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
人民网>>教育>>正文

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研讨会 办学不能简单“拿来”

王子衿

2015年12月11日10: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外合作办学不能简单“拿来”

“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研讨会”近日在京举办。与会专家就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举措、资源引进、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讨论。专家们指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已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已从规模发展进入到质量内涵建设并重的阶段。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只有71个。20年后的今天,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达到2371家。目前,各级各类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总数约为56万人,其中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约46万人。

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林金辉日前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指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建设发展报告(2014年)》显示,《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工作的意见》正在发力;中外合作办学的工作重点正在实现“三个转变”,即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变,从模仿复制向合作创新转变,从学生流动向能力提升、聚焦优质转变。这是中外合作办学不同于10年前的新趋势。

但相关专家也表示,在办学项目落地过程中仍会面临各种问题。基于此,坚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合作共赢的标准就非常重要,只有在立足本国的基础上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才能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一支具有国际标准和才能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周勤健认为,要以开放促改革,通过引进优质教学资源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从而倒逼高效教育改革,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长足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中,除了引进优质教学资源,树立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非常重要。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秘书长罗青表示,中外合作办学需要学科创新,而非简单的“拿来主义“,必须在文化上能够坚持中西融合的同时坚守中国文化自觉,从而更好地将学生培养成为拥有多学科思维的国际化人才。

除了有坚定的文化自觉,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邸爱英教授还特别强调:中外合作办学培养的国际化人才除了要具备一般人才的核心能力外,还应该有全球性的思维,有学习新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开放性能力,能够有对全球性工作的适应性和灵活度,并了解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国际性事务知识。

(责编:王悦(实习生)、林露)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