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
人民网>>教育>>正文

他们,在教师节这天上了《人民日报》

2015年09月10日14:05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9月10日电(赵越 王艺锭)每年的教师节前后,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都会成为各个媒体报道的重点。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十年来,有哪些优秀老师在教师节这天上了《人民日报》。

    ·2014年教师节

    “夫妻小学”守望者陈红权 明红艳

    在四川省南充市阙家镇祠堂村小学,陈红权、明红艳这对夫妻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这里。陈红权和明红艳都是当地人,陈红权1982年毕业后,义无反顾地留在当地村小当起了一名语文教师,一干就是32年。妻子明红艳毕业后,随丈夫一起在村小任数学教师。明红艳说:“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我们就要坚守在大山深处。”

    ·2013年教师节

    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胡遂

    15岁时,初中毕业的胡遂“女承父业”,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29岁,对于古典文学的执着热爱使她以超乎常人的勤奋跨过从初中生到研究生的“天堑”,攻读下博士学位。课堂上,她慷慨激昂,旁征博引;生活中,她嘘寒问暖,爱生如子。

    “生不愿封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传道授业信可乐,富贵于我浮云走”是她人格的写照,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她最大的幸福。

    ·2011年教师节

    北京市第五幼儿园教师石利颖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书,需要页页翻、行行看。” 秉持着这样的教育理念,从19岁便开始从事幼教事业的石利颖在这条道路上已经整整探索了18载。她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却始终以细腻绵长的母性关怀呵护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以润物细无声的点滴行动引导孩子们树立健全的人格。

    “教育,并不复杂。用一个心灵唤醒许多心灵,这就是教育。”石利颖怀着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信念,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爱的教育之真谛。

    ·2010年教师节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

    她开了近2000节公开课,近50堂公开课被录像、传播,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语文课的经典教案;她坚持真心教学,真爱育人,81岁耄耋之龄仍不舍讲台,活跃在教育改革一线。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以毕生精力书写着教育界的“不老传说”。

    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她曾不顾腹部刚动过手术,背着一名发高烧的学生走了十几里泥泞山路;曾把逃学厌学的孩子一个个带回到课堂,让全校最乱的一个年级几度登上了上海市先进集体的榜单。“我一辈子的生命,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于漪说,“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

    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获得者王建国

    为了探索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河北秦皇岛市第七中学这所初中“名校”肩负起了兼并、整合第十一中学这所薄弱学校,半个月内两校完成实质性融合的重任。为此,第七中学校长王建国身上“掉了”5斤肉。

    学校不是行政机构,校长也不是官。王建国说:“校长既要有权力影响力,更要追求非权力影响力,即专长、人格魅力、名声和感情。”在学校,王建国把自己排在学生、教职工之后,位居第三。“不仅要让自己的服务对象满意,更要让他们感动,努力给教职工和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这是王建国的追求。

    首批全国特级教师、景山学校小学部教师郑俊选

    1960年,景山学校的领导让郑俊选担任学校成立后第一个教改实验班的班主任及该班的语文和数学科教师。该班用四年半的学时完成了当时小学六年的教学任务,在缩短小学学制和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极为有益的尝试,培养出了大批在我国的政府外交、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优秀毕业生。

   “改革往往是艰难的,教学改革试验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没有对学生的爱作为信念的支撑和前行的动力,我们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如今已经年逾七旬的郑俊选,回首自己50余载的教师生涯,想将一句话同所有的教师同行共勉:“爱,是最重要的。”

    昆明市五华区新萌学校重度智障班班主任王淑一

    10个孩子的班,让王淑一打起退堂鼓。孩子们讲话不清,流着口水,大便经常拉在身上。有人说,上课搬一块大石头砸下去,孩子也不会有反应。

    但她最终爱上这份工作和孩子。“孩子们在我手上有了进步,那种幸福感和满足感难以言说。”

