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以校外培訓代替家庭教育
家長觀念的轉變和對校外培訓的理性選擇,是影響校外培訓治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幫助家長對校外培訓做出理性選擇並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
家長要理性對待校外培訓。很多家長要求孩子參加校外培訓並非出於孩子學習發展的真實需要,更多是在“群體壓力”的影響下產生了對校外培訓的需求。當所有家長都將校外培訓作為提高學生考試成績的手段時,家長之間的“內卷式”競爭由此引發,“劇場效應”不斷加劇,非理性的校外培訓需求持續激增,從而導致校外培訓亂象愈演愈烈。家長應當認識到,用校外課后輔導填滿學生所有課余時間並不科學。家長要相信學校和教師有能力為學生提供健全的知識儲備和全面的發展機會,避免盲目跟風行為,尤其要避免出於“面子”等原因而讓孩子參加大量校外培訓。
家長要幫助孩子對各類培訓進行科學取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重申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特別指出要堅決改變用分數給學生貼標簽的做法,強化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在學生綜合評價中的地位。為此,中小學學生家長要基於“全人教育”和“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甄選培訓服務時重點關注機構和教師對學生學習興趣態度、方法習慣的培養能力。家長們應根據孩子的個人興趣和實際需求,在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基礎上適當選擇藝術特長類、體育運動類、勞動技術類的課外培訓,激發孩子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天賦,培育孩子的強健體魄和健全人格,引導孩子樹立崇尚勞動、尊重創造的價值導向,逐步幫助學生實現身心健康發展和個性化成長。
家長對魚龍混雜的各類培訓要有正確辨別能力。在為中小學生選擇課外培訓機構時,一要看校外培訓機構是否具有辦學資質。可以在全國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台(http://xwpx.emis.edu.cn/)查詢,機構實際開設的培訓內容應當與辦學許可証上注明的辦學內容一致。二要看培訓機構的教師是否具有教師資格証。根據有關政策要求,學科類培訓教師應當具備教師資格証,校外培訓機構須將師資信息公布在機構公示欄內。三要看機構收費是否合理。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在公示的項目和標准外收取其他費用,不得以任何名義向教師、學生、家長等群體攤派費用、強行集資或非法集資。
切莫以校外培訓代替家庭教育。很多家長認為花錢給孩子報校外培訓班就是盡了做家長的義務,殊不知家庭教育對於孩子品德形成、道德養成、人格塑造、價值觀培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應當切實擔負起教育子女重任,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一是幫助子女確立正確的人生理想和價值導向。家庭教育的重點不是文化知識的學習,而是孩子品德的培育、身心的發展、審美品位的提升、勞動能力的增強,要善於開發和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為孩子提供個性化發展的良好環境。二是注重家庭教育方法。要關注與孩子的心靈交流,盡可能多陪伴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在與孩子共同進行家務勞動、戶外鍛煉、公益活動等實踐活動中幫助孩子養成習慣、錘煉品格,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塑造孩子的品格操行。三是弘揚傳承優良家風。身教大於言教,家長要為孩子做好表率,也要與孩子雙向互動、彼此受益、共同成長,成為“會教育的家長”。
(作者:王一濤,系蘇州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東吳智庫研究員﹔劉承波,系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