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教育期盼:近六成家長盼老師給學生減負--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2013教育期盼:近六成家長盼老師給學生減負

2013年01月14日08:26    來源:現代教育報    手機看新聞

2013年,本報聯合人民網教育頻道、中國教育電視台推出“2013,我們期盼看到教育有哪些變化”系列調查,截至1月8日晚8時,共有2054名家長、958名學生參與了調查。同時,記者又隨機選擇了多所學校的學生以及家長進行採訪。他們的關注點和對未來教育的期盼與教育工作者有所不同,但依然集中在與切身利益相關的范圍,比如師德建設、區域教育均衡公平、高考招生多元化、中小學生減負等方面。

新年期盼:

推動教師流動實現區域教育均衡

數據呈現

在“作為家長您期盼教育有何變化”的問卷中,“實現區域教育均衡”、“國家加大投入,家長減少開支”位居前兩位。“國家大力治理亂收費”、“學校安全措施落到實處”緊隨其后。有意思的是,“全面叫停瘋狂奧數”、“孩子能順利就業”等社會熱點話題,家長們的關注度相對較低,兩個選項共佔參與調查人數的12%左右。

相比家長,學生們的願望更多集中在教師授課上。“不要照本宣科,把課上精彩”領跑學生新年對老師的期盼。“培養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排在第二位。

家長聲音

劉穎(北京市第十九中學初二學生廖世杰之母):均衡、發展是當今教育事業的兩大關鍵詞。在教育資源不均的情況下,“擇校”現象的存在是情有可原的。隻有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均衡發展了,才能真正緩解“擇校熱”。實際上,我們“擇校”擇的不就是好老師嗎?如果每所學校都有好老師,都有優質教育資源,作為家長,我們也不必再為孩子進名校而到處托人或找關系了。

高彥艷(北京市潞河中學高三學生方桐之母):要實現教育均衡需要從師資均衡、投入均衡上入手,尤其是在師資均衡上,應盡可能縮小名校與普通校之間的差距。比如可以採取師資流動制,將名師資源適度流動到薄弱校,起到輻射帶動作用。眼下,名校辦分校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辦法,讓老百姓能在家門口就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還教育公平本來的面目。

專家視點

熊丙奇(上海交通大學教授、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在應試教育環境中,競爭性的壓力層層傳遞到家庭之中,導致家庭教育被異化,親子關系變得功利。要緩解親子焦慮、改善親子關系,就必須降低考試升學壓力,均衡分配教育資源。

課業負擔:

近六成家長認為過重

數據呈現

在“對小學教育有何期盼”這一選項中,59%的家長認為應當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同時,有25%的家長坦言,學校還應減輕短信布置給家長的“作業”負擔。在這些家長看來,分數教育仍是現下的主流,應將素質教育和人性教育納入到平時學校教育中。在學生問卷中,有45%的學生期望家庭作業每天時間不超過2小時。

各界聲音

俞青梅(北京市西城區陶然亭小學五年級學生朱寒靜之母):現在的孩子負擔重、壓力大,應該給他們“減負”。然而,怎麼減是一個問題,家長們最擔心的就是減負之后對孩子是否會造成升學影響。

方同學(北京市育才學校小學部六年級學生):爸媽幫我報了很多課外輔導班,除了上課之外,時間基本都被這些班佔了。希望學校能多組織一些有意思的活動,這樣同學們就不用去上一些不喜歡的課外班了。

師德建設:

近八成家長建議出台法規規范

數據呈現

2012年,各地頻發的“虐童”事件牽動著每一位家長的心,師德建設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數據顯示,79%的家長要求出台法規規范教師師德並建立追責制,追責從教師到校長。學生則最希望教師能關心每一位同學,“幫助自己樹立自信心”和“不歧視學習不好的學生”兩項分別得到了23%、25%的投票支持。

家長聲音

劉陽(北京第一實驗小學前門分校學生王思佳之母):最近一段時間總在媒體上看到老師“虐童”事件,太讓人痛心了!我認為應該出台嚴厲的法規規范教師師德,還要建立追責制,一旦出事,從教師到校長,都應受到處罰。

