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大灣區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讓“身體倍兒棒”成為大學生標配(體壇觀瀾)
助推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發展
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賽果揭曉
青島:將AI技術應用課開在建筑工地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政昌:依托人工智能技術推動浮選裝備轉型
新型AI芯片將大語言模型能耗減半
教育之新,存乎本心
走向世界課堂的東方講義(新教育實驗的育人之路③)
課間時分跳畬舞
這條呵護小學生的“禁令”有深意
人民網
>>
教育
>>
教育銳評
筑牢安全屏障 防孩子暑期溺水
2021-07-19
網絡思政是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一環
2021-07-14
嚴防兒童溺水需形成更大合力
2021-07-12
暑假不是學期的延長簡裝版
2021-07-12
“兩條腿”走路,解決托育服務短缺難題
2021-07-05
推廣課后延時服務化解家長托管焦慮
2021-06-25
異地辦分校成為越來越多名校“標配”?
2021-06-25
兩所中學搶一個“高考狀元”是封舉報信
2021-06-24
規范發展是校外培訓行業的必答題(人民時評)
2021-06-24
報志願,選城市還是選大學
2021-06-22
讓新時代勞動教育起好步
2021-06-22
讓理想之燈照亮奮斗青春
2021-06-21
營造健康成長的溫暖港灣(教育時評)
2021-06-21
呵護青少年的“好奇心”(師說)
2021-06-21
過度放鬆不該是 高考后的“標配”
2021-06-13
別過度沉溺看上去很美的“慢就業”
2021-06-11
花幾萬元咨詢填志願 能換來更好的人生嗎
2021-06-11
教育評價要回歸“育人”本位
2021-06-11
無聲廣場舞不能只是高考福利
2021-06-10
拼搏高考 筑夢明天
2021-06-07
高考“刷臉”進考場 是一個好的開端
2021-06-04
訂住高考房不應當是一道“必答題”
2021-06-03
對校外培訓亂象就該露頭就打
2021-06-02
讓孩子擁有一個值得回憶的童年
2021-06-01
應屆生“就業難” 為何還有人選擇“慢就業”
2021-05-26
縮招學碩有利於研究生培養提質
2021-05-25
提升師德是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課
2021-05-25
應教盡教,強化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
2021-05-25
防沉迷系統,真能管住孩子嗎?
2021-05-24
青少年“防沉迷”多了一道保護網
2021-05-24
上一頁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頁
鄭水泉 劉 輝 徐 坤
黃寶印 賈德忠 洪俊杰
於成文 郭 勇 田 彥
李曉華 馬建新 邢紀紅
許 強 李潤東 郭 毅
首都教育系統將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教育強國,首都何為”這一重大時代命題。
教育銳評
這條呵護小學生的“禁令”有深意
建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
更好融合人工智能與高等教育
如何正確看待“大學排行榜”
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縱橫)
培護好就業市場的融融暖意(人民時評…
強教育 抓改革 出人才
傳統文化啟智潤心
學分互認,打破高校知識的“圍牆”
本網原創
第2個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活動…
考生為救同學缺考 山東招考院:啟用副…
職教大家說丨劉艷冰:以毫米為單位精進…
職教大家說丨竇鐵成:扎根一線40余年…
職教大家說丨張恆珍:40萬次操作“零…
職教大家說丨鄒毅:用毫厘匠心 鑄中國…
專家學者共探人工智能時代下的強校之路
李玉:通過系統性機制創新 為學科交叉…
第二屆京津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
“技能報國·職教有為”專題研討會在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