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
人民网>>教育>>正文

中外合作大学:文化融合中的价值选择

2015年10月26日07:5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外合作大学:文化融合中的价值选择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涌现了一批中外合作大学,在这里契合了中西方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此类大学,如何对青年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是具实践价值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西式学术文化滋养之下坚守“中国人”的本位立场

“全球化”并不是“西方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也不是任何的一国化,它是各国高等教育之间相互吸收、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的一个过程。没有民族性哪有国际化,没有祖国情怀哪有世界视野。诚如有不少学者所认为的:全球化并不是西方现代性的单调扩张,而是多元现代性的共时呈现。

“立场”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又因人而异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认识和实践范畴,而其本质方面则是人的“态度。” 不同的人“在场”于同一种“事物”或“问题”,只可能因持不同的“态度”而有不同的立场,不可能因不持“态度”而没有立场。同理,任何教育研究都不可能没有立场,教育研究是一种人文研究,而人文研究的最高目的就是显现存在的真理和人的意义,人文研究的这种目的性和价值性正是通过自己的学术立场和价值判断得到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文科学没有纯粹的事实陈述。

中外合作大学一般所使用的是外方的教育模式和知识体系,学生在受到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知识体系传授的同时,也受到来自“非中国人”学术立场的灌溉。因此,这里更需要的是坚守和把握“中国人”的本位立场,正是在这种比较和鉴别中方能取得正经。

在高度国际化的环境中坚守“立足本土”的张力

现实环境要求现代人不仅要着眼于祖国,更要着眼于世界。今日的学生必须了解其他国家的人民与文化,世界仿佛正在形成“全球社会”。

然而同时,我们应当看到,正如较早使用“全球社会” 这一术语的英国社会学家阿尔布劳所说,全球社会并没有取消国家,恰恰相反,它首先想到的便是特殊的国家和充分的多样性。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培养理念,“放眼世界”与“立足本土”这两个纬度成为各国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指向,其中“立足本土”思维尤其明显而强烈。

中外合作大学为学生“全球视野”的培育提供了充分的土壤。这里吸收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评估机制,等等,学生可以随时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探讨切磋,又有机会到国外交流学习,在异质文化的相互渗透、交流、碰撞中,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学识丰富了,但是正是这种高度国际化的教育环境,需要我们的学生坚守和把握“放眼世界”与“立足本土”的张力,用理性坚持对中国文化和本土情怀的传承和固守,不做有文化的“无根人”。

在多元文化交汇之处引导学生的科学价值选择

“全球化”时代必然伴随着多元文化的凸显,如何增进国际交流,理解“他者”文化成为现实地摆在现代人面前的共同命题。2010年7月,我国发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已成为我国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

所谓国际理解教育不是简单的世界知识教育,也不是对文化差异及某种现实存在的简单接受,而是通过对本土文化和他国文化异同的互观了解,从而正确地理解差异、面对差异,以及化解差异所可能导致误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所期达致的理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和而不同”十分相通。费孝通曾指出,“如果人们真的做到‘美美与共’,也就是在欣赏本民族文明的同时,也能欣赏、尊重其他民族的文明,那么,地球上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就达到了一种和谐,就会出现持久而稳定的‘和而不同’。”

在中外合作大学这样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环境,引导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认知、传承中国文化,才能对他者文化作出正确理解和理性把握。

宁波诺丁汉大学从2004年招收第一届学生开始就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把课程命名为“中国文化课”,其内容包括中国思想文化、中国历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内容。并正式确立了“一门课程,两本教材,三条路径”的课程构想。宁波诺丁汉大学的中国文化课正在朝着中西文化兼容,智慧人格并重的方向迈进。

笔者认为,创办中外合作大学,并不是一种“移植”,而是一种“嫁接”。这在中国文化课的教学中、在立德育人的过程中应该得到更好地体现。

华长慧(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外合作大学研究中心主任)

(责编:贺迎春、熊旭)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