長,需要慢慢地調節激勵手段,獎勵孩子,要注意獎勵好的行為,而不是獎勵某種結果﹔要了解孩子的需要,不應由家長說了算,可以嘗試用孩子喜歡的方式來取代物質獎勵。當然,孩子考得好,家長也不必太興奮,告訴孩子這是他平時努力的結果,鼓勵他繼續堅持,對於孩子提出獎勵的要求,要看是否合理,不要因為心情好而不堅持原則地一味給予滿足。
觀點2:物質獎勵,權宜之計
“相信每到期末考試時,就是家長最擔心和最困惑的時候。擔心的是孩子的成績,困惑的是怎樣刺激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績。”鄭州八十一中校長何守剛說,物質獎勵是很多家長刺激孩子學習的手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滿足了,有一種幸福感與成就感。
但是,這種幸福感與成就感並不是來源於成績本身,而是來源於那些物質本身。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家長一次次的獎勵,孩子的欲望會越來越膨脹,最終,家長無論給孩子怎樣貴重的東西,在他的心裡也是不滿足的,相反會讓他覺得:我考高分,你獎勵,是天經地義的。這種做法,隻會讓學生急功近利,學習目標畸形。物質獎勵對學習來說只是權宜之計,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應該從精神上支持、鼓勵孩子。”何守剛說,因為一個人除物質需求外,更需要的是精神的慰藉。當他取得優異成績時,家長、老師和他一起分享快樂,讓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和辛苦沒有白費﹔當他取得不理想成績時,我們和他一起分擔憂愁,告訴孩子,隻要你盡力,就足夠了。總結教訓,下次考試再來証明自己的實力。
要知道,長輩精神的鼓勵會讓孩子很積極、很樂觀地來對待自己的學業,會使孩子明白學習是為了自己的夢想和前途,而不是為了其他,相信這樣的孩子會在學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直至成功。
專家建議
建議1
教育目標長與遠
獎勵實驗,結論驚人
物質獎勵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到底有著怎樣的作用?鄭州市教育學會學習心理研究會主任王海勇講了兩個心理學上的著名實驗。
實驗一:一位心理學家挑選了一些喜歡繪畫的孩子,將他們分為了兩組。A組的孩子們得到了一個許諾,即 “畫得好,就給獎品”,而B組的孩子們則只是被告知“想看看你們的畫”。兩個組的孩子都高興地畫了自己喜愛的畫。A組的孩子們得到了獎品,B組的孩子們只是得到了幾句平常的贊語。
三個星期以后,這位心理學家發現,A組的孩子們大多不主動去繪畫,他們繪畫的興趣明顯地降低了,而B組的孩子們則仍和以前一樣愉快地繪畫。這個實驗,曾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興趣組裡進行過,實驗結果得到了反復的驗証。
實驗組的總結是: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獎品固然可以強化某種良性行為,但它又有使人隻對所獲獎品感興趣而對被獎行為本身失去興趣的危險。
實驗二:最近,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者也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把3萬多名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按照“產出”給獎勵,也就是考試達到一定分數后才能獲得獎金﹔另一組學生按照“投入”給獎勵,隻要讀完一本書,就能得到兩美元。結果發現,按“投入”獎勵的學生不但學習成績提高了,而且在取消獎金后,不少學生仍然堅持閱讀。
實驗組的總結是: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人們需要得到肯定和賞識。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更渴望得到的是被認可的感覺,而不是具體的物質。
建議2
不同年齡,不同獎勵
父母到底該如何對孩子進行物質獎勵?王海勇說,首先,父母要清楚兩個事實,事實一,從孩子感知覺發展的角度來看,孩子越小越容易受到物質的刺激,隨著孩子年齡的逐步長大,會從簡單的物質刺激升華到社會的、精神的、心理的和情感的滿足。事實二,所有的物質需求的背后都有一個心理的需求亟待滿足,看到這個心理的需要也許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清楚這兩個事實的同時,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來對孩子進行適當的物質和精神的獎勵。一般孩子在0~7歲左右對他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想要的或想吃的食物等有較強烈的需求,比如父母說“如果你把垃圾扔到垃圾桶,媽媽就帶你去公園玩”,這樣的方式對其會產生很強烈的吸引,他馬上會在頭腦中想象在公園玩耍的快樂情境,所以會刺激他馬上去做這件事。
但是到六七歲以后,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成長的願望,有了自己的判斷,如果仍然按照6歲前的方式去刺激他,他會首先有自己的判斷,然后和父母討論甚至討價還價。所以父母在這一時期,應該逐步增加對孩子的精神鼓勵。如“你如果將垃圾扔到垃圾桶,媽媽會很高興,而且屋子也會變得很干淨,這樣全家都會很開心的”。
一般到了12歲以后,孩子的精神需求會更多,如果父母的方式沒有發展,孩子會反過來不斷地給父母提條件,通過完成父母的條件來滿足自己,如果父母不能滿足就會放棄,如“你要是不給我買這件衣服我就不去學英語”,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去和孩子進行平等的對話,了解孩子的內在動機,進而讓孩子接受客觀現實。
總之,如果父母使用物質獎勵不當,會起到反作用,會讓孩子變得目光短淺,急功近利,缺乏內在,甚至一生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