李女士(家有三歲半的女兒在上幼兒園):今年頻發的“虐童”事件讓我感到非常氣憤。幼兒園教師本來就是要極具愛心的職業,“虐童”的老師連基本的素養都不具備。孩子哭鬧、不懂事是成長的必經階段,需要老師很好的引導和告知,而不是強行制止。中國的幼兒教師還是缺乏專業的培訓和管理。

專家觀點

熊丙奇(上海交通大學教授、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師就是一個職業。由於其“職業屬性”長期被忽視,才導致教師群體的道德出現嚴重問題。即便近年教師待遇逐漸提高,有關這一職業的道德建設也不免誤入歧途。我們的師德規范,談的都是大道理,並非從職業角度要求教師。從職業角度出發,要先確保教師待遇,再規定不得兼職,明晰了辦學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權責,教師的職業定位就不至於模糊。治理師德靠的不僅是思想教育,更是職業規范和基本制度。當待遇有保障、規則嚴密時,教師就不需要也不敢再主動索禮,也不會處心積慮地靠課外家教賺學生錢了。

高校招生制度:

半數家長期望多元化錄取

數據呈現

自2003年起,教育部在部分高校開始試點推行自主招生,鼓勵各個大學根據自身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定位,選拔有利於高校培養的學生。這不僅意味著中國高校招生制度的新突破,還為更多有特長的偏科學生提供了入讀名校的機會。對此,48%的家長期盼在新教育改革推動下,高考能實現多元化錄取,不再一考“定終身”。35%的家長提出,應當取消有爭議的高考加分。此外,43%的學生呼吁在人口大省多投放錄取名額。

各界聲音

汪令全(北京市海澱區八一中學高二學生汪凌志之父):如今的高考制度是“唯分數論”,大多“一考定終身”,這樣的制度使孩子從上小學起,就圍著一個“標准”學習和生活——“分數”。若能實現多元化錄取,孩子們就能在自己感興趣的學科中最大限度地激發創新意識,“減負”和素質教育才能取得實效。

高彥艷(北京市潞河中學高三學生方桐之母):多元錄取,就是指不唯分數錄取——除了高考成績,還可以參考學生的科學發明、學術研究,參加公益慈善、社會志願服務的情況,以及體育競賽水平等。可以說,改變錄取方式就是改變孩子的學習方式。

程諾(北京化工大學一年級學生):我是來自山東的考生,眾所周知,那裡的高考競爭環境十分激烈。學生想要考出山東省就好比“走蜀道”,希望全國的高校能在像山東這樣的人口大省多投放錄取名額。

專家視點

熊丙奇(上海交通大學教授、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改革中的高考制度基於學校的自主招生與多元評價體系,比較合理的模式是考試和招生分離,讓考試社會化,為學校教育和招生提供多種評價依據。建議實行中小學自主教學,大學自主招生,學生多次選擇,而非一考定終生。在這種模式下,我國的基礎教育,包括學前教育,才會將學生從升學壓力中解放出來,讓孩子回歸自然天性。

★ 網友真心話★

網友S勛:不可否認,在高考教育模式下,不少教師往往更關注學生的明天發展和成就,從而忽視了學生現在的快樂、道德建設、受挫折能力、創新能力及交際能力的培養。教師要是真愛學生,就應從每個學生的特點和興趣愛好出發,關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史、學習史。

網友幸存: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導致孩子近視大增、運動減少,發育不良甚至厭學、逃學。教育部門在對學生進行營養干預的同時,必須加大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力度,讓孩子的書包輕起來,讓亂七八糟的教輔讀物少下去,把課外時間還給學生,讓節假日遠離名目繁多的補習,完整地交給孩子支配。

網友魏文彪:有人提出,如果取消戶籍限制將會帶來更多的“高考移民”現象,從而導致產生教育不公問題。實際上,是因為不少發達省市高考錄取分數線相比其它地方過低所致,其根源在於部屬高校屬地化錄取是一種有失公平的高考錄取方式,而不在於允許非戶籍考生異地高考。 (文/本報記者 鄭欣 曹陽 人民網記者 林露 許博)

(責任編輯:林露、熊旭)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