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
人民网>>教育>>正文

高校更名为何总有市场

姜耀东

2015年09月18日14:12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近日,教育部《关于2015年列入教育部专家考察的申报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又将高校更名的议论推到风囗浪尖。

中国高校的“更名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据媒体报道,近6年来,我国共有五百多所大学更名。"学校"改"学院","学院"改"大学";小地方改大地方,大地方改"中国",从“农业”“纺织”等词改成“科技”“理工”等热门词,总而言之通过更名,校名更加高大上。尽管其间也有些高校的更名遇到麻烦,如前几年杭州师范学院希望改名为“杭州大学”,招致原杭州大学校友的强烈反对,最后成为"杭州师范大学”;泸州医学院改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尽管其间坊间抗议声不断,四川大学也给教育部发函表示反对,要求提起行政复议,但因为已在这次公示之中而极有可能成功。

本来校名就像人名、地名、公司名一样,只要不重名,只要合法合规,不影响社会风化就应任其选择。如果学校因为规模扩大了或者定位改变了等原因要改名,也是很自然的事儿,世界各国也都有高校更名的先例。总之大学取名和改名是高校的权利,不论是大学、学院,还是分校,校名并不妨碍其大学在社会上的地位,如大家知道的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不影响其在公众心目中世界一流大学的声誉和地位。

近年来有如比多的高校热衷于改校名,其背后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高等教育行政化管理是高校更名之风的主要推手。一方面是由于当前对高校的评价主要还是行政评价为主,把大学、学院、学校分为不同层次。学院和大学的区别在规模、学科设置、专任教师等各个方面均有体现,大学高学院一个档次,学院高学校一个挡次。通常,如果学院更名为大学,或学校更名为学唍,就是可以获得政府更多的投入,从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教育部以及社会各界对其办学水平的认可,学校在其学科、专业设置、师资聘用中,也将拥有更大空间,这无疑有利于高校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思路的支持和驱动。如这次公示中的泸州医学院改名四川医科大学,是《泸州“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任务之一,同时泸州市委专门成立“推进泸州医学院新区建设和更名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任组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的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和先进国家的教育科研仍存在较大差距,如何使高等教育真正去行政化管理,仍然是我们面对的挑战性课题。

其次,高校的更名之风反映出大学办学者的浮躁不安和急功近利心态。作为大学管理层,理应多下点功夫提高办学质量,但由于有了通过校名“升格”就可以提高社会“声誉”、达到面子更好看,招生更容易等功利性目标,显然希望能更改校名的书记、校长们就多了起来,甚至个别高校负责人更希望身份从“院长”晋级为“校长”从而提高行政级,同时还有可能占有更多科研经费与项目审批的机会。因此只要这种“更名红利”的存在,仍会有不少高校千方百计地抓住“更名”这种办学捷径。

再者,高校的更名之风能有市场与招生有关,通过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就能招来更多的生源。一所高校,从学院更名大学,办学质量并没有变,可当年的招生就可能提高录取分数好几十分,反映出公众百姓“以名取校”的思维定式,说明我们整个社会如何修养得更加成熟值得深思。

中国的高等教育应该是高水平且特色鲜明的,应该是“百花齐放”而不是“千校一面”。显然,高校更名容易,名副其实很难。希望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大学管理层和全社会要遵循教育规律,在高等院校优化学科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多下功夫,通过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扎实的苦练内功而不是投机取巧式的改名,来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从而真正实现由高等教育的大国向高等教育的强国的转变。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

(责编:贺迎春、熊旭)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