    一天,有个孩子带了副扑克牌来,王淑一发现,其他孩子的眼睛刷一下盯着那牌。捕捉到这个细节,王淑一灵光一现,决定引入“玩牌”活动,“你出一张,我出一张,无所谓大小,只要有出牌的意识和动作就行。”

    江苏苏州市第一中学教师蒋涛

    早读课,他让学生走着朗读,做出各种动作。“把行为艺术运用到朗读中,可以增强记忆。”讲课文, 他让学生用流行歌曲的形式“唱”——他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填到周杰伦的《千里之外》:“笑声在墙外,我听不出来,宁静已不再。妻子屋中在,润儿轻轻拍,我悄然离开”……他还要求学生按照《史记》的格式写传记。游戏是他的教学手段,他特意开发了“三国智”学科争霸赛游戏。“学生们为了玩好游戏,必须要努力去学习。”结果是,学生兴趣高了,成绩也上去了。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施鹏鹏

    施鹏鹏注重对优秀学术传统和教育传统的传承。“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我讲课时一律着正装”。在学习方法上,他引导硕士生多读中西法学经典,呼吁“回归传统”、“回到学术本身”,“我希望我的学生今后如果当法官,也要成为专家型的法官”。

    施鹏鹏经常对弟子讲“创新不是对优良传统的割裂”,但最让学生佩服的是,在吃苦、静心、坚持等治学传统方面,施鹏鹏一直做榜样。“他自己现在都是教授了,还每天读书到晚上10点,我们怎么好意思偷懒”。

    ·2009年教师节

    汶川中学校长刘亚春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正在开会的刘亚春从楼里跑出来,立即组织师生展开自救。在尘土弥漫、余震不断的废墟上,他带领大家用手挖、用肩扛、用铁锤砸、用木杠撬,几天几夜不曾合眼。在救援部队到来之前,刘亚春带领师生,硬是从死神的魔爪中夺回了200多条年轻的生命!这个个头不高、身形瘦小的四川男人在“5·12”那个晚上头发就白了一大半。震后第二天,学校大多数师生转移到了绵阳,刘亚春与部分老师仍守在学校,老师们劝他走,他说:“抢险还没有结束,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留在这里。”就这样,刘亚春一直在废墟上坚持到5月15日,才随最后一批撤离人员离开学校。但是,他的妻子和儿子却永远地长眠在北川县城的废墟下边。

   ·2008年教师节

    青海什巴小学校长刘让贤

    扎根土乡53年,乡村执教43年,退休后又当起了小学义务种菜工。人们称刘让贤对学校近乎“痴迷”。刘让贤自己说,此生最叫他留恋的,莫过于校园的钟声。

    33年前,刘让贤当上了东山乡什巴小学校长。他很早就认识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活动,对于学生健全人格、健康成长的重要性。1983年,刘让贤首创青海省第一份少先队油印队报《土乡红领巾》。这张土头土脸的小报,让不起眼的偏僻学校,与上海、江苏、山东等地上百所学校建立了“手拉手”联系,让内地和沿海许多学校的少先队员,知道了青海高原有一个“什巴小学”。

    ·2006年教师节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研究所所长、老年医学博士生导师王士雯

   她是我国老年医学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老年医学专业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其中20多人已成为各大医院、科研院校、老年医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为此,她先后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并被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一代名师”的称号,同时还获得了“伯乐奖”。

   为了医学事业,王士雯呕心沥血,一次次累倒在病床上。现在仍一边住院治疗、一边坚持工作。

   “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服务病人。”王士雯院士言传身教,培养着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服务病人。”这是王士雯院士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她一生的追求。

    ·2005年教师节

    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教师殷雪梅

    2005年3月31日中午,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组织学生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片,在学生队伍过马路时,一辆小轿车飞驰而来。危急中,52岁的女教师殷雪梅毅然张开双臂,奋力将走在马路中央的6名学生推到路边,而自己却被车子撞飞到25米外……

    孩子得救了,但殷雪梅却永远地走了。殷雪梅是位普通的小学教师。她用爱心教书育人,以真情关爱学生,更在危急关头用生命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责编:王艺锭、林露)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