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大灣區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AI輔導員”上崗,是輔助而非替代
莫讓“無薪試崗”侵害勞動者權益(民生觀)
童年在繩影間躍動
硬實力、整“花活”,體育老師不簡單(編輯手記)
體育教師們的光榮與夢想(建設體育強國·教師節特別報道)
新學期校園餐飲安全緊盯三大重點
專項招聘活動和就業政策宣傳月活動啟動
為孩子的人生長跑“攢后勁”
累計為3萬多所農村學校選聘教師118萬人
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聯合發布二〇二五年“最美教師”
人民網
>>
教育
>>
教育銳評
青少年“防沉迷”多了一道保護網
2021-05-24
搜題軟件,是方便還是隱患
2021-05-24
“考”上個碗就有了未來嗎
2021-05-21
從“北大附中vlog”想到高考狀元熊軒昂
2021-05-21
家庭作業,既要減負也要提質
2021-05-20
致敬的熱潮消散,怎樣才能真正理解青年
2021-05-19
對不起,我不喜歡“爹味”說教
2021-05-19
傳統工科專業應改造升級跟上時代步伐
2021-05-18
校外培訓經營行為應合法合規
2021-05-17
“美育進中考”,到底該怎麼考
2021-05-17
畢業論文不能簡單由“查重率”說了算
2021-05-14
“一半學生上不了普通高中”說法不可信
2021-05-13
以教育資源均衡破解學區房之困
2021-05-12
千萬別做“論文人”
2021-05-11
如何帶文科研究生的“研究”起步
2021-05-11
原創學位論文才是研究生教育的命脈
2021-05-11
解決不良校園貸,需要標本兼治
2021-05-11
如何徹底消除校園貸的隱患
2021-05-11
“教考分離”是人才培養提質的良方嗎
2021-05-10
教育“KPI化”,多少家長從“素雞界”跨進“雞娃界”
2021-05-10
上一頁
12
13
14
15
16
17
教育銳評
“AI輔導員”上崗,是輔助而非替代
為孩子的人生長跑“攢后勁”
讓托管有意思有意義
更好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金台…
讓人工智能更好賦能千行百業(人民時…
感動於陽光向上的力量
增厚錄取通知書的價值底色
暑假也是拔節時(快評)
滋養扎根基層的情懷抱負
本網原創
廣西再通報“中學發生欺凌”:校長等多…
《傳統文化宣講師培訓與考核標准》發布
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榮:三態協同共育“…
“智能交互實驗教學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每日一題丨我講故事講得不好,用錄音機…
每日一聞丨雙嶼門特大橋首個主塔封頂
每日一句丨尚賢者,政之本也
中標價85萬設備網購僅300元?最新…
白家庄小學七校區同步迎新 “開學第一…
教育部:鞏固提升教師待遇保障 切實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