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30年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在富国强民的殷切期盼下,党中央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博士后制度应运而生。
对人才的渴望,体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深切关怀中。1984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仔细听取李政道关于实施博士后制度的意见和方案。“这个方法很好,我赞成。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在使用中培养,培养和使用中发现更高级的人才。”听完李政道教授的介绍后,邓小平同志欣然说道:“这是一个新的办法,成千上万的流动站成为制度,是培养使用科技人才的制度。”
1985年7月,《国务院批转国家科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关于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报告的通知》印发,我国博士后制度正式实施,并很快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招收培养了14万余名博士后人员,在科研、经济建设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才建设开新花
科学研究结硕果
30年间,我国博士后制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博士后工作从最初的中央所属单位发展到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研究领域从理学、工学发展到覆盖全部13个学科门类的110个一级学科……我国已建成30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40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值而立之年的博士后制度,已成为我国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
制度好不好,关键看成效。多年来,有众多博士后人员入选各类人才计划,其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年入选率最高,达到34.36%;“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等国家层面人才项目入选率平均在20%左右。截止到2014年,共有52位博士后人员当选为两院院士,且其博士后期间研究方向与目前作为院士的专业方向100%吻合。
既有人才济济,更有丰硕成果。30年的培养,30年的努力,奋战在科研一线的博士后人员,不仅主持和参与国家重要课题研究,更在经济、科技、国防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成为推进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据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至2013年,具有博士后经历的科研人员作为项目主要参加者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470项,其中,于2013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比例达53%;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的比例分别达30%和45%。
人才流动合理化
企业创新劲更足
30年来,通过制定科学规划,不断创新完善管理制度,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士后发展道路正越走越宽。博士后制度坚持“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正确方法,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和使用中发现更高级的人才,既打破了人才流通的壁垒,也为企业培育了一批高素质人才。
博士后制度突破了传统人事管理体制在户籍管理、人事关系、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限制,打通了博士后人员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在不同地域和所有制单位之间,以及不同学科和科研领域之间的流通渠道,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合理流动。如今,从博士后中选留教师和科研人员已成为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录用人员的重要途径,探索建立了一套新的选人用人机制。
企业成技术创新主体,博士后制度功不可没。1994年,我国开创性地在上海宝钢试点设立第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标志着博士后工作从高校、科研院所向企业拓展。从此,我国在教学、科研机构与生产部门之间建立了交流合作纽带,为产学研结合探索了一套有效模式。据不完全统计,2009—2013年间,在站博士后获得发明专利64912项、实用新型专利17597项,其中个人获得专利数量最多达61项。
构建交流新渠道
拓展学术大视野
基础打得牢,发展有突破。最近5年间,我国不断创新机制,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使博士后工作再上新台阶。如今,博士后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的机会多了,视野宽了,研究能力也更强了。
人才培养科学化,国际视野不可少。“十二五”期间,我国在推动博士后国际化方面成效卓著。2011年,我国开展“香江学者”计划,每年派出50名左右博士后赴香港8所高校开展研究工作;开展“国际学术交流项目”,资助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赴国外参加学术会议……目前,我国累计投入博士后国际交流项目的经费达1.3亿元。同时,我国积极探索开展博士后在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2015年,我国共资助举办27场学术交流活动,3000多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参加。
加快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是关键。为进一步培育高层次人才,推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十二五”期间,我国通过委托课题研究、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专题调研,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加强监管的原则,起草和形成了有关博士后制度改革的方案和意见。同时,我国将研究起草《博士后工作条例》,实现对博士后工作的依法管理,为其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
当前,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创新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人才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中组部副部长、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我国将找准博士后工作新的增长点,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定创新创业扶持和优惠政策,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引导博士后研究人员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坚持培养使用相结合,鼓励博士后研究人员到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