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香港补习社(相当于内地的补习班)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欲以年薪8500万港元从竞争对手挖走其中文“补习天王”,此事成为港人热议的话题,也令外界关注香港补习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香港家庭重视子女教育,当地的补习产业庞大。据2012年香港教育学院的调查显示,香港学生一年的补习开支达数十亿港元。巨大的学费收入,造就一众高收入的“补习天王”“补习天后”。以英文“补习天王”范浩扬为例,几年前他被前雇主英皇教育集团控告违反合约。案情披露,范浩扬加盟英皇教育后,经一轮宣传后知名度大增,吸纳众多学生。2005年11月,范有学生7692人,当月获得学费约300万元,与英皇“分账六成”,月薪高达约180万港元。而香港政府津贴中学的一名教师,月薪只有1.8万至4万港元。
香港《太阳报》13日报道称,香港补习业与别的行业不同,其利润完全依赖负责执教的员工,公司本身没有多少“惯性收视”,名师一走,生源往往就不复存在。因此,在补习社,名师就是皇帝,他们掌握了整个公司的命脉,所以他们的待遇才会如此夸张,补习社的老板反倒有点像是名师的员工。
目前,香港有三大连锁补习集团。据业内人士透露,名师占集团收入比重愈来愈多,为了保持竞争力,大部分补习集团均会选择以5至7年超长合约期“锁住”导师,甚至订立防止竞争条款,不准名师在合约结束后一年内在同业工作或自行开业。
在香港目前的三大补习社集团中,两家已经上市,第三家也打算到创业板上市。由于竞争激烈,香港补习社会不惜成本将旗下教师包装为专业人士、星级导师和青春可人的模样,把他们打造成补习“天王”“天后”形象,标榜补习老师是“才女、专家、名师、鬼才、王者、尖子、